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许景澄
释义

许景澄(1845—1900)字竹筼,一作竹筠。浙江嘉兴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同治七年进士。历任驻法、德、意、菏、奥、比六国公使,总理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历主镇压义和团,反对对外宣战,与袁昶同被杀。有《许文肃公遗稿》、《许文肃公外集》、《出使函稿》。

中文名:许景澄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嘉兴

出生日期:1845年

逝世日期:1900年年7月28日

职业:清政府驻外公使、总理衙门大臣等

主要成就:协助李鸿章创办中国近现代海军主持中俄帕米尔交涉成功抵制了意大利侵占浙江的图谋直言忠谏攻杀使臣的严重后果

代表作品:《外国师船表》、《帕米尔图说》、 《西北边界地名考证》

谥号:文肃

简介

许景澄,浙江嘉兴人。少年时从同里赵铭学习词章,工骈文,尤重研习经世之学。清同治七年(1868)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元年(1875年)后任四川、顺天等乡试考官。六年,曾奉诏出使日本,未成行。中法战争起,上书言事,得朝廷采纳。光绪十年任出使法、德、意、荷、奥五国大臣。1885年又兼任驻比利时公使。出使期间,主持勘验接收在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定远、镇远”等战舰,并曾在德国等处亲赴造船厂调查,撰成《外国师船表》,呈选朝廷,供建设海军参考,建议清政府加强海防。十三年母逝丁忧回国。十六年又任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迁升内阁学士。十八年,沙俄出兵借以“游猎”为名,占帕米尔地区萨雷阔勒岭以西2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双方军队沿岭对峙。许景澄被清政府派为谈判代表,据理驳斥沙俄侵略行径,俄军拒不撤退。光绪二十四年四月,许景澄代表清政府与沙俄议定,在边界未划定前双方军队维持现状。

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1900年春向京畿地区集中。这时慈禧决定废除光绪,独揽朝纲,但遭到各国公使反对,于是打算利用义和团盲目排外的倾向,达到报复洋人的目的。许景澄挺身直言,讲述“攻杀使臣”“以一国敌多国”之严重后果,因而得罪慈禧太后等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八日,被以“勾结洋人,莠言乱政,语多离间”等罪名,与徐用义,袁昶同时被杀于北京。相传许景澄被判时,犹以京师大学堂经费为念,取来存于俄国银行的四十万两办学经费银子的存折,交给当局,嘱咐防止外国人赖帐,然后就刑。宣统元年(1909)追谥文肃,与袁昶、徐用仪并称“三忠”,在杭州西湖建有三忠祠。著作有《许文肃公遗稿》12卷等。

庚子之后,西太后对义和团的态度有变,他又被追原官,追溢封号为许文肃公,并在他的家乡修筑祠堂,列入祀典。他在任驻俄公使期间,写出了《外国师船表》建议清政府加强海防,1892年,沙俄出兵战我国新疆帕米尔地区,他曾作为中方代表,据理力争,还撰写《帕米尔图说》《西北边界地区考证》诣文,作为同俄国外交斗争的依据,1922年,中东铁路公司召开会议,筹备1923年6月纪念中东铁路建路25周年时,拨款3万卢布,修建许公纪念碑和许公路。1923年6月,坐落在山街(今一曼街)小公园的许公纪念碑落成,同时命名景阳街南段为许公路,以纪念许景澄的“丰功伟绩”。

此外,1924年12月,中东铁路公司还在南岗邮政街成立了许公学校(又称许公储材学校)许公纪念碑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掉。

许景澄生平

许景澄(1845~1900年),世称许公。原名癸身,字竹筠,生于浙江嘉兴,同治年间进士。1880年开始外交生涯,他曾被清政府任命为驻法、德、奥、荷4国公使。1890年改任驻俄、德、奥、荷4国公使。许景澄曾写《外国师船表》,疏清朝廷,建议加强海防。1892年,沙俄出兵侵占中国新疆帕米尔地区,他曾作为中方谈判代表。1897年,许景澄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并兼任中东铁路公司督办。中东铁路由沙俄兴建,公司设在哈尔滨。许景澄往来于彼得堡、哈尔滨之间,为签订协议奔波。1898年8月28日,许景澄参加了中东铁路开工典礼。

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当时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力量,并派出官兵同时攻打外国使馆,对外宣战。许景澄极力反对。他上书慈禧太后说:“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慈禧太后大为震怒,许景澄被慈禧定为“任意妄奏,语多离间”的罪名,于同年7月28日在北京处死,时年55岁。

