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雁门萨氏
释义

雁门萨氏是中国的一个以萨为姓氏的家族,为福建福州的名门望族。雁门萨氏发源于西域色目人“答失蛮氏”,其家族的萨都剌在山西雁门受元朝赐萨姓,1333年萨仲礼迁基福建福州,现今雁门萨氏主要指福州的这一支,其祖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朱紫坊,至2007年已传二十二世,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等地。该家族在历史上产生了大批著名人物,包括了萨都剌、萨镇冰、萨本栋、萨师俊、萨孟武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颇有影响。

发源

雁门萨氏之祖萨都剌为元代著名画家,图为萨都剌的画作严陵钓台图,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雁门萨氏源于宋元之际西域西突厥葛罗禄部落的答失蛮氏家族,见于历史记载的始祖为恩兰不花,他为元世祖四处征战立下了很大的功勋,其第三世的萨都剌出生于山西雁门,是元代著名诗人和画家,被元朝赐姓萨,成为雁门萨氏的肇始,其家族逐渐蒙古化。萨都剌精通汉文诗词书法,在赐姓后取汉名天赐,号直斋,他一共有兄弟三人,萨都剌为长兄,其弟萨野芝有一子为萨仲礼,在元统元年(1333年)中进士,并被授予福建行中书省检校一职,于是萨仲礼赴福建就职,定居于福州通贤坊,去世后葬于侯官县大梦山,成为雁门萨氏入闽开基的始祖。

发展

雁门萨氏中的萨镇冰是近代中国海军界的元老人物

雁门萨氏在元代中期入闽后,颇为重视文化教育,萨氏入闽第三代的萨琦就是明朝宣德五年的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有学者认为,萨氏家族在入闽之初的元明之际仍维持色目人的穆斯林身份,例证之一就是萨琦曾出资修缮福州清真寺,但同时萨琦又提倡汉族儒家的礼仪,他的葬礼就改变了色目人的传统,使用朱子家礼,这一举动得到福州汉族士绅的好感,也使该家族开始逐渐汉化。清代,尤其是清代中晚期,福州雁门萨氏的文教兴盛,不仅在科举上多有建树,还开始接受新式的西方教育。家族中的萨镇冰就在1870年11岁时考入福建船政学堂,1877年(光绪三年)又到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是最早一批赴西方学习军事的中国人之一。萨氏家族在经商方面也颇有成就,早在明代该家族就在福州经营盐业,其生意的繁荣历上百年不衰,因而成为福州的富商家族。20世纪,雁门萨氏家族中有许多人士成为海军界、教育界、学术界、商界颇有影响的人物,特别是在20世纪上半叶家族达到鼎盛时期,其时萨氏中有政界军界元老萨镇冰、厦门大学校长兼中央研究院院士萨本栋、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萨孟武、中国银行总裁萨福楙、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等。

明清时期科第人员

进士

闽县,204萨琦(1394—1457),明宣德五年进士,二甲二名。 明《英宗实录》卷二七五: (天顺元年二月甲辰)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萨琦卒。 琦,字廷珪眭,系出西域,后为福建闽县人。宣德庚戌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景泰辛未,升礼部右侍郎。壬申,兼詹事府少詹事。至是卒。上遣官谕祭,命有司营葬。 琦为人狷洁不苟合,文学亦有可称。在礼部虽无建明,而自守甚笃,人亦无所非议云。

205萨克持,生卒年不详,清道光二十一年进士,三甲三十一名。 [民国]《闽侯县志》卷四十二《选举·清进士》:“道光二十一年恩科,萨克持,山东知县。”

206萨维翰(1810—1855),清咸丰三年进士,三甲七十名。 同上书:“咸丰三年,福州府闽县萨维瀚知县。”生卒年据家谱。

207萨嘉禾,生卒年不详,清光绪十五年进士,三甲七十七名。 同上书:“光绪十五年,萨嘉禾,字稼厂,翰林院检讨,国史馆协修。”

208萨起岩(1863-1930),清光绪二十九年进士,三甲八十四名。 同上书:“光绪二十九年福州府闽县萨起岩。”生卒年据家谱。 萨承钰(1849—1908),《闽侯县志》卷八四《循吏五下》,有传,参看林纾《山东武城县知县萨公墓碑》,载《碑传集》三编卷二六。 萨莲如(女),莲如,福建人,举人林星海之妻。林固知诗。莲如与之倡和,多雅音,自题所居日“挽鹿”(《闽川闺秀诗治》)。

侯官,209萨龙光(1752—1818),清乾隆四十六年进士,三甲十七名。

210萨大年,生卒年不详,道光三十年进士,三甲九十四名。 同上书:“道光三十年,侯官,萨大年,内阁中书。” 据北京图书馆藏《雁门萨氏家谱》(民国24年萨嘉曦、萨镇冰修)及[乾隆]《福州府志》卷四十二《选举》,萨氏有举人多名。

