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 (奥)茨威格 译者: 李政 isbn: 7500444079定价: 20.00 页数: 316 装帧: 平装(无盘) 出版年: 2004-5-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品简介是个陌生女子的笔迹,写得非常潦草,与其说是一封信,勿宁说是一份手稿,他不由自主地再一次去摸摸信封,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附件没取出来,可是信封是空的。无论信封还是信纸都没写上寄信人的地址,甚至连个签名也没有。他心想:“真怪,”又把信拿到手里来看。“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这句话写在顶头,算是称呼,算是标题。他不胜惊讶地停了下来;这是指的他呢,还是指的一个想象中的人呢?他的好奇心突然被激起。他开始往下念: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这条幼小娇弱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我在他的床边足足坐了四十个小时,当时流感袭击着他,他发着高烧,可怜的身子烧得滚烫。我把冷毛巾放在他发烫的额头上,成天成夜地把他那双不时抽动的小手握在我的手里。到第三天晚上我自己垮了。我的眼睛再也支持不住,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眼皮就合上了。我坐在一把硬椅子上睡了三四个钟头,就在这时候,死神把他夺走了。这个温柔的可怜的孩子此刻就躺在那儿,躺在他那窄小的儿童床上,就和他死去的时候一样;他的眼睛,他那双聪明的黑眼睛,刚刚给合上了,他的双手也给合拢来,搁在他的白衬衫上面,床的四角高高地燃着四支蜡烛。我不敢往床上看,我动也不敢动,因为烛光一闪,影子就会从他脸上和他紧闭着的嘴上掠过,于是看上去,就仿佛他脸上的肌肉在动,我就会以为,他没有死,他还会醒过来,还会用他那清脆的嗓子给我说些孩子气的温柔的话儿。可是我知道,他死了,我不愿意往床上看,免得再一次心存希望,免得再一次遭到失望。我知道,我知道,我的儿子昨天死了——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只有你一个人,而你对我一无所知,你正在寻欢作乐,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正在跟人家嬉笑调情。我只有你,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而我却始终爱着你。…… 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同名电影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_爱情片 [电影名称]: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 [电影类型]:爱情片 [ 导 演 ]:马克斯·欧佛斯 [主要演员]:琼·芳登,路易斯·乔登 《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讲述琼·芳登所饰演的痴情女子,爱上了一个风流英俊的钢琴家。而钢琴家却从来不曾注意过她,这名女子依然无怨无悔的为他付出一切,她拥有的只是她和他一夜风流所生下的孩子,但钢琴家却毫无所悉,直到他收到这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根据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的杰出同名小说改编,是导演欧佛斯赴好莱坞后第一部拥有主导权的英语作品,当然少不了欧氏擅长的人物细腻心思摹写与阶级冲突思辨。流畅的风格化摄影机运动,揉合古典主义构图的静态和巴洛克式影像的动态之美。 本片由希区柯克御用演员琼·芳登领衔主演,也是琼·芳登本人最喜爱的作品。最近中国青年女演员徐静蕾也将这部小说搬上大银幕, 并且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电影改编编剧: Stefan Zweig 导演: 徐静蕾 (Jinglei Xu) 主演: 徐静蕾 / 姜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语言: 国语 上映日期: 2005-03-04 又名: 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 / A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剧情简介1948年的深冬,作家(姜文)在41岁生日的晚上收到一封厚厚来信,此信出自一个濒死女人之手,所言是她对他将近20年的爱恋,但他却一无所知。 