1922年,中东铁路公司拨款3万卢布修建了许景澄纪念碑(许公碑)和许公路(今景阳街),并开辟了许公碑花园(在一曼街和景阳街交叉口处)。1924年,中东铁路公司为纪念许景澄,又在哈尔滨创办了许公实业中学,后改为许公纪念储才学校。

“文化大革命”中,许公碑、许公碑花园均遭破坏,荡然无存。

年表

1845年,出生于浙江嘉兴,

1868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1875年,任四川、顺天等乡试考官,

1880年,曾奉诏出使日本,未成行。中法战争起,上书言事,得朝廷采纳,

1884任,出使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奥匈帝国五国,任驻外公使。在此期间(1884~1890)许景澄在德国等处亲赴造船厂调查,负责考察督造定远、镇远、济远等在建战舰,并撰成《外国师船表》,呈选朝廷,建议清政府加强海防,

1885年,兼任清政府驻比利时公使,

1885年,许母逝丁忧回国,

1890年,改任驻俄国公使(1890年至1898年,长达8年),同时兼任驻德国、荷兰、奥匈帝国3国公使,迁升内阁学士,

1892年,沙俄出兵侵占帕米尔地区2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双方军队对峙。许景澄被清政府派为谈判代表,据理驳斥沙俄侵略行径,

1897年,许景澄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并兼任中东铁路公司督办,

1898年4月,许景澄代表清政府与沙俄议定,在边界未划定前双方军队维持现状,

1898年9月中旬,许景澄请病假离职(离任驻俄国公使)回国,回嘉兴,原意休息养老,但清廷又立即将他召至北京,并委以重任,先后任总理衙门大臣,吏部左侍郎,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管学大臣,督办全国铁路,

1899年,意大利窥伺我浙江,向清廷提出租借三门湾,许景澄对意肆意无力要求予以严词驳斥。同时得到北洋水师统领叶祖珪等海军将领的相关支持,终将意哀的美敦书退回。意大利见中国态度强硬,未敢再动。这是自列强瓜分中国以来,清政府第一次拒绝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这类要求,

1900年,6月28日在御前会议上,对后党等人提请的“请攻使馆”的动议,许景澄独自一人站出来反对,他认为“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他不同意对外宣战,因而得罪慈禧,被以“勾结洋人,莠言乱政,语多离间”等罪名定罪,

1900年,年7月28日在北京被处死,时年55岁,

1909年,宣统元年许景澄等五人平反昭雪,追谥文肃,与袁昶、徐用仪并称“三忠”。

个人成就

许景澄深研西北边疆史地,在此间著《帕米尔图说》 、 《西北边界地名考证》 ,为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了历史依据。此后擢工部侍郎。二十三年许景澄调任德国使臣时,沙俄建西伯利亚铁道,图谋经黑龙江至海参崴。清政府拒绝,沙俄又以允许中国投资500万为名,改成商办东清铁路公司。清政府派许景澄处理此事,许力阻铁道向南延伸。二十四年九月,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礼部左恃郎,改吏部,又充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管学大臣。次年,意大利拟强占浙江三门湾为租借地,许景澄抗言力争,遂作罢。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许景澄力图阻止义和闭驻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后,朝议和战,许景澄与徐用仪,袁昶等反对对外宣战,因此得罪慈禧太后等人,七月二十八日,以“任意妄奏”、“语多离间”等罪名,与徐用义,袁昶同时被杀于北京。相传许景澄被判时,犹以京师大学堂经费为念,取来存于俄国银行的四十万两办学经费银子的存折,交给当局,嘱咐防止外国人赖帐,然后就刑。

宣统元年(1909)追谥文肃,与袁昶、徐用仪并称“三忠”,在杭州西湖建有三忠祠。著作有《许文肃公遗稿》12卷等。

弃文治外交

许景澄出生于鸦片战争后三年,成长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国内战争时期,面对内“忧”外患,从小努力读书,以挽救国家为己任。他24岁中进士,进翰林院,三年后授编修官职。他目击外祸频仍,国难日亟,由过去专攻科举需要的骈俪文章,转而专治时政利弊得失的经世之学。

