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 |
释义 |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的生源基地,学校相继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劳动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单位。 校园环境优雅、宁静、整洁、温馨、安全,处处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成长、成才的摇篮。 学校简介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原中国石化管道中学)地处徐州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南郊,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学、江苏省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和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还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劳动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优秀参赛学校、徐州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建设教(职工)之家工作优秀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模范学校、徐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2005—2006学年度目标管理综合督导考核优秀等荣誉称号。2009年4月,学校挂牌“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历史沿革1975年,学校成立于徐州市南郊,为当时华东输油管理局的职工子弟学校 1998年6月,石油、石化两大集团重组,华东输油管理局由中石油整体划转到中国石化集团,并与原属于中石油管道局的三个输油处合并,成立了“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学校因此更名为“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中学”。 2004年,学校划归徐州市教育局直属,更名为“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 2009年4月,学校挂牌为“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徐师大附中揭牌后,学校对外宣传、推介、招生一律以徐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名义进行。 学校概况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为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学校、徐州市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先进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生源基地、江苏大学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常州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和徐州师范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学校高扬教育现代化风帆,全力营造数字化校园,精心打造数字化课堂。网络化管理的纸质图书9万多册,其中一大批英文原版书,拥有30多万册电子图书、现代化的阅览室。有设施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宽带千兆校园网早已开通,信息点分布在各教室和办公室。教师实现全员电脑备课、办公。有联网的大计算机教室7个、多媒体语音室和4个多媒体教室,还有网络中心、多媒体科技报告厅。有高标准的体育、音乐、美术等教学设施,学校宿舍公寓化,学生食堂干净、明亮、卫生,校园环境优雅、宁静、整洁、温馨、安全,处处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成长、成才的摇篮。 名校育名师,名师支撑名校的发展。学校全力实施“形象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造就了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多元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现有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徐州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1名,徐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徐州市名校长1名、徐州市“青蓝工程”青年名教师2名、学科带头人4名,徐州市高中学科优秀教师2名,徐州市学科中心组成员8名、中青年教学骨干33名。是一支敬业爱生,教有佳绩,研有所长、学生完全可以依赖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以人为本,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发展优质教育;坚持“质量为本、名师支撑、科研兴校、特色取胜”的发展策略;面向全体,分层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培养特长人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依法办校、以德治校、民主理校、文化强校,强化目标管理、人文管理,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积极构建数字课堂,发展办学特色,英语、双语、韵语、美术、音乐、广电类艺术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特色突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成绩连年提升,2004年为徐州市区第一名。近三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为市区第三名,本科录取率均在80%以上,艺术类考生本科录取率在97%以上。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入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国人大、中国美院等名校学习。2004年高中三年级学生参加全省综合考试,合格率为97.3%,徐州市区第一。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省级信息技术网上会考,连续四年都是 100%参加, 100%一次高水平过关,全省唯一。2004年省英语电视大赛,4人获奖,其中1人省一等奖,在全国英语大赛中64人次获奖。51人在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学校被评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参赛学校。另外108人次在全国、省、市其他学科竞赛中获奖。 办学特色英语英语教育是我校三大办学特色之一,学校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早在90年代初就在小学低年级开设英语口语课,中高年级逐渐增加听、说、读、写的内容,经过六年系统和连续的教育过程,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掌握了流利的交际和课堂用语,书面能力能达到近初三学生水平。初中阶段兼重口语的同时,大力提高英语的听、读和写作能力,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时、经过三年高中英语的学习,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每年考入高校的学生,因英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突出,受到高校的称赞,进入国外高校学习的学生,已无语言方面的障碍,无须进行语言培训就可直接进入学习阶段。 英语教育多年以其系统,连续的十二年一贯制教育而成绩显著,我校《十二年一贯制英语教学》科研课题是国家级科研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和各年级教学大纲的要求,经常在全校内开展生动活泼有趣的英语学习活动,如英语节、英语周、英语角,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多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英语竞赛活动,均取得优秀成绩。仅近三年就有25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其中全国一等奖七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24人。 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开展较早的办学特色,早在80年代末期美术、音乐教育就列入我校校本课程,经多年的探索、改进、完善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艺术教育体制,2003年起我校又开发传媒特色,虽然较音乐、美术起步晚,但发展迅猛,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选学传媒,传媒教学特色成了我校高考的新的增长点。 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师资力量雄厚,硬件完善,为学生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学习条件;艺术教育气氛浓,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业成绩每年都有大提高,考入高校档次也水涨船高。2002年以来,艺术专业的考生专业成绩合格率均达100%,每年升学率均超过90%。几年来,一批又一批学生先后考入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中国美院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交大、武汉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学校还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南艺、南师大、徐师大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经常聘请名教授来校讲课,学校将在艺术特色教育上不断创新,继续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美术针对学校和生源的实际情况,学校把美术教学作为学校特色办学的突破口,经多年的探索,形成了本校的美术教育独特教学方式。学校集中高质量的美术教师力量,对美术专业学生进行高效率地专业辅导,学生专业水平迅速得到提高,文化学习在扎牢基础的前提下,分层次提高,做到文化、专业并进,高考升学率不断攀升。 音乐音乐教学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类。音乐辅导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开展教学和指导,同时还安排该专业的学生适当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锻炼他们的演唱和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还聘请一些名师进行指导,近年来进入著名高等音乐学府学习的学生每年辈出。 传媒传媒教学以播音与主持、编导、表演等专业为主。首先选好学习传媒专业的苗子,在师资配置上选择语言、表演、文学等方面有相当功底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同时外聘知名学者、教授、主持人来校讲学,教学效果显著。几年来考入著名大学传媒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我校起步早,进展快,硬件的投入和设备更新走在前列、专业教师水平高,我校自99年起成立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集约化管理。早在信息技术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之前,我校就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确立了信息技术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小学学习基本操作,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初中和高中学习计算机基本常识,技术操作和初步的编程、制作课件等内容。我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革新教学方法,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办网络课堂、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等,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由于是连贯的系统学习,往往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就会出现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尖子,近四年来有40余件课件获得市级以上的奖励,在国家、省、市级信息技术大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自江苏省实行高中信息技术统考和学业水平测试六年来,我校都是100%参考,100%达标,是全省唯一,受到上级和社会的好评。 办学目标依托江苏省重点高校徐州师范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和科研实力,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力争把师大附中(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办成全市一流、全省先进、全国知名的学校。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传承昨日的业绩,打造今天的品牌,培养明天的栋梁,服务未来的社会”的办学宗旨,信心百倍,艰苦奋斗,用心做教育,做出内涵,做出品位,做出信誉,做出口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