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样板电影 |
释义 | 简介样板电影又称为“样板戏电影”,中国电影在文革期间的特殊形式。 手法特点样板电影以极左思潮为指导,摈弃一切晦涩含蓄的艺术表现手法,赤裸裸地迎合当时社会政治语境,把电影的意识形态性发挥至极至。在拍摄过程中必须遵守江青提出的文艺作品“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具体到电影的视听语言层面,即“对英雄人物要‘近、大、亮’,对反面人物要‘远、小、黑’”,随后,这条原则又被创作人员简单归纳为一批“三字经”、“四字诀”:“我近敌远、我正敌侧、我仰敌俯、我明敌暗”等。 主要事件及作品1967年,恰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5月1日至6月17日,江青在北京举办了“八大革命样板戏汇演”,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乐《沙家浜》等八大样板戏集中献演218场,历时一个多月,观众多达33万。 汇演的成功之后,江青开始筹划将样板戏迅速地搬上银幕,以巩固京剧革命的成果,扩大样板戏的影响。就这样,一种被称为是“样板戏电影”的片种在浓厚的政治气氛下将要粉墨登场。 1968年初秋,江青亲自选定《智取威虎山》和《红灯记》两部样板戏作为首批拍摄的剧目,由谢铁骊负责拍摄工作。 1970年,第一部“样板戏电影”——彩色京剧艺术片《智取威虎山》摄制完成。 1971年,完成“样板戏电影”《红灯记》(京剧)、《沙家浜》(京剧)和《红色娘子军》(舞剧)的拍摄。 1972年,完成“样板戏电影”《奇袭白虎团》(京剧)、《海港》(京剧)、《白毛女》(芭蕾舞剧)的拍摄 1974年,全国上映《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等由“样板电影”带动拍摄的影片。 1974年至1975年7月第二拨的“样板戏”彩色影片陆续上映,它们一共是7部:《平原作战》、《杜鹃山》、《红色娘子军》(京剧)、《沙家浜》(交响音乐)、《沙家浜》(粤剧)以及两部新的“革命现代芭蕾舞”——《草原儿女》和《沂蒙颂》,但影响显然已大不如前了。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