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仲义
释义

杨仲义,北路梆子第一位梅花奖获得者。1979年毕业于山西戏曲学校忻州分校,师承贾桂林、赵景勃等名师,历任忻州地区北路梆子剧院演员,忻州市北路梆子青年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山西省剧协副主席、山西省戏剧研究会副会长、忻州市剧协副主席、文联常委,省优秀专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协会理事,忻州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

基本介绍

杨仲义,男,1961年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忻州市北路梆子青年团团长,忻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委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戏剧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在迄今30年的艺术实践中,他脚踏实地做人,精益求精从艺,不断进取,不断探索,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被誉为“全材须生”。他主演的《杀庙》、《逃国》、《拜母》、《休妻》、《惊魂》无一不是北路梆子经典佳品,其中《杀庙》、《逃国》已成为本剧种后学者和兄弟剧种仿演的范本;他在原创剧目《香火》、《宋江》、《醒醉记》、《魂断明宫》中塑造的老长寿、宋江、房玄龄、崇祯等综合了本剧种须生、衰派老生演员运用唱、做、念、舞各种塑造人物的手法,将本剧种须生表演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在移植和改编剧目《华子良》、《清风亭》、《背靴》中塑造的华子良、张元秀、寇准为北路梆子与京剧和其它兄弟剧种进行艺术交流,借以提高本剧种艺术水准起到了典范作用。

艺术人生

戏校学习

为了把杨仲义培养成才,1977年父亲送他到山西省戏曲学校学习。在那里,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付出几倍于一般学员的辛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和一付清纯、明亮的“铁嗓子”。他1979年戏校毕业后,被北路梆子剧团团长、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贾桂林和中国戏曲学校教授、副校长赵景勃看中并吸收为徒,亲自培养教导。1991年,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成立,杨仲义担任团长。当时,戏曲市场萎缩,戏曲行业不景气,加之财政只下拨50%的工资,作为国家一级演员的杨仲义每月的工资也不过七八百元,其他演职员工有的只能拿到三百多元。

打造文化艺术产品

作为山西省剧协副主席,北路梆子第三代领军人杨仲义站在了发展北路梆子事业的高度打造文化艺术产品。世纪之初,在他但任忻州市青年团团长的第二年就开始了新剧目《香火》的创作,除导演外,编剧、作曲、演员都由本团专业人员担任。在人才的运用上,他采取实践中锻炼、实践中提高的办法,创作中碰到难题共同讨论研究,共同想办法解决;本团一时拿不准的难题,就带领专职人员到北京、太原请专家提意见,出主意。这样不仅培养和锻炼了本团各类艺术人才,使他们的才干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减少了投入,形成人尽其才,心心相映的团队精神。他的这一决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路梆子青年团自编自演的《香火》参加了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后,从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到9个演员全部拿了奖项。紧接着,《香火》又下一城,一举夺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南京来的国家一级导演续正泰激动地说:“《香火》以最少的投入,最短的时间,最简朴的舞台装置,拿到全国最大的奖。这不用说一个地市级剧团,就是省级院团也办不到。”一部夺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大戏,用了仅仅20多万元!忻州市北路梆子青年团的演职员们在杨仲义的率领下,用自己的团队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将自编自演的剧目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取得这样的成就,浸透了每个演职员辛勤的汗水。《香火》晋京演出后的当晚,剧组的演职员的人人眼里噙满了泪水。

领衔演员

作为一个领衔演员,杨仲义不仅以自己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令人钦佩,而且以自己的做人品格让人感动。2002年,山西省小戏、小品、小剧种调演在即,杨仲义主动将这次参演的机会让给了其他演员,推出了本团自编自演的现代小戏《山妹子》和新编剧目《探妻》,他只在《山妹子》一剧中担任了作曲。在这次调演中,《山妹子》获得了“最佳剧目奖”并囊括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伴奏和演员表演等全部奖项;另外,《探妻》也获得了剧目奖、演员表演奖和伴奏奖。这次演出不仅推出了演员,而且推出了剧目:《山妹子》浓郁的乡土气息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成为剧团下乡演出的保留剧目。2003年《山妹子》再度加工,改名为《凤栖岩的故事》,一举又以榜首位置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和演员表演一等奖。

