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星星变奏曲
释义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原文欣赏

作者:于友泽(江河)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作者简介

江河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江河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顾城、北岛、舒婷和杨炼一起并称为“五大朦胧诗人”。《星星变奏曲》是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它是指舒婷、江河、顾城、杨炼、多多、食指、芒克、方含、梁小斌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第一节的前四行,写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由“如果”引领的这一条件句,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强有力的否定。以下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由“谁愿意”以下八行,写出现实的寒冷与苦难。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这些描写与第一节的氛围构成强烈的对照。最后四行,则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胧,意境优美。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

二、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

《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2.“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3.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4.“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练习说明

一、参考下面一则材料,朗读这首诗,细细品味: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

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犹疑,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读了两遍还是找到了一些适合女性表达的东西,抒情,细腻,有浓浓的感情色彩,渐渐地深入到诗的里面,会感到其中寓意的深邃,于是,渐渐地喜欢了……我想我不仅是一个塑造声音的诵者,一个演员,更是一个角色,一个传达思想的哲人或导师……我站在舞台上,我想不能有演的意识,只想着声音怎么样,表演怎么样,而是发自内心的,像一个思想家那样,通过我的朗诵向观众阐述一个哲理,一份感情……让观众跟随你走进诗人的心境。 (播音员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的感受)

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中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情感,把握全诗的主旨。

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二、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揣摩语言,学习细致地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和诗中的意境。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三、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学习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四、明确诗的意象,找到本诗中的意象;并明确分别用了哪些词来形容的。

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

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可怕残酷——黑暗残酷的象征

通过上下两段诗歌中冷暖色调的词进行比较,得出全文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教学建议

一、有必要简介当时“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将这种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写作风格。

、熟读这首诗,最好能背诵。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这首诗的抒情性很强,很宜于朗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

、“变奏曲”这一借用的音乐术语,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的。要认真体会“星星”在不同的情景出现和不同的事物相结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有哪些不同。

四、诗中多用比喻。理解这些比喻的寓意,把握其中“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旗子”“火”等形象的内涵,借助对这些形象的感悟,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授课的形式可以灵活,如谈到星星的形象的时候,同学们之间可以展开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有关资料

《星星变奏曲》赏析(黄祖民)

有人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是耽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视的民族。发生于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胧诗”运动,就是一批正直而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诗歌方面开始的最沉痛的反思。

江河,是这次运动的主将之一。他的《星星变奏曲》是新时期的“火把”,却更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它是真正的对于光明的呼唤。

诗人选择“星星”这一意象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因为“星星”是最先点燃诗人灵感源的导火索,但我认为,重要的是,借用人们对星星的凝望,更衬出现实的黑暗和残酷。在这个现实里,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风吹落。星星是“一首诗”,一个“柔软得像一片湖”的晚上,一个胧着鸟语花香的“春天”,是“飘动的旗子”,是“火”。诗人对这一切愈是尽情地讴歌,愈显出愿望与现实的反差,也愈让人于温柔的静穆中体验了咸涩的况味和沉重。“在浓重的失落感中萌发出来的追求与寻找,既给这些诗篇蒙上一片迷悯与感伤的情调,又浸透着不甘湮没与泯灭的内在力的冲击与奔突”(谢冕语)。

在诗的结构上,两节诗的外观构造几乎相同(但内部结构稍有变化),这正像我国古代《诗经》中的某些一唱三叹的诗的结构,意在营造一种浓郁的诗的氛围,来增强诗的内趋力和表达效果,让人于轻松中心灵发生震动。(选自《中外现代抒情名诗鉴赏辞典》,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

《星星变奏曲》鉴赏(杨益萍、阿刚)

这首诗开头的假设语句以“如果……”领衔的诗行,几乎以一种迫不及待的态度,用诘问宣泄着诗人江河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祈盼:在没有光明的暗夜,星光接济着人们心灵的渴望,并阻止人们心灵与思想的最后沦落,虽然星光未免微弱了些,但毕竟是一份“遥远的安慰”。

意象的选择也许是很精心的,当一种压抑的时代氛围不断地扼杀个性与人格,黑暗已掩盖了光明,但在苦难而坚定的英雄乐观心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精神始终昂扬着。这样,黯淡的星星便会冲破层层云障,化为希望的光亮。但若不是无奈,谁又会主动择取只有星星的暗夜呢?“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诗是美好的,它注定要成为心灵逃避压抑、苦闷现实的归宿,但这样的审美往往十分遥远,尽管每个字都成为一颗小星,寄托着密密的心愿,甚至震颤了心弦,却仍无法将一切化做现实。接着又由“谁不愿意”的句式引出夏夜,由“谁不喜欢”的句式引出春天,这些都是诗人渴望的,这种渴望不仅在于诗意的万物,还在于一切摆脱寒冷僵死状态、充满新鲜蓬勃的活力。显然,这些营造的诗意隐喻着诗人美丽浪漫的理想,虽因现实之故,理想与生活相距遥远,星星、萤火、睡莲、白丁香的意象却仍是那么生动。

