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元圣 |
释义 | 元圣周公旦,姬姓,氏号为周,爵位为公,名旦,字不详(根据先秦的实际情况,男子不称姓,女子不称氏,故而不能将姓名连读)。文王之子,排行第四,亦称叔旦,史称周公旦。他在文王时期受封周原,他是第一位周公,其后裔世袭周公之爵称。他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诗人。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法学奠基人。 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母亲是太姒。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诵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学界也有观点认为仅仅只有管蔡二人)勾结商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特别是他的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极深远,其言论见于《尚书》、《诗经》、《周礼》、《周易》等儒学经典,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思想影响了后来中国的政治、军事、法律、文化、建筑、天文等各个方面,对后来历代的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圣人,所以后来的儒家皆称周公旦为元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