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延庆地质公园
释义

延庆地质公园全称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延庆县东北部的白河两岸,四面环山。西南距延庆县城约30公里,距北京城约100公里。园区沿白河两岸,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6-8公里,总面积约226平方公里。

简介

延庆地质公园以形成于距今1.4-1.8亿年间的上侏罗统硅化木为特征。硅化木群是北京市地勘局地质研究所野外勘测时发现的,2001年12月国家批准建立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硅化木群

位于园区的东部千家店镇下德龙湾村白河两岸,化石产在距今1.4-1.8亿年间的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一、二段地层中,目前裸露地表的硅化木57株,化石纹理清晰,质地坚硬,年轮宽窄可辩。其表面多呈浅褐黄色或灰白色,新鲜切面多为灰黑色,其形态象树干被锯断的树桩,一般直径0.6-1.5米,最大直径为2.5米,多垂直于地面,露出地面一般高0.4-0.5米,最高可达l米多,只有少量横卧或倾斜,最长达15米。

地质公园西侧白河堡水库之北东边村一带及白河堡水库库东600米处,有零星硅化木,地层也为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一、二段地层。位于花盆村东1.5公里处。赋存动植物化石地层的岩性是上侏罗统土城子组灰绿色细砂岩,距今已有1.4亿年。出露的硅化木多为化石碎片与岩石固结在一起。同时还有双壳类动物化石,主要有禄丰珠蚌、葛氏珠蚌、蒙阴蚌等,尤以珠蚌属为主。化石形态各异,单、双壳都有,壳瓣一般保存较完整。

硅化木群的特点和价值

延庆硅化木群具有数量多,保存完整等特点,特别是该木化石群全部产于原生层位,是交通便利地区成片保存硅化木唯一的产地。除此以外,地质公园还有动植物化石类、地貌景观、构造形迹、矿产遗迹、水文景观、自然生态旅游地、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等。

延庆硅化木群是我国华北地区原生木化石群的典型代表,是研究中生代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佐证。

公园自西向东穿越了三个中生代火山岩盆地。最西侧火山盆地形成“燕山天池”。“燕山天池”也叫白河堡水库,它是北京地区海拔最高的水体,元古代地层构成的崇山峻岭环抱四周,景致优美、地域开阔。

白河两岸风景秀丽,行驶在群山之中,你会不时发现一些奇特的地貌。在园区中,会有一些文字图片牌子为你作科普介绍。使你在游览美景的同时增长知识。这里的硅化木群没有经过人工的打磨,似乎不如经过打磨后的好看,但它们更保留了“历史的味道”

公园内地质现象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园区内林木覆盖率达到80%,有植物780种,脊椎动物180种,全年平均气温8℃,夏季气温比市区平均低5℃。在两个中元古代海相沉积地层和三个火山盆地中,除硅化木群外,还有地应力挤压隆起的红石湾穹隆,有褶皱构造的六道河背斜,有水平翘起如书似剑的书剑峰单斜,有风蚀河切形成的天生桥,以及燕长城遗迹等等。

延庆硅化木的发现对于研究北京及华北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环境、古树木发育状况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是名副其实的化石瑰宝。

其他景观

除了硅化木群外,地质公园还有一些景观,如:

由元古代长城系 14 — 18 亿年间沉积的石英质岩石构成的小昆仑地貌 , 山势峻峭,蔚为壮观。

中生代侏罗纪时期的火山碎屑砂岩形成的似丹霞地貌景观十分诱人。

由碳酸盐岩经长时期溶蚀作用,形成的“天生桥”,自然形成,别有洞天。

元古界沉积岩石地层经地壳挤压运动形成了一处典型的背斜构造景观。

园内白河岸畔展现的红石湾穹隆构造,东西长 8 公里 ,南北宽 3 公里 。核部为太古代变质岩,周边由元古代地层组成。后又被中生代断层切断,是一处典型的穹隆构造。

发育于 14 亿年前元古界长城系碳酸盐岩中的海相沉积波痕形迹和硬地构造。再现了当初沉积环境的变化

交通方式

德胜门乘坐919直达车到达延庆南菜园,换乘925(千家店、花盆方向)到达地址公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5: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