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音附标文字 |
释义 | 简介元音附标文字(英文:abugida),又称音素音节文字(英文:alphasyllabary),是一类以辅音字母为主体、元音以附加符号形式标出的表音文字。该书写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辅音字母自带一个默认元音,一般是/a/,构成一个音节;其它元音字母一般附加在辅音字母的周围(前后上下均有可能),替代默认元音,以改变音节的读音。南亚和东南亚的梵文文化圈普遍使用元音附标文字作为其书写形式。 如藏语中,字母 ཀ 本身表示/ka/,加上元音附标后, ཀི 表示/ki/,ཀུ 表示/ku/,ཀེ 表示/ke/,ཀོ 表示/ko/。 这种书写系统由美国语言学家彼得·T·丹尼尔斯划分出来。 元音附标文字和音节文字、辅音音素文字和全音素文字都有一定区别。 应用使用元音附标文字的语文有: 天城文 泰米尔文 孟加拉文 古木基文 泰语字母 缅语字母 藏文字母 阿姆哈拉文(与梵文文化圈独立发展) 麦罗埃文 悉昙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