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野茼蒿 |
释义 | 中文学名:野茼蒿 拉丁学名:Gynura crepidioides Benth. 别称:野塘蒿,野地黄菊,革命菜,安南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三七属 英文名:Hawksbeard Velvetplant 形态特征高20--100cm。茎有纵条纹。叶互生,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分裂,两面近无毛。头状花序排成圆锥状生于枝顶;总苞圆柱形,苞片2层,条状披针形,长约1cm,边膜质,顶端有小束毛;花全为两性,管状,粉红色,花柱基部小球形,白色。冠毛白色,绢毛状。 地理分布原产地:热带非洲 中国分布现状:云南,四川,重庆,湖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香港,澳门,西藏,甘肃。常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水沟旁阴湿地上。 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全草 【采集】夏季采集。一般以鲜用为佳。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1、《南宁市药物志》:“行气,利尿。治水肿。” 2、《广西本草选编》:“健脾消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栽培技术生物学特性一年生直立草本,常生荒地、路旁、林下和水沟边。花果期7--11月。种子繁殖。瘦果藉冠毛随风飘散。 传播途径瘦果藉冠毛随风飘散。 为害特点一般性杂草。为荒地上极常见的杂草,常危害果园及蔬菜,常沿道路及河岸蔓延,还常侵入火烧迹地或砍伐迹地。 控制方法结果以前拔除。嫩茎叶可作野菜,其风味接近茼蒿,全株可作家畜青饲料。 营养成分(毫克/100克可食部) 胡萝卜素:3.60 维生素B2:0.27 维生素C:56 每100克可食部含营养:水分:91.5克 灰分:1.5克 磷:106毫克 硫胺酸:0.021毫克 抗坏血酸:31毫克 蛋白质:2.5克 钙:51毫克 铁:6.2毫克 胡萝卜素:3.08毫克 (g/100gfw) 蛋白质:4.5b 粗纤维:2.9b 维生素B2:0.33b 维生素C:10b 胡萝卜素:5.1b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