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芭蕉 |
释义 | 芭蕉(Basho)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很大,长椭圆形,花白色,果实跟香蕉很相似。常绿大型多年生草木。茎高达3-4米,不分枝,丛生。叶大,长可达3米,宽约40厘米,呈长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叶表面浅绿色,叶背粉白色。入夏,叶丛中抽出淡黄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是前人对芭蕉的形、质、姿的形象描绘。 中文学名:芭蕉 别称:Japanese Banana 二名法:Musa basjoo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姜目 Zingiberales 科:芭蕉科 Musaceae 属:芭蕉属 Musa 种:芭蕉 M. basjoo 形态特征芭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5—4 米。叶片长圆形, 长2—3 米,宽25—30 厘米, 先端钝, 基部圆形或不对称, 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 长达30 厘米。花序顶生, 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 雌花生于花序下部; 雌花在每苞片内约10—16 朵, 排成2 列;合生花被片长4—4.5 厘米, 具5 (3+2) 齿裂, 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 顶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 厘米,具3—5 棱,近无柄,肉质, 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 毫米。 生长习性芭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叶子大而宽,性喜温暖耐寒力弱,茎分生能力强,耐半荫,适应性较强,生长较快。 山高林密,土地肥沃的地方十分适合芭蕉种植。这样 的地方产出的芭蕉,个大皮薄,肉嫩细滑,清甜爽口,具有开胃助消食的功效。芭蕉最宜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的土壤生长;适当的遮光有利于植株生长,更利于提高品质。 芭蕉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较好。不耐寒,冬季须保持4℃以上的温度,但也能耐短时间的0℃低温。耐半阴,过于荫蔽则植株生长不良,难以开花。由于其叶片为平行脉,结构疏松,极易被大风吹裂,故应选择避风的地方种植。喜湿润,栽培中应经常浇水和向植株喷水以保持较高的土壤和空气湿度,但忌土壤持续积水,否则很容易烂根。栽种时除施足基肥外,每月还应追施腐熟的有机肥1次至2次。 地理分布芭蕉多产于亚热带地区,南方大部以及陕西、甘肃、河南部分地区都有栽培。 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选用阴凉潮湿肥沃的地方,以沟、坎 、堤、坝、塘边,尤其以洼地为宜。如果选用坡地,要选土层厚、水肥来源好的地方。整地时要把土刨松,把土块打碎,以便栽植后“走马鞭”(即地下茎)蔓延,及时串土生长。 分蔸移栽芭蕉分蔸移栽一般在深秋至次年早春进行,因为这时芭蕉正处在休眠期,分蔸移栽对植株损害轻,也容易栽活。分蔸时要在已生长5年以上的芭蕉林中,选取当年才从走马鞭上发出的新蔸茎。走马鞭要选植株四周的,因为这样的走马鞭须根发达,串土力强。同时,要避免挖断走马鞭,并要求每蔸上有2~3个一年生的茎。移栽时每窝栽植的蔸茎数要因地块制宜,一般在坎、堤边每窝栽2~3个;在洼地每窝栽1个即可,因为洼地阴凉潮湿,水土条件好,植株易长大。栽植时要把蔸茎直立放在事先已挖好的栽植窝内,放好后,用较细碎的猪、牛、羊粪拌少量肥土填盖即可。 栽后管理蔸茎栽好后要随即用稻草、茅草或地膜覆盖好,以防止冻害。等大地回暖后再揭开覆盖物。栽后3~4年内要每年施肥盖土1次,以促进繁育生长。施肥盖土要在春季大地回暖、心叶开始生长时进行。把猪、牛、羊粪或土杂肥整细,均匀撒在蔸茎上面,再取肥土覆盖。瘠薄地块要多施些粪肥,肥沃的地块可少施些粪肥。此外,嫩茎开始生长时还应防止牲畜践踏啃食。 药用价值芭蕉和香蕉同属一科,外形相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芭蕉根的药用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4、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5、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6、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芭蕉叶的药用采集 全年可采。 性味 甘淡,寒。 ①《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大寒,无毒。 ②《江西草药》:性凉, 味淡。 归经 《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用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治热病,中暑,脚气,痈肿热毒,烫伤。 ①《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烧,肝热生风,除烦解暑。 ②《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脚气,外用消痈肿。 ③《中国药植图鉴》:皮及叶:敷蜂、虻刺伤处,可止痛,并有止血作用。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肿毒初发:芭蕉叶研末,和生姜汁涂。(《圣惠方》) ②治烫伤:芭蕉叶适量,研末。水泡已破者,麻油调搽;水泡未破者,鸡蛋清调敷。(《江西草药》) 营养价值 芭蕉能吃,芭蕉与香蕉的营养价值差不多,从中医角度讲,都有润肠通便功效,但香蕉性凉,芭蕉中性,固胃寒者不宜多吃,一般老年人宜吃芭蕉。 芭蕉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对很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营养价值芭蕉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五香芭蕉花) 主料:芭蕉花(450克) 调料:色拉油(70克) 鸡蛋(120克) 小麦面粉(10克) 盐(3克) 做法: 1.芭蕉花放入水中煮2分钟,捞出放入冷水中泡2分钟,沥干水分。 2.鸡蛋打散,放入碗内,加入面粉,精盐拌匀。 3.锅中放油烧热,把芭蕉花挂糊,放入锅中炸呈金黄色,捞出沥油即可。 相关文作品诗词芭蕉 杜牧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咏芭蕉宋 · 杨万里 骨相玲珑透八窗, 花头倒插紫荷香。 绕身无数青罗扇, 风不来时也自凉。 注: 骨相:人的骨骼,这里指芭蕉的体形。 透八窗:形容蕉叶之间的空隙。 紫荷香:荷花,与芭蕉作比较。 罗扇:罗纱制成的扇,比喻蕉叶。 中国画朱宣咸中国画《芭蕉梅月》,《红樱桃映绿芭蕉》,《夏日雨后》和《梅花芭蕉》等。 散文芭蕉 春天里,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栽下了一株芭蕉苗。 土地虽然贫瘠,芭蕉的生命却也顽强。迎着日出,送着月落,几经风吹雨打,芭蕉长大了,开花了。看她翠绿的衣裙,是那样清新悦目,腼腆的神韵,楚楚动人,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晨曦中,小学生站在芭蕉下,“咿”“喔”“呜”地念着刚学会的拼音字母;暮霭里,孩子们笑闹着在芭蕉旁游戏。静夜,老师窗户透出的灯影,给芭蕉穿上了斑驳的花衣。当金风吹动蕉叶,发出丰收的欢声时,芭蕉成熟了。女教师领着学生砍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的蕉树。 学生们指着蕉树,迷惑不解地问: “它,还会结果吗?” “不会了。” “那为什么还留着它?” “因为它还有用处。” 不久,从芭蕉根部滋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又不久,嫩芽长成了小芭蕉。一样绿色的衣裙,一样腼腆的神韵,小芭蕉越长越大了,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们冲进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女教师摘下眼镜,将目光从备课本中收回,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些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女教师深情地望着学生们,肯定地说:“不会,它心里一定很快乐。” 又是一个静夜,女教师坐在案前批改作业。翻开一个本子,只见上面用稚嫩而工整的笔迹写道:“我们辛勤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又是一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以后,也乐意做一个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弟弟妹妹,就像老芭蕉一样。”女教师感动了,热泪溢出了她的眼窝…… 夜,静谧安宁。窗外,芭蕉绿叶婆娑;窗内,老师手中的红笔不停地圈点着…… 书籍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 ,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芭蕉 芭蕉直立高大,体态粗犷潇洒,但蕉叶却碧翠似绢,玲珑入画,兼有北人之粗豪和南人之精细,恰如《红楼梦》中贾探春的性格,所以探春自称“我最喜芭蕉”,并自称“蕉下客”,芭蕉成为她的性格符号。 芭蕉果实长在同一根圆茎上,一挂一挂地紧挨在一起,所以,有的民族将芭蕉看作团结、友谊的象征。芭蕉冬死又复生,一年一枯荣,苗族把它看成起死回生的象征。 《雨打芭蕉》 中国汉族民间器乐曲。乐谱最早载于1921年丘鹤俦所编《弦歌必读》,后由潘永璋改编,成为广东音乐代表性曲目。曲首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人们的喜悦之情,然后接以句幅短小、节奏顿挫、并比排列的乐句互相催递,短促的断奏,犹似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极富南国情趣,最后为气氛热烈的快板段落。最初由吕文成等3人演奏灌制第一张唱片,风格朴实清新。 清·蒋坦的《秋灯琐忆》 “秋芙所种芭蕉,已叶大成荫,隐蔽帘幕。秋来风雨滴沥,枕上闻之,心与之碎。一日,余戏题断句叶上曰:‘是谁无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明日见叶上续书数行云:‘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字画柔媚,此秋芙戏笔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