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兴农中学
释义

兴农中学是贵州省唯一 一所跨入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行列的高规格、全日制私立中学,学校现有师生员工3000余人,是全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办学条件最好的中学之一。学校经政府批准于1993年8月成立以来,已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在此就读,其中,数以千计的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向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等学府。学校连年被教育部或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表彰,多次被评为“民办教育先进学校”、“五好学校”、“优秀民办中学”,被誉为贵州省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

民办教育之星——兴农中学

兴农中学位于贵阳市白云区城中心,离贵阳市行政中心不足五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学校占地面积140余亩,建筑面积90000平方米。学校建设独具特色,集“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为一体的现代化楼群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人文景观在这里和谐相融,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学校按省级示范性高中办学标准,配置软硬件教学实验设备,为教学提供了优良条件。

从93年成立之初的农家小院到如今的百亩校园,在十多年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自强不息 谁与争锋”的“兴农精神”,坚持 “以人为本、厚德重教”的办学理念,并逐渐形成了以 “自力支持求生存、服务关爱谋发展”的办学特色,卓越的办学质量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校以生为本,生以师为先。学校深知师资力量是学校教育水平和学生成才的关键和先导。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四川 湖北 湖南 重庆等基础教育相对发达的省市引进和聘请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心无旁骛、以生为本、孜孜以求,诲人不倦,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可靠保证。

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以服务和质量取信于社会,目前学校已汇聚了来自全省80多个县市的莘莘学子。基建完成,示范性摘冠的兴农中学正以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抓服务、抓教学、抓管理、抓质量,以谋求更大的发展。兴农人也必将以更坚实的物质力量和更昂扬的精神斗志迎接新的挑战,书写新的华章。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个人简介

蒲邦顺,男,汉族,四川南充人,民进会员,贵州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校长,法定代表人。2004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候选人,贵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简介如下:民办白云兴农中学的举办者、校长、法人代表,贵阳市第五届人大代表。根据民办教育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使用与学校生存、发展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苦心经营,使得兴农中学由一个农家小院式的民办学校发展成为占地140亩、自建校舍6万多平米、全省规模最大、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完全中学,为贵州省民办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出身农村,坚持“兴农”的办学宗旨,从97年开始每年拿出数十万元用语扶持农村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使“兴农中学”名副其实。

民办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成立于1993年8月。开办时只有3000元启动资金,租用农舍做校舍,30多名学生,条件十分简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苦心经营、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学校已拥有占地140亩校园、6万多平方米崭新的校舍,教学、生活设施基本齐全,师生员工5400多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完全中学。

兴农中学自2000年开始有高中毕业生,到2003年,共有577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443人考入国内全日制本科院校,其中150人考入211工程院校和重点院校,连续三年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学校管理有序、学风良好、教师敬业,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兴农中学的成功,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教育部督学张凤鸣等一行两次考察兴农中学,称赞该校为“民办教育之星”、“十年羽翼满,腾飞在高原”,教育部巡视员瞿延东视察兴农中学时认为“兴农中学的经验,对贵州乃至全国农村贫困地区都有借鉴作用”。全国政协常委、北京政协副主席梅向明考察时称赞该校和校长蒲邦顺是“民办教育楷模,四化建设尖兵”。2003年十二月,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体改办、省教育厅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兴农中学进行了专题调研后认为“兴农中学为我省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人才;为我省引进了一批骨干教师;为我省节约了每年近四百万的教育经费;为我省解决就业困难是作出了一定贡献。”“省内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领导也纷纷慕名前往兴农中学参观考察,可以说,兴农中学已成为我省民办教育的窗口,全国民办教育的亮点”。

特点

兴农中学是由一个农家小院走出的民办学校,十年发展具有如此规模,如此影响,不能不与他的创办人、校长、法人代表蒲邦顺联系在一起。我们认为蒲邦顺同志身上有四个最突出的特点或者说是闪光点:

一、办学目的明确且奋斗精神可嘉: 兴农中学办学之初,无场地、无资金,其办学之艰苦不难想象;十年时间,兴农中学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积累到今天,其辛苦劳累可言而喻;由36个农村学生,发展到2000多人,要打出名声;争得社会承认,要聚集并且相对稳定近300人的教职工队伍,把学校管理得井然有序,除了个人能力以外,还需要多大的精神力量?在自己老之将至甚至年过花甲之时,能积攒每一分钱投入学校发展,自己却十年如一住在办公室,在新建的一百多套教师公寓以后仍向教师们宣布,只要有一位教师没有住进公寓,我就住在办公室,每天风尘朴朴,为学校发展奔波,这需要多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需要多么执着的为教育事业奋斗的精神,从他十年如一日的奋斗足迹,就不需赘言了。蒲邦顺在全省、全市民办教育经验交流会上都说过的一句话“想办好学校就攒不了钱,想攒钱就办不好学校,至少十年二十年之内如此”,表达了他至少在这十年中,。七中只有办好学校的目标,没有考虑过个人享受,个人经济的得失。