剧团既是一个演出团体,又是一个创作群体。基于对事业的考虑,杨仲义深刻认识到剧团缺导演是个举足轻重的问题。于是,他于2004年山西省移植剧目调演将要举行之际,作出决定:移植全国精品剧目《华子良》,由自己担任主演,让两位演出经验丰富的演员担任导演。他选择移植《华子良》一方面是为了挑战自我,向更高的艺术水准冲刺,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扛住戏,培养出“本土”导演,使剧团成为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和更多的优秀演员于一体的创作群体。经过这一实践,剧团导演的空缺终于得到了弥补。《华子良》一剧在调演中不仅以榜首位置获得了优秀演出奖和主演一等奖等奖项,而且本团培养的导演也获得了导演一等奖。

担任剧团团长

杨仲义懂得演员是剧种和剧目的载体。因此,在他担任剧团团长之后,始终把培养青年演员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全省的每一次戏曲调演和每一届“杏花奖”比赛,他都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演员参加,国家级评比演出则是有机会就上。全团有9名演员获国家奖,6名演员获“杏花奖”,通过参加各种评比演出和调演,使许多青年演员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整个演出水平逐步成梯队向前发展。

事业传承

在事业的传承方面,杨仲义尊敬师长、勤奋好学、虚心求教。他主演的《逃国》是向北路梆子老一代艺术家杨耕泉求教的成果;《拜母》与老艺术家翟效安有着传承关系;《杀庙》学习了老一代著名演员郭占高的表演风格……在2004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后,他又拜北路梆子老一代表演艺术家李万林为师,揣摩“万林腔”的发声,润腔技巧。他不仅向本剧种的艺术前辈潜心求学,而且还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期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景璐和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嫡传弟子肖涧增为师,向王老师学习京剧《翠屏山》中石秀的一段“六合刀法”,从中体会王老精到的表演艺术;肖老虽年已古稀,仍手把手向他传授“麒派”名剧《义责王魁》,通过肖老的示范,使他在表演、念白方面吸收了“麒派”的艺术营养,弥补了北路梆子以唱为主,在深层次刻画人物方面略显粗放的缺憾。综合了诸多因素后,他拿下了自己参与创作的大型古装戏《宋江》。他在《宋江》一剧中,将北路梆子的慷慨激昂与京剧表演艺术的儒雅大气结合起来,提升了北路梆子剧目的艺术水准,为北路梆子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读研经历

与此同时,杨仲义作为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他在三年读研期间,应邀赴天津参加了“世纪经典国粹记忆全国名家演唱会”,演出了《拜母》,并先后赴北京在长安大剧院、政协礼堂、民族文化宫参加了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空中剧院”演出,全国梆子艺术研究会组织的梆子演唱会,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十周年汇报演出等等,以《逃国》、《汉宫惊魂》、《拜母》等剧目与全国各大剧种领军人进行了艺术交流,为北路梆子走向全国起到了带动和牵头作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艺术实践,杨仲义的理论认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他撰写的论文《浅谈戏曲艺术变形之美》、《舞台行动管窥》、《我演华子良》等以更高的层面反映出他对戏曲艺术的独到见解,受到全国戏剧专家、教授、学者的好评。其中《浅谈戏曲艺术的变形之美》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戏曲论文集《春花集》。

取得成绩

1992年11月,忻州北路梆子青年团应文化部之邀赴西安参加秦、晋、豫“金三角”交流演出,杨仲义以一出《杀庙》“杀”出了忻州的威风,剧场里掌声如潮,经久不息。《陕西日报》以显著位置予以报道,《杀庙》被称为“天下第一杀”。1994年,当该团再度应文化部邀请赴杭州参加中国越剧“小百花”艺术节演出时,《杀庙》、《拜母》、《休妻》等剧目让杭州观众过足了戏瘾,看傻了眼。演员担任剧团主要领导,无疑对自己的艺术成就有所影响。但杨仲义正确处理个人和剧团的关系,在抓好剧团工作的同时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益求精,从而塑造出一个个光彩鲜活的形象。他主演的剧目有好多被拍成电视剧目。1987年《休妻》,由山西电视台录制播出,并被列入省优秀剧目。