许景澄从政之时,正值洋务运动兴起,学习西方,实现近代化以自强求富,成为当时的进步潮流。由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以及对外交往的频繁,从70年代起我国开始派遣外使节。许景澄成为当时“外交强国”主张的积极支持者。他受到总理大臣文祥的器重,多次作为使才推荐,并于1885年出使法、德、意、荷、奥五国,次年又兼任驻比利时公使,至1887年以母忧回国。以后又于1890年出任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直至1898年回国。两次出使,长达13年,成为清末我国驻外重要外交官。当时在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思想束缚下,遣使被视为服侍外人,而为国人不齿,许景澄之举在当时是相当进步的。这样许景澄亦当仁不让地成为嘉兴走出国门的第一个公使。

创办近代海军

自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都是从海上闯入的。十九世纪70年代,日本借拥有铁甲舰的优势侵略台湾,构成对我国安全严重威胁。清政府决定通过向英、德购舰,加快海防建设的步伐。这时正值许景澄出任德国等五国公使,即委以向德国购置军舰之重任。上任后他奉李鸿章之命,立即投入料理前任公使李凤苞定购的“定远”、“镇远”、“济远”等三舰的验收及开驾回国的工作。接着又订购“经远”、“来远”号舰及鱼雷艇五艘,由于许景澄认真督办,从草签合同至完工验收仅用了11个月。他还潜心研究各国海军,编译《外国师船表》供国内参考,并上疏条陈海军应办事宜,提出加强大沽口防卫及在胶州湾建设海军基地的具体主张。

十九世纪80年代是中国海军建设的辉煌时期。1885年建立海军衙门,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从英德购进的军舰成为北洋舰队的主力,大大加强了中国海军的实力。据普鲁士1891年《海军年鉴》国,中国海军进入世界海军第11位,与日本不相上下。遗憾的是,进入十九世纪90年代以后,慈禧太后为重修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放慢了海军加强建设的步伐,致使甲午战争被日本打败,北洋舰队覆灭,给后人留下惨痛的教训。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重建海军,又命许景澄向德国订购“海筹”、“海容”、“海琛”号巡洋舰。总之,许景澄与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中国为发展海军而做出的巨大努力应该为后世所熟记,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主持中俄帕米尔交涉

从1890年至1898年,长达8年,许景澄任驻俄公使(兼驻德、奥、荷大臣),处理十分艰难的中俄交涉,其中突出的是有关帕米尔地区的边界争端。早在1884年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就规定从乌仔别里山往南为中国领土,西南为俄国所有。但这并未能遏制俄国对我领土的扩张。1891年6月,俄军以“游猎”为名,进入帕米尔中国界区。9月许景澄到俄国外交部抗议,严厉指出俄方违约越界的事实。在事实面前,俄国副外交大臣基斯敬被迫承认“此番俄武员带兵竟到中国界内,是其错处”,并撤出军队。第二年夏,俄军更其嚣张,竟然侵占萨雷阔勒以西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谈判中俄方更欲占领整个帕米尔地区。许景澄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则坚持喀约所议界线,毫不退让,相持三年, “专恃辩论,竞有笔舌两穷之势”。最后由于我国势衰弱,于1894年接受俄方提出的维持现状、两不进兵的建议。为此许景澄代表中国政府正式照会俄国外交部,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对于目前中国军队所占领以外的帕米尔领土的权利”。鉴于帕米尔地区地理记载不详,许景澄还细心地著述《帕米尔说》及《帕米尔图叙例》,这些都成为以后中俄交涉的依据。上述照会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文件》。

抵制列强瓜分中国

帕米尔交涉刚告一段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并引发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许景澄身在俄国,关心中国局势的发展。他认为“国际强弱,自昔恒有,唯人心不可死。”为挽救国家危亡,他上疏皇帝,提出改革兵制的主张。为了减轻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他积极邀请俄国联合法、德胁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此即著名的“三国还辽事件”。许景澄在给表弟的信中称:“去年俄国约法德二邦胁劝日本归还辽地,皆兄所商量接洽。”

甲午战后,国力衰竭,清政府决定结一强援而立,因而“联俄拒日”的外交方针由此而生。然而许景澄对沙俄的凶恶本性早有认识,并预见三国还辽以后,“俄人怀自便之谋,德人挟责报之意,从此事更多矣。”不出所料俄德充当了瓜分中国的先锋,先是俄国打着共同御日的旗号,向中国提出将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过吉林、黑龙江的“借地筑路”计划,后来德国强租胶州湾,俄又进一步租借旅顺、大连,把东北作为势力范围。这些要求虽均受到许景澄的抵制,但由于上峰李鸿章的同意,而违心签约。他深深痛惜于早年“外交救国”理想的破灭,于1898年请病假离职回国。“使俄至是事,八阅春秋,公鬓发苍然白矣。时事日非,一身将老,每一念之,凄然泣下。”