18年前,13岁的女孩爱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因家变搬到了别处后,女孩并没对作家忘情。几年过去,女孩变成女学生(徐静蕾)回到原来的住处,如愿以偿与作家有了交往,但作家对眼前曾住在其隔壁的女学生没有任何印象。作家有事离开,自此音信全无,女学生在绝望的等待中生下她与作家的结晶,并为让孩子过上优越生活变作依附有钱男人的交际花。又过几年,女学生变成女人,再遇她深爱多年的作家时,对方仍没把她认出。 精彩节选只愿在你心中活下来 我的孩子昨天死了——你从来没有见过他。这个俊美的小人儿、你的骨肉,你从来也没有在旁边走过时扫过他一眼,你连和他偶然匆匆相遇的机会也没有。有了这个孩子之后,我就藏了起来,很长时间不和你见面;我对你的相思不像原来那样痛苦了,我对你的爱也不像原来那样热狂了,我觉得,自从上天把他赐给我以后,我不再像原来那样为我的爱情备受煎熬了。我不愿把自己一分为二,一半给你,一半给他,所以我把感情一股脑儿全部给了孩子,不再把心思倾注在你这个幸运儿身上,没有我你也能活得很自在,可是孩子需要我,我得抚养他,我可以吻他,把他搂在怀里。正是由于这个另外的你、这个真正属于我的你,我似乎已经摆脱了由于对你朝思暮想而神情恍惚的状态,摆脱了我的厄运——只是在非常难得的情况下,我才会不禁再次想要低三下四地到你房前去。我只做了一件事:每逢你生日的时候,我总要给你送去一束白玫瑰,和当年我们恩爱的第一夜之后你送给我的那些花一模一样。在这十来年之间,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一次,这些鲜花是谁送来?也许你也回忆起你从前赠过这种玫瑰花的那个女人?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你的回答。我只是从暗地里把花递给你,一年一次,只为了唤醒你对那一时刻的回忆——这样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你从来没有见过他,没有见过我们可怜的孩子——现在我怨恨我自己,因为我不该不让你见他,因为你要是见了他,你会爱他的。你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可怜的男孩,没有看过他微笑,没有见他轻轻地抬起眼睑,然后用他那聪明的黑眼睛——你的眼睛!——向我、向全世界投来一道明亮而欢快的光芒。啊,他是多么开朗、多么可爱呀:你的悠然自得的性格在他身上天真地重演着,你那跳跃而敏捷的想象力在他身上也得以再现:他可以一连几小时沉迷于他的小玩意儿里,就像你游戏人生一样,然后又扬起眉毛,一本正经地坐着看书。他变得越来越像你了;在他身上,你特有的那种既严肃认真又有戏谑的两重性格,也越发明显地发展起来。他越是像你,我就越爱他。他学习成绩很好,说起法文来像一只小喜鹊滔滔不绝,他的作业本是全班最干净的,他的相貌多么漂亮,身穿黑丝绒衣服或者白色的海员服时,显得那么的英俊。无论走到那儿,他总是最时髦、最标致的;每次我带着他在格拉多②的海滨散步,女人们都会停住脚步,抚摸他那金色的长发;在塞默林滑雪橇的时候,人们都朝他扭过头来欣赏他,对他称赞不已。他是这样的漂亮,这样的娇嫩,这样的惹人喜爱,去年他进了德莱瑟中学的寄宿学校③,穿上了制服,身佩短剑,看上去就像是十八世纪宫廷的王室侍童!——可是现在,他除了身上的一件小衬衫之外,一无所有,可怜的孩子,他躺在那儿,嘴唇苍白,双手交叉合在一起。 也许你要问我,我怎么可能让孩子生活在富裕的环境里,并受到教育呢,怎么可能使他享受一种上流社会的光明、快乐的生活呢。我亲爱的,我是在黑暗中跟你说话,我已然没了廉耻之心了,我要把事实告诉你,但是别害怕,亲爱的——我卖身了。我并不是那种人们称之为街头野鸡的那种人,不是妓女,可是我卖身了。我有一些很有钱的男友,十分阔气的情人:最初是我去找他们,后来他们就来找我,因为我——你可曾注意到?——长得非常的美丽。每一个我委身相与的男子都喜欢我,他们大家都感谢我,都依恋我,都爱我——只有你,只有你不是,我的亲爱的! 我告诉了你我卖身的事实,你会因此鄙视我吗?不会,我知道,你不会看不起我。我知道,你理解这一切,你也会明白,我这样做只是为了你,为了你的另一个自我,为了你的孩子。在产科医院的那间病房里,我就已经领略到了贫穷的可怕,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穷人总是遭人践踏、受人凌辱的,总是牺牲品。我不愿意、我绝不愿意让你的孩子、这个聪明、美丽的孩子生活在社会深深的底层,不愿让他在陋巷的垃圾堆中,在霉烂不堪、卑劣低俗的环境中,在一间陋室的污浊的空气中长大成人。不能让他那娇嫩的嘴唇说出些粗俗的语言,不能让他那雪白的肌肤去触碰发霉的、皱缩的寒酸衣衫——你的孩子应该拥有一切,应该享有人间的一切财富和快乐,他应该也上升到你的地位和高度,进入你的生活范围里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