二、善于学习,思想活跃,眼光敏锐,决策果断。

蒲校长讲“校长是民办学校这条船的船长,船长既要掌航领航,更要关心载船之水的水情。”他关注社会形势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及时把握时机,加速学校的发展。99年,他预计到高中扩招的可能性;抢修一幢1万平方米的教学楼,3月动工8月竣工,使兴农中学半年之内,从300多学生的规模,一下扩展到1200多学生的规模;97年,他提出“兴农中学是一棵树,栽在白云区;栽在贵阳市,就等于栽在花盆里,不可能长大。要使兴农中学这颗树枝繁叶茂,必须抢在生源大战之前,把他的根种向全省。”在他的决策下,兴农中学现在已有85个县市的学生,也许是全省公民办学校中,生源最广的学校。

蒲校长在6年前就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变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学校应从高高在上的传统地位转化为教育消费者服务的服务地位,为他们服务的同时,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

蒲校长认为,以兴农中学现有的条件,现有的声誉,还不足以与省内重点 中学争夺生源。在整个生源结构中,优等生是少数,中等生是大多数。既然是优等生又有重点中学可读,他们不会交高价读兴农中学。那些进重点中学无门或不堪重负,进普通中学又怕荒废的中等生,虽然难教一点,家长愿交较高的学费,这是一种等价交换。只要我们教好中等生,我们就有无尽的财源,我们就能生存发展,教育也应和企业一样,在需求中寻求市场。蒲校长把自己教育的对象主要定位在中等生,又在中等生中培养出这么多本科甚至重点的大学生,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正确定位为兴农中学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积累。蒲校长向全体教职员工提出“为了我们的事业同时也为了我们的利益而奋斗”,“有作为才有地位,有事业才有利益,有奋斗才有成功”等等。以上这些提法未必百分之百的正确,他的这些理论,或是一种探索,或是一种实践;或从本质上讲就有一定的正确性。但这些理念,却使兴农中学多数教职员工和蒲校长在一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到了今天。

三、深谋远虑,探索贵州特色的民办教育模式:

兴农中学开办之初和发展之中,条件那么差,资金那么紧张,但他拒绝了老板入伙,按他的话讲,“我要办学,他要赚钱,怕合伙者志不同道不合扯皮。”他认为,“股东的纠纷,老板校长的摩擦,内行外行的矛盾”使很多学校垮台。

但在兴农中学根基已稳,规模已成后,他在2003年元旦全校教师大会上公然宣布“兴农中学不是我个人的财产,是人民的,是社会的;是忠于兴农中学教育事业的教师们的,兴农中学要不断吸收师德高尚,忠于职守,业务精湛的教师成为学校的股东,成立董事会;聘任校长管理学校。使学校永远在爱教育、懂教育的校长领导之下前进、发展。”辛劳发展学校的同时,更想到学校的长治久安,稳健发展,难能可贵,使深受教师们感动。

蒲校长认为,教师思想素质的差异,业务能力的差异,对教育事业热爱程度的差异,应该带来物质待遇的差异,如果不承认这一差异,人才的潜力不能发挥,学校的发展会受到制约,下一步的改革,应该以承认差异;解决差异为中心,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潜在中心。从下学期开始,蒲校长已准备把企业管理的一些原则与制度引进,嫁接到学校,进行一次改革的尝试。

四、扶贫济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蒲邦顺出身农村,办学后取了一个最带泥土味的名字“兴农中学”,在众多的民办学校中或许是绝无仅有的。开办之初,他向农民提出“你们养好猪,我们教好书,用你们的劳动与教师的劳动交换;改变孩子的命运”,他规定“农民可以用米、用菜、用干辣椒等一切学校可用的物品抵交学费”。他的种种方便农村学生就学的措施,受到农民的欢迎,中央电视一台以“你们养好猪,我们教好书”、中央教育台以“一所农民欢迎的学校”报道过他的办学事迹。97年开办高中以后,蒲校长向每一个贫困县教育局发信,表示“愿出资资助那些与他求学时有相同困境的农村品学兼优的孩子完成高中学业;为那些可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却贫困的幼苗奉献一捧沃土”。从97年开始至2000年,学校每年以20万元作为贫困生减免费用,2001年开始,每年这笔费用达到60万元。此外,如北京大学王春明等少数无力上大学的学生,蒲校长除支持开学的学费以外,还保证每学期资助一千元作为他们的生活补贴。兴农中学先后分文不取,包吃包住收下了6个农村孤儿,一直到他们考上中专、大学。

一个在困难中诞生、在困难中成长、靠贷款发展的民办学校,一个自己尚且过着十分节俭的民办学校校长;能每年拿出这么多钱为农村贫困孩子完成高中学业,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做不到的。

蒲邦顺同志保持清醒头脑,旺盛的斗志,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一心扑在学校的发展上,为我省民办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认为推荐他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也是应该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