1898年9月中旬,许景澄回到久别的故土嘉兴,原想好好在家休息养老,不料朝廷又立即将他召至北京,并委以重任。先后任总理衙门大臣,吏部左侍郎,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管学大臣,督办全国铁路。1899年初,意大利窥伺我浙江省,向中国提出租借三门湾,欲将浙江变成它的势力范围,意大利派军舰6艘来华恫吓,并递哀的美敦书,以示决绝。此事由于受到许景澄的严词驳斥。后经时任北洋水师统领叶祖珪、部下“海天”舰管带刘冠雄等将相关时局军力报告陈于朝廷,终将意哀的美敦书退回。意大利见中国态度强硬,未敢再动。这是列强瓜分中国以来,清政府第一次拒绝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这类要求。

为国家安全罹难

许景澄出任总理大臣,正值戊戌政变之后,维新人士遭受迫害,守旧势力抬头之时。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1900年春向京畿地区集中。这时慈禧决定废除光绪,遭各国公使反对,于是打算利用义和团盲目排外的倾向,达到报复洋人的目的。

许景澄是个爱国者,但是在爱国反帝的方式上与义和团有很大不同。他不同意由群众自发起来报复教会,而应该由地方官禀承国家律令予以处理。他尤其反对围攻外国使馆,杀外国公使,认为解救危局的唯一办法是“似宜保全公使,令其下旗生还。”在6月16日慈禧主持的第一次御前会议上,端王载漪正式提出“请攻使馆”的动议。许景澄即独自一人站出来反对,他认为“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他以后在与袁昶联名上《请速谋保护使馆,维护大局疏》,明确无误地表明进攻使馆的严重性,认为春秋大义,不斩来使,围攻使馆,杀害公使,不合国际公法,绝不可采用激怒各国的做法。结果以一国而敌各国,是关系国家存亡之大事。

6月17日慈禧太后在第二次御前会议上,强行决定对外宣战。这时光绪皇帝心急如焚,走下御座,上前拉着许景澄的手说道:“许景澄,你是出过洋的,在总理衙门办事多年,外间情势,你当知道,这能战与否,你须明白告我。”许含泪陈奏:“闹教堂伤害教士的交涉,过去办过。至于杀使臣,烧使馆,即使国际上亦罕见此种成案,不得不格外审慎。”这些都成为以后他被杀罪名的根据:勾结洋人,莠言乱政,语多离间。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对身边的人留言道:“各国联军行将入都,事不堪问矣,日后和约之苛不待言,君等当预筹之。”他深深为国家前途担忧,“数日之内,鬓发尽白”。当时因不同意对外宣战而被处死的,还有太常寺卿袁昶(浙江桐庐人)、兵部尚书徐用仪(海盐人)、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

最终,在以慈禧为代表的毫无外交常识意识,政治考量的后党集团对外宣战,就在同时6月下旬八国联军开始大规模军事行动,攻陷天津,占领北京,清王朝大败,清廷政府逃往陕西西安,津京沿途百姓受各国列强战火蹂躏,生灵涂炭,在北京的各国军队,普遍纪律很坏,抢劫几乎受到了所有国家的军官们的默许,正如西方史学家所说,当时列强军人在北京, “强奸成了一种消遣,屠杀则成了一种娱乐”。同年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签署了近代史上著名的《辛丑条约》,这是极为典型被动的城下之盟。终以清王朝付出白银4.5亿之巨告一段落。中国随之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社会评价

不久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国家濒临灭亡的边缘。此后清政府应各国要求严惩参与宣战各王大臣,同时对许景澄等五人平反昭雪,开复原职。第二年(1901)许景澄灵柩护送南下,沿途出现万众瞻仰的动人局面。到江苏上海时,“江督以下官吏,及士大夫识与不识,皆往助执绋,祭奠成市,哀(车免)盈途,所谓万代瞻仰,在此一举者。”宣统元年(1909)予谥文肃。同年朝廷准浙人请建“浙江三忠祠” (许、袁、徐)于杭州西湖。对此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以下评论:“许景澄、袁昶颇能了解国内外情势,在后党淫威劫持下的当时,不计个人安危,勇敢地站出来讲话,倒是有点责任感和爱国心的。他们的被杀,是个冤案。30年来的近代史著作,对他或者避而不谈,或者仍贬为‘通洋’的罪犯,那不是治史的认真严肃态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8: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