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鞮山 |
释义 | 【原文】 (刚山之尾)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鸟兽尽白。靼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观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山海经·西山经》 【译文】 刚山尾再向西三百五十里的地方,叫做英鞮山。山上是茂密的漆树林,山下多黄金、美玉。山中的飞鸟走兽全都是白色的。涴水发源于此山,向北流入于陵羊之泽。水中盛产冉遗鱼,鱼身蛇头,六只足,耳朵像马耳。吃了这种鱼可以防御凶事,使人不眯。 (注:眯,郝懿行引用《说文》中的解释,认为眯,是小草飞入眼中。但袁珂认为,这当然可以作为对眯的一种含义,但以此解释此经中的眯,不一定恰当。因为,"草入目中",这是偶然性的小事,根本不用吃药,即便吃了药,亦怎么能"使人不眯?"《庄子·天运篇》中说:"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释文引司马彪的话说:"眯,厌也。"厌,俗称,就是厌梦的意思,这应当是眯的正解。《西次三经》中的说,翼望山的,"服之使人不厌"。郭璞说,不厌是不厌梦。由此可见,凡是《山海经》中提到的"不眯",都可以作这种解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