举人

学天,字溥人,号廉山,康熙五十年。

登尹。字升台,乾隆十二年,汝宁府,汝阳县知县。

知器,字启震,号坡莨,乾隆三十三年。

玉衡,字葱如,号檀河,五十一年。 茂斡,更名履泰,字桢如,乾隆五十三年。

元涛,更名启哲,字景山,乾隆五十四年。

廷沛,更名侍枫,字香三,嘉庆九年。

虎拜,更名察伦,字肇文,号珠士,嘉庆九年。

振森,更名昌龄,字肇德,号慕舆,嘉庆九年。

崧高,字肇枝,号衮侯,嘉庆十三年。

知时,字启运,号耐寒,嘉庆十五年。

龙骧,改名庆芬,嘉庆二十三年,陕西靖边知县。

文鼎,更名怀风,字梅夫,嘉庆二十四年。

鸿基,更名肇涵,字磐翥,嘉庆二十四年。

景瀚,更名聿海,字西昆,道光元年恩科。

恒霖,更名怀九,道光五年。 萨都剌的画作严陵钓台图

龙田,更名肇珊,道光十一年。

鍹,字肇怀,号松友,道光十七年。

珍,字肇商,号璞山,道光十七年。

富,字怀敦,号少农,道光十七年。

镜,号兰泉,道光十九年。

大文,字肇举,号燕坡,道光二十年。

剑南,字怀欧,号子冶,道光廿六年。

中山舰舰长萨师俊

澜波,号镜秋,成丰二年。

兰馨,字怀书,号似芸,咸丰九年。

承流,字怀政,号丹洲,同治元年。

承钰,字怀锷,号又恒,光绪元年。

琼图,号云波,光绪八年。

缪,号贡南,光绪十一年。

芝昌,字怀根,号小秋,光绪十七年。

武举

萨容,字与相,号槐隐,康熙十一年。

萨嘏,字相,号纯斋,康熙三十二年。

萨宣,字嘉相,号哲园,康熙三十八年。

萨玉衡,乾隆五十一年举人。

著名人物

雁门萨氏600年来产生了9位进士、40多位举人、10位诗人,在近现代则出现了5位将军、12位博士、数十位学者、1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和1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萨都剌(1272年─1355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有《雁门集》14卷和多幅画作传世。

萨琦,明朝礼部侍郎,以文德著称,他引导了福州萨氏接受儒家礼教。

萨玉衡(1758年—1822年),清代闽派诗人,有《白华楼诗钞》4卷、《白华楼焚余稿》1卷,曾参与校注萨都剌《雁门集》。

萨镇冰(1859年-1952年),海军上将,参加过甲午海战,曾任清朝南北洋水师兼广东水师提督、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海军总长、中华民国福建省省长、中华共和国延建省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萨本栋(1902年—1949年),电机工程专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校长。

萨本铁,20世纪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生理学家、药物学家,在学术上卓有建树,因1945年8月在日本占领区的北京大学任教而落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后赴美国继续学术研究。

萨师俊(1896年—1938年),中华民国海军上校,中山舰舰长,在抗日战争中指挥中山舰参加武汉会战,遭日军飞机轰炸而殉国。

中山舰舰长萨师俊阵亡于抗日战争武汉会战的长江江面上萨孟武(1900年—1984年),法学家,曾担任中华民国立法委员、国立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

萨支唐,微电子学家,萨本栋之子、美国国籍,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福州雁门萨氏祖居

福州雁门萨氏的祖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安泰河墘的朱紫坊22号,属于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的一部分,是朱紫坊的明清古民居中最豪华的一处,萨氏家人仍居住其中。现建筑建于1872年(清同治壬申年),为入闽雁门萨氏第一支长房十六世萨兰芬所建,其建筑是南北向,共五进,西侧有花厅,总面积达2080平方米。整体平面前宽现后窄、呈簸箕型,第三进前厅为供奉祖先牌位的所在,也是家族祭祀活动的场所,前三进皆为双披顶、穿斗式木构架结构院落,第四进则为东天井、西三间双层藏书屋的格局,第五进为一坐北朝南的小院,每进院落皆有凿井;花厅十分精致,装饰有假山、屏风等。因年久失修,到2008年时,萨氏祖居墙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还发生过火灾。

雁门萨氏族谱

萨氏家谱在明隆庆元年由六世孙首编,民国二十四年(1935)由十六世孙萨镇冰同续修订《雁门萨氏族谱》,共八卷八本,古装本,木刻铅印,宣纸印刷,线装,全谱630余页,囊括1271年至1935年664年的家谱。

其内容“上溯本源,下绵瓜瓞”,此谱系第七次续修。全谱除三卷上、下集为家族世系录外,其余各卷为序言、例言、引用书目、恩福录等。据1933年印刷账目清单记载,共印制130余套,其中30余套分发到北京、南京、青岛、河南、湖北、保定等地,保定的这套《雁门萨氏族谱》就是1933年收到的。

六世祖萨釴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始修谱牒。在清代,从康熙十五年(1676年)八世祖萨希亮第一次重修,到宣统二年(1910年)的234年间,先后五次重修、续修谱牒。民国期间,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和三十五年(1946年)又相继两次修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6年又续修一次。2007年这次是入闽萨氏第十次修续族谱。

民族争论

关于雁门萨氏所属的民族,学术界有多种看法。有学者认为雁门萨氏源自西域突厥人葛罗禄部落的答失蛮氏家族,元代史籍将他们作色目人,而根据色目人的源流,不少学者将萨氏当作回族。但还有许多学者则倾向于将雁门萨氏归于蒙古族,理由是元代时萨氏已经蒙古化,或可称为蒙古色目人。而福州的地方志也常将雁门萨氏的人物列为蒙古族。在清代《四库全书》中甚至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说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萨都剌为蒙古人,而在《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却又称萨都剌“本色目人”。也有人认为雁门萨氏在萨琦之后已汉化为汉族。在1960年代中国民族身份认定工作中,福州的雁门萨氏多将自己的民族成分认定为蒙古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