词条 | 詹氏和詹姓 |
释义 | 詹史编年辑录(1、公元前807年,周宣王21年,詹文侯元年 2、公元前702年,周桓王18年,詹文侯106年 3、公元前675年,周惠王2年,詹文侯133年 4、公元前674,周惠王3年,詹文侯134年 5、公元前673,周惠王4年,詹文侯135年 6、公元前614年,周顷王5年,詹文侯188年 7、公元前562年,周灵王10年,詹文侯246年 8、公元前533年,周景王12年,詹文侯275年 9、公元前?年,周赧王?年,詹文侯?年 10、公元前?年,周赧王?年,詹文侯?年) 秦汉之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女子称姓,用来别婚姻;男子称氏,用来明贵贱。西周时期周宣王封其庶子于詹,史称詹文侯,建立詹国,封地詹成为氏号,称詹氏。詹氏出自姬姓,是姬姓詹氏。秦汉之后,姓氏合二为一,特别到了宋朝,中国的姓氏与现代几无二致,姓和氏统称姓或兼称姓氏,詹氏和詹姓也就成了同义词,詹氏也就称詹姓。詹姓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詹氏。 基本资料詹氏秦汉之前的氏,不是现在姓氏意义的氏,在国家产生以后(进入奴隶社会)是“明贵贱”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称呼,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詹氏自姬姓出,是姬姓的支系,为姬姓詹氏。源于周宣王支子姬至弘封于詹,肇封詹侯,西京(咸阳)筑城,建詹国。封地詹成为氏号,称詹氏。姬至弘,字文、文禄,爵位为侯爵,尊称詹侯,史称詹文侯。詹氏是詹文侯这个家族的统称,即为詹氏家族,詹某某是这个家族个体成员的称呼。 詹姓詹姓出自姬姓,由詹氏的称呼发展演变而来。西周时期, 姓是固定不变的,而氏却时常变化。氏的变化往往反映了贵族的地位和职权的变更。詹氏为姬姓,首因封地詹得氏号,子孙以国为氏,家即国,国即家,是享有家国职权和地位的称呼,无尚荣耀。一旦封地失去,王国爵禄不复存在,有的子孙会以其他方式命氏,而别于詹氏。有的子孙会以居住地詹邑命氏或以祖爵詹侯的詹命氏,延续詹氏,这时的詹氏已不是享有家国职权和地位的称呼,而是表明延续詹国或詹侯这个家族标志的称呼。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旧有姓氏体系也逐渐混乱,出现了姓氏合一的倾向,到秦汉姓、氏合一, 姓、氏通称姓,詹氏就称詹姓,詹氏也就由原来别贵贱的称呼演变成了现代姓氏意义的詹姓。詹姓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詹氏。 詹文侯詹氏一脉与所有由氏发展演变而来的姓氏一样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姓氏相融相合,按照历史的规律发展演变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华姓氏的一员——詹姓(氏)。 宗法制与詹氏渊源关系示意图宗法分封→詹国→用姓称氏姓氏并存(姬姓詹氏)→姓氏合一(专以詹为姓)→詹(姓氏) 詹史编年辑录1、公元前807年,周宣王21年,詹文侯元年周宣王庚午(甲午)封次子至弘为詹侯,邑安西。——《建峰詹氏宗谱》 (说明:周宣王时期无庚午年,公元前807年是甲午年。原谱有误。) 2、公元前702年,周桓王18年,詹文侯106年(桓公十年春),虢仲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左传》 【(桓公十年春季),虢仲在周桓王那里进谗言诬陷大夫詹父。詹父有理,带领周天子的军队进攻虢国。夏季,虢公逃亡到虞国。】 3、公元前675年,周惠王2年,詹文侯133年(庄公十九年),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故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因苏氏。秋,五大夫(詹父五大夫之一)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冬,立子颓。——《左传》 【(庄公十九年),周惠王又夺取了子禽、祝跪和詹父的田地,收回了膳夫石速的俸禄。所以蒍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发动叛乱,依靠苏氏。秋季,五位大夫拥戴子穨攻打惠王,没有得胜,逃亡到温地。苏子拥着子穨逃亡到卫国。卫国、燕国的军队进攻成周。冬季,立王子穨为周天子。】 4、公元前674,周惠王3年,詹文侯134年(庄公二十年)冬,王子颓享五大夫,乐及遍舞。——《左传》 【(庄公二十年)冬季,王子穨设享礼招待五位大夫(詹父五大夫之一),奏乐及于各个时代所有的舞蹈。】 5、公元前673,周惠王4年,詹文侯135年(庄公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夏,同伐王城。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春季,郑厉公和虢公在弭地会谈。夏季,一起进攻王城。郑厉公拥着惠王从圉门(王城的南门)入城,虢叔从北门入城。杀了王子穨和五个大夫(詹父五大夫之一)。】 6、公元前614年,周顷王5年,詹文侯188年(文公)十三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左传》 【(文公)十三年春季,晋灵公派詹嘉住在瑕地(今河南陕县西南),以防守桃林这个险要的地方。】 (说明:据詹氏宗谱载,詹嘉为晋大夫,护国大将军,是詹文侯九世孙。) 7、公元前562年,周灵王10年,詹文侯246年(襄公十一年),楚子囊乞旅于秦。秦右大夫詹帅师从楚子,将以伐郑。郑伯逆之。——《左传》 【(襄公十一年),楚国的子囊向秦国请求出兵,秦国的右大夫詹率领军队跟随楚共王,由楚王率领进攻郑国。郑简公前去迎接表示顺服。】 (说明:这个詹,也许是詹氏的詹,也可能是一个人的名或字。待考。) 8、公元前533年,周景王12年,詹文侯275年(昭公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颖。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吾何迩封之有?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亦其废队是为,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先王居檮杌于四裔,以御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戎有中国,谁之咎也?后稷封殖天下,今戎制之,不亦难乎?伯父图之。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馀一人?」——《左传》 【(昭公九年)周朝的甘地人和晋国的阎嘉争夺阎地的土田。晋国的梁丙、张趯率领阴戎进攻颍地。周天子(周景王)派詹桓伯去谴责晋国说:“我们在夏代由于后稷的功劳,魏国、骀国、芮国、岐国、毕国,是我们的西部领土。到武王战胜商朝,蒲姑、商奄,是我们的东部领土。巴国、濮国、楚国、邓国,是我们的南部领土。肃慎、燕国、亳国,是我们的北部领土。我们有什么近处的封疆领土?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建立同母兄弟的国家,用来护卫周室,也是为了防止周室的毁坏衰落,难道只是像不用的东西因而就抛弃了它?先王让梼杌住在四方边远的地方,来抵御山中的精怪,所以允姓中的坏人住在瓜州。伯父惠公从秦国回去,就引诱他们前来,让他们逼迫我们姬姓的国家,进入我们的郊区,戎人于是就占取了这些地方。戎人占有中原,这是谁的罪责?后稷缔造了天下,现在为戎人割据,不也很难吗?伯父考虑一下,我们对于伯父(指晋平公)来说,犹如衣服之有帽子,树木流水之有本源,百姓之有谋主。伯父如果撕毁了帽子,拔掉树木塞断水源,专断并抛弃谋主,即使是戎狄,他们心里哪里会有我这天子?”】 (说明:詹桓伯,周大夫。成语“裂冠毁冕”和“拔本塞源”就是出自他的这段话。前者有三层意思:1.比喻背弃王室;2.比喻绝意仕进;3.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后者意思是:拔掉树木的根,堵死水的源头。比喻毁灭根本忘本叛逆。) 9、公元前?年,周赧王?年,詹文侯?年楚王问为国於詹子,詹子对曰:“何闻为身,不闻为国。”詹子岂以国可无为哉?以为为国之本,在於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故曰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此四者,异位同本。故圣人之事,广之则极宇宙,穷日月,约之则无出乎身者也。慈亲不能传於子,忠臣不能入於君,唯有其材者为近之。——《吕氏春秋 卷十七 审分览第五 执一》 【楚王向詹何问如何治理国家,詹何回答说:“我只听说过如何修养自身,没有听说过如何治理国家。”詹何难道认为国家可以不要治理吗?他是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修养自身。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能治理好。家庭治理好了,国家就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就能治理好。所以说,靠自身的修养来治理家庭,靠家庭的洽理来治理国家,靠国家的治理来治理天下。这四种情况,所处的地位虽不一样,可根本却是相同的。所以圣人所做的事情,往大处说可以大到天地四方、日月所能照到之处,往简要处说没有离得开修养自身的。慈父慈母不一定能把好品德传给儿子,忠臣的意见不一定能被君主听取,只有修养自身的儿子和君主才接近于做到这一点。】 10、公元前?年,周赧王?年,詹文侯?年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为之奈何?”詹子曰:“重生。重生则轻利。”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詹子曰:“不能自胜,则从之;从之,神无怨乎!不能自胜而强弗从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淮南子 卷十二 道应训》 【中山公子魏牟对詹何说:“我虽身处江湖过着隐居避世的生活,但心中还是老惦记着朝政,我该如何办才好呢?”詹何回答说:“就珍惜生命吧!能珍惜生命也就能轻视利欲。”中山公子魏牟又说:“我虽然知道这个重生轻利的道理,但还是无法战胜这名利的欲念。”詹何回答说:“你不能自制欲念,那么就听其自然、顺随它。听其自然、顺随它,你的精神就不会出毛病。反过来,你既不能自制欲念,又要勉强压制不愿顺随,这才会受到双重损伤;如受到这双重损伤的人就不会长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