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学习评价量规
释义

简介

学习评价量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课程评价的含义:

1、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2、 课程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它既可以是定量的方法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法,教育测试或测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并不代表课程评价的全部。

3、 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诸种课程要素。也就是说,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还包括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外国专家有关课程评价的定义:

1、 英国课程专家凯利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估任何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效果的过程。

2、 美国课程论专家比彻姆认为,课程评价包含判断课程系统的效果和所规划的课程的效果的那些必要的过程。

3、 泰勒在“八年研究”期间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概念。他认为,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1、 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泰勒及其学生布卢姆等人,他们认为课程评价是将课程计划和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在这里,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它追求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因而,这种取向的评价的基本方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方法,并常常将预定目标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

2、 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评价试图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到评价的范围之内,强调评价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与教育价值相关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

3、 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这种观点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

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1、 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2、 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

3、 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4、 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