1992年《杀庙》、《拜母》、《休妻》、《逃国》与大型古装戏《醒醉记》由中央电视台录像并播出(至今中央电视台仍不断播出),成为名副其实的经典之作。

1997年,《杀庙》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录制成实景电视剧,收入戏曲精品库,成为全国梆子戏中改编剧目的范例。

1999年,《逃国》代表山西戏剧界参加全国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由中央电视台1套黄金时段实况播出,成为全国梆子戏交流的代表剧目。

2000年自编自演的大型现代戏《香火》获“中国人口文化奖”后,山西电视台录制全剧并播出,被国家计生委纳人“精品工程”。同年,他主演的改编剧目《拜母》参加山西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演出,成为该台经常播出的保留剧目。杨仲义不仅是一位演员,而且还善于作曲兼做导演。由他担任作曲与人合作的《凤栖岩的故事》已成为本剧种的“精品剧目”。由他执导的二人台剧目《本家侄儿》、《邻居》、北路梆子剧目《一条棉裤》均被电视台录制,并成为常播的保留剧目。他的艺术修养是全面的,在艺术论文方面也不断有文章见诸报刊。如《戏曲演员要加强文学修养》在《山西戏剧》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高度赞誉。杨仲义主演《逃国》、《杀庙》、《休妻》、《拜母》、《醒醉记》等剧目先后获得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一等奖,中国越剧“小百花”艺术节金奖,省中青年演员评比最佳演员奖,省振兴北路梆子调演主角金牌奖,省“杏花奖”戏剧评比名列榜首,省民间艺术节演出金牌奖第一名,全国戏曲首届秦、晋、豫“金三角”调演优秀表演奖。领衔主演的现代戏《香火》连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组织策划的现代戏《山妹子》在全省小戏、小品调演中囊括了七项大奖,获“最佳剧目奖”,组织策划并担任作曲的现代戏《凤栖岩的故事》以榜首位置获“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

2004年3月,成为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优秀京剧演员研究生班一员,于2007年12月毕业。新拍本戏《宋江》进行了毕业汇报演出。

北路梆子“第一梅”杨仲义

杨仲义,一个响亮在三晋大地的名字!他是继贾桂林(小电灯)、李万林之后,北路梆子第三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他以辛勤的汗水、过硬的功底,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和敏而好学、善于彻悟的艺术秉赋一路冲刺,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他饰演的伍员(《逃国》)、杨四郎 (《拜母》)、韩琪(《杀庙》)、刘秀(《惊魂》)、朱买臣(《休妻》)、崇祯(《魂断明宫》)、房龄(《醒醉记》)、长寿(《香火》)、华子良(《华子良》)、张元秀(《清风亭》)、寇准(《背靴》)、宋江(《宋江》)……,从文臣、武将、君主、义士、寒儒、贫民到现代戏的农村老头、地下党员等等均个性鲜明,各具风采,受到了全国和全省戏剧专家、领导和广大观众的热情称赞,成为新时期北路梆子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对于北路梆子,杨仲义有一生相许的真诚。在青年团成立之时,蒲剧、晋剧、上党梆子先后获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人们把眼光集中到杨仲义身上。

杨仲义没有辜负人们的一腔热望。1992年,他以《杀庙》、《休妻》、《拜母》、《逃国》和新编大型古装戏《醒醉记》晋京摘“梅”。在这几个戏中,杨仲义分别塑造了韩琪、杨四郎、朱买臣、伍员和房玄龄五个差距相当大的人物形象,以最高分夺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

一位有识之士讲过这么一句话,忻州市两大宝:一个是五台山,一个是北路梆子。的确是这样,五台山和北路梆子不仅属于忻州,他们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他们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表演艺术家,杨仲义时时关注着党和政府的声音和人民群众的疾苦。

