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郧西县城关镇 |
释义 | 郧西县城关镇简介郧西县城关镇地处秦岭南坡汉水北岸,位于东经110021/、北纬32059/,素有东西通“豫蜀”,南北连秦、楚之称,是郧西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版图面积127.7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799.3米,最低205米,平均海拔高度230米,整个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面由沙土、石粘土及淤泥组成。城区周山环绕,岗阜低昂,镇中心地势平旷,三河(天河、安家河、五里河)交汇。年平均气温15.4C0,年平均降雨量772.9毫米,全年无霜期237天,属副热带大陆性季节气候。 城关镇辖21个行政村、173个组、7个社区居委会、20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72612人,耕地面积17296亩。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38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016元,财政收入实现1082万元。 镇内交通便利,距十堰市105公里,省城武汉654公里,即将开工的银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镇内公路四通八达,互为相通。信息灵通,通讯先进,移动、联通履盖全镇。电力充沛,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是郧西县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近几年来,城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镇广大干群解放思想,奋力拼搏,紧紧围绕在镇委、镇政府提出的“科技兴镇,民营立镇、勤俭建镇,依法治镇”发展战略和“人口大镇、经济强镇,文明城镇,鄂陕重镇”奋斗目标。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经济环境,调整经济结构,积蓄发展后劲,初步形成黄姜、蔬菜、畜牧、林特四大支柱产业,黄姜面积达1.2万亩,蔬菜面积达2万亩,林特面积达5000亩。乡镇企业通过多年培植,逐步形成医药化工、工程塑料、建筑建材、汽配铸造、加工服务、食品工业等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乡镇企业实现税收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0%。 城关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建设步伐,我们将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提升功能”的思路,搞好城乡统筹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参与、服务县城旧城改造及配套建设项目的实施,完善上北隅、校场坡、洪台三个村小区建设配套工程,加快实施村庄规划,完成三条通村油路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广为招商,加大悬鼓公园综合配套建设,力争营造一个“市民习惯良好,环境生态整洁,功能设施齐全,街道宽阔亮丽”的文明城镇。 我们将抓住银武高速公路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扶贫开发三大机遇,突出发展社区经济、民营经济、打工经济、庄园经济,到2005年,力争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亿元,财政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300元。 本镇概况①镇名:城关镇。②交通:十漫高速公路。③区位:郧西县城西。④人口:3.6万余人。⑤特产:黄姜。 重要景点①悬鼓观 郧西山城古时候有八景之说,其中“悬鼓青嶂”指的就是悬鼓观。悬鼓观于明朝正德年间修建,因旁边天河崖上的“悬鼓”而得名。“悬鼓”是一块巨石,悬在崖隙间,可能有几百千斤重,人路过此地,唯恐石坠。鼓观相依,构成人间奇景。有人说,此石是娲皇炼石补天剩下而寄放于此地的。古人戏说,“悬鼓观悬鼓不悬钟,过风楼过风不过雨”,事实上悬鼓观悬的那块石头就是悬在村民心中的一块“时钟”,人们根据太阳晒在鼓石上的部位来判断作息时间。 而今,重建后的悬鼓观金光熠熠,坐落在山崖边,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气宇轩昂而又宁静美丽。 2黄山公园 郧西县的黄山公园又称革命烈士陵园,其因山上埋着众多烈士而得其名。 郧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北黄山,始建于1987年11月郧西解放四十周年之标。陵园占地4.4亩,设烈士纪念亭及管理所。1997年被共青团十堰市委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陵园地域面窄,实际接纳瞻仰烈士活动场地不足1亩,未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2001年春,县委、县政府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决定扩建烈士陵园。现在黄山公园也成了郧西人民的休闲娱乐场所,每到夜晚,都有人在此跳舞,打球,休憩。目前陵园占地100亩,建成后的烈士陵园融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使烈士陵园能更好更充分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