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咏史四首
释义

卢照邻诗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咏史四首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卢照邻

【作品体裁】诗

作品原文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

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

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

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

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

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直。

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

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

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

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

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

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

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

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

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

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清风。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

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

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

归来教乡里,童蒙远相求。

弟子数百人,散在十二州。

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

何必疲执戟,区区在封侯。

伟哉旷达士,知命固不忧。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范阳人。十岁,从曹宪,王义方授苍雅,调邓王府典签。王有书十二车,照邻总披览,略能记忆。王爱重,比之相如。调新都尉,染风疾。去官,居太白山,以服饵为事。又客东龙门山,疾甚,足挛,一手又废。乃去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颖水周舍,复豫为墓。偃卧其中,后不甚其苦,与亲属诀,自投颖水死,年四十。尝著《五悲文》以自明。有集二十卷,又《幽忧子》三卷,会编诗二卷。

高节操诗

基本信息

诗名:咏史四首

作者:高节操

体裁:七言律诗

创作时间:1986年

作品原文

鸿门宴⑴

虎卫龙骧尚悸心,谢他楚后似猢狲。空劳亚父袂高举⑵,难奈留侯谋最深⑶。好酒彘肩赏壮士,白银玉斗撼雄军。可怜无数秦民血,换得刘郎几句臣⑷。

赤壁之战⑸

汉末纷纷逐鹿争,曹军百万下江东。两班文武双心动,一火战功鼎足成。总是孙刘联合力⑹,漫夸瑜亮与东风⑺。英雄应是群龙首,乘势应时百事兴。

西安事变⑻

五十年来华夏红,千秋功罪早分明。三千民众屠刀下,半壁山河残破中。无辙不存涸鲋厄,有心谁忍阋墙争。我非史笔空垂泪,笑恨将军心太诚⑼。

七七事变⑽

苦斗八年晓月清,谁人能遇炎黄兴?日皇妄作吞天梦,华夏终收抗战功。二十九军初俗血⑾,九州万里况冲锋。石狮桥上虽不语,默要人民泯战争。

注释

⑴鸿门宴:公元206年,项羽屯兵四十万,会刘邦于鸿门。鸿门在今陕西临潼县东。⑵亚父:项羽季父项伯。在鸿门宴中身护刘邦,免事发。⑶留侯:张良助刘邦定天下有功,封留侯。⑷刘郞:刘邦。⑸赤壁:在湖北嘉鱼县东北江滨。⑹孙刘:孙权、刘备。⑺瑜亮:周瑜、诸葛亮。⑻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开拓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⑼将军:指张学良,当时护送蒋介石到南京,卒被囚禁终生。⑽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芦沟桥事变”。⑾二十九军:军长为宋哲元,曾率部在长城各口及北平周围抗击日本侵略军。

作者简介

高节操,1920年生,辽宁辽阳人,曾任辽宁省诗词学会理事、本溪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