2000年,在他担任忻州市北路梆子青年团团长的第二年,马上组织人马创作了大型现代戏《香火》。这个戏以关系国计民生的计划生育为主题,深刻反映了新旧两代生育观的撞击。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杨仲义率领全团人员从剧本修改、音乐、舞美设计到剧目排练、演出,丝丝入扣,不窝工,不浪费,达到了一个新剧目上演的最高效。由杨仲义担任主演的剧目《香火》获得了由国家计生委、文化部、中国文联等七部委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并应邀进京展演。这次展演,有人粗略作过统计,掌声多达三十余次。

2001年,经再度加工,《香火》获得了全国精神文化产品最高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同时,中宣部,国家计生委,授予杨仲义率领的忻州市北路梆子青年团“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3年,《香火》又获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时至2008年,《香火》仍在各家电视台热播,受到省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北路梆子第三代领军人,杨仲义将自己的荣誉看得并不重,他时时处处以他的人格精神感召他率领的团队不断进取,不断拿出让社会信服,让百姓满意的作品,展示出北路梆子的风采。

杨仲义很欣赏一句话:“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他看来,一个剧种、一个剧团的艺术生命力,主要决定于能够让老百姓喜欢的“看家剧目”,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他在2003年又组织本团人马移植改编了大型古装戏《清风亭》。在这出戏中,他对中国的“孝”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与现代观众求和谐,求诚信的愿望进行对接。这个戏中,他既担任主演,又以身作则推进青年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准,使得这个戏不仅为青年演员获得了“杏花奖”。而且成为北路梆子新的保留剧目,每次演出都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一个剧种要传承,要发展,其从业人员的眼界必须要看得高,看得远。北路梆子向以唱工见长,这是优势,但“吃偏食”是不利于机体发育的。杨仲义深深清楚这一点。

2005年,杨仲义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优秀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在中国戏曲学院三年学习中,在常务副院长赵景勃教授,以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京剧“麒派”创始人周信芳的大弟子肖润增,国家一级导演续正泰等老师的亲自指导下,杨仲义学到许多原来没有没有学到的东西,从而对他表演艺术的“升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在赵景勃教授和京剧名家张关正、续正泰、陆惕民亲自指导下,他参与了大型古装戏《宋江》的创作,并担任主演。作为毕业汇报演出剧目,《宋江》得到了中国戏曲学院的领导、专家和老师的很高赞誉。在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期间,杨仲义发表了《浅谈戏曲艺术的变形之美》(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等多篇论文,以其对戏曲艺术的真知灼见受到了全国著名戏曲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目前,作为北路梆子唯一一位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唯一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在职演员和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杨仲义在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我们期待着他以更大的成就为北路梆子铸造新的辉煌。

相关新闻

杨仲义研究生毕业汇报专场演出在忻举行

本网4月10日消息(智宝根 顾英明/图 高云雁/文) 4月9日晚,忻州剧院内灯火通明,舞台上鼓乐与唱腔齐飞,掌声共喝彩成一色。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忻州市北路梆子青年团杨仲义毕业汇报专场演出在这里隆重上演。这是继北路梆子研讨会之后,我市戏曲界的又一盛事。

市委书记张建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如璧观看了专场演出会。出席演出会的市领导还有市人大副主任马林风、副市长杨晋生、王学英、市政协副主席王月娥。

杨仲义出生在保德县,自幼喜好文艺。1974年考入山西戏校忻县分校。毕业后分配到忻县北路梆子剧院。以须生、老生应工,成为继贾桂林、李万林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第二代之后的第三代演员家族的一员。他是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也是北路梆子第一位梅花奖获得者。跨入新世纪,他又以新编现代戏,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剧目金奖。2004年考入中央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后在导师赵景勃、续正泰、陆惕朋等名家的指导下,参与创编了大型剧目《宋江》。

杨仲义的导师,原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赵景勃这样写道:仲义,研究生毕业了,你面临的依然是爬坡、奋进。三年获得的知识可以转化成热能,用你的才华、用你的人格魅力,与同仁一道,推动戏曲的发展,作民族文化的守卫者。

原省政协副主席赵凤翔、原省人大常委副主任白升和省文化厅、省剧协的部分领导也观看了演出。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白光耀、原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赵景勃、中国京剧研究院所长及学院研究生班主任杜鹏、美国俄亥俄华人联合会会长罗博士等专家观看了演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