现实是严酷的,随着民族十年悲剧的加深,思想之花便蒂结出自由的果实。在江河,他不悲观于恶劣的现实环境,相反,第二节重复假设语句,仍以其强力的诘问“谁还需要……,谁还会……”,试图找出一个极平凡而公正的答案:即使在厄运之中,人依然向往光明、自由、美。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诗人便不再顾惜“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的生存状态,也不再理会如星星颤抖、白雪覆盖、夜晚冻僵的现实境遇,一心向往无比美好的理想王国;只是太遥远的缘故,诗人的目光便多少有些胧了。诗人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谁不愿意”和“谁不喜欢”句式,复叠强化着一片沉积已久、不可宣泄的情绪。最后在英雄主义情绪的支配下,充满浪漫与乐观的意象涌出诗行,成为人格与生命的自我激励。从抽象的概念到富于生动色彩的具象,“星星”意象的变奏直接地成为由弱至强的英雄乐观精神的投射,而且,由于两段式的诗节构成以及诗节内部存在的情绪与意象对比化了诗人英雄乐观的浪漫精神。

面对悲剧现实,一种是逃避,一种是介入,介入的方式则有乐观与悲观之分,而任何一种单纯的方式都不可能持久,江河也应如此。《星星变奏曲》在情绪整体上显示了某些豪迈色彩,但诗人对悲剧本身的认识似乎并不深刻,而且,过多的浪漫向往使诗又近于稍稍浅薄了,这也许是一种苛求吧。

(选自《二十世纪中国新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关于“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北岛、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舒婷以搁浅的船概括一代人的悲剧命运(《船》),面对神女峰这千年流传的人间神话“煽动新的背叛”(《神女峰》);梁小斌以一把钥匙的丢失来象征理想的失落(《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杨炼在大雁塔的历史中观照人民的命运(《大雁塔》);江河把自己垒进“纪念碑”感受民族的苦难(《纪念碑》)。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朦胧诗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再出发,意味着诗坛恢复了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节选自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星星变奏曲》鉴赏

有人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是耽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视的民族。发生于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就是一批正直而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诗歌方面开始的最沉痛的反思。

江河,是这次运动的主将之一。他的《星星变奏曲》是新时期的“火把”,却更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它是真正的对于光明的呼唤。

诗人选择“星星”这一意象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因为“星星”是最先点燃诗人灵感源的导火索,但我认为,重要的是,借用人们对星星的凝望,更衬出现实 的黑暗和残酷。在这个现实里,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风吹落。星星是“一首诗”,一个“柔软得像一片湖”的晚上,一个朦胧着鸟语花香的“春 天”,是“飘动的旗子”,是“火”。诗人对这一切愈是尽情地讴歌,愈显出愿望与现实的反差,也愈让人于温柔的静穆中体验了咸涩的况味和沉重。“在浓重的失 落感中萌发出来的追求与寻找,既给这些诗篇蒙上一片迷悯与感伤的情调,又浸透着不甘湮没与泯灭的内在力的冲击与奔突”(谢冕语)。

在诗的结构上,两节诗的外观构造几乎相同(但内部结构稍有变化),这正像我国古代《诗经》中的某些一唱三叹的诗的结构,意在营造一种浓郁的诗的氛围,来增强诗的内趋力和表达效果,让人于轻松中心灵发生震动。

这首诗开头的假设语句以“如果……”领衔的诗行,几乎以一种迫不及待的态度,用诘问宣泄着诗人江河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祈盼:在没有光明的暗夜,星光接济着人们心灵的渴望,并阻止人们心灵与思想的最后沦落,虽然星光未免微弱了些,但毕竟是一份“遥远的安慰”。

意象的选择也许是很精心的,当一种压抑的时代氛围不断地扼杀个性与人格,黑暗已掩盖了光明,但在苦难而坚定的英雄乐观心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 吗?”精神始终昂扬着。这样,黯淡的星星便会冲破层层云障,化为希望的光亮。但若不是无奈,谁又会主动择取只有星星的暗夜呢?“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 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诗是美好的,它注定要成为心灵逃避压抑、苦闷现实的归宿,但这样的审美往往十分遥远,尽管每个字都成为一颗小 星,寄托着密密的心愿,甚至震颤了心弦,却仍无法将一切化做现实。接着又由“谁不愿意”的句式引出夏夜,由“谁不喜欢”的句式引出春天,这些都是诗人渴望 的,这种渴望不仅在于诗意的万物,还在于一切摆脱寒冷僵死状态、充满新鲜蓬勃的活力。显然,这些营造的诗意隐喻着诗人美丽浪漫的理想,虽因现实之故,理想 与生活相距遥远,星星、萤火、睡莲、白丁香的意象却仍是那么生动。

现实是严酷的,随着民族十年悲剧的加深,思想之花便蒂结出自由的果 实。在江河,他不悲观于恶劣的现实环境,相反,第二节重复假设语句,仍以其强力的诘问“谁还需要……,谁还会……”,试图找出一个极平凡而公正的答案:即 使在厄运之中,人依然向往光明、自由、美。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诗人便不再顾惜“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的生存状态,也不再理会如星星颤抖、白雪覆盖、夜晚 冻僵的现实境遇,一心向往无比美好的理想王国;只是太遥远的缘故,诗人的目光便多少有些朦胧了。诗人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谁不愿意”和“谁不喜欢”句式,复 叠强化着一片沉积已久、不可宣泄的情绪。最后在英雄主义情绪的支配下,充满浪漫与乐观的意象涌出诗行,成为人格与生命的自我激励。从抽象的概念到富于生动 色彩的具象,“星星”意象的变奏直接地成为由弱至强的英雄乐观精神的投射,而且,由于两段式的诗节构成以及诗节内部存在的情绪与意象对比化了诗人英雄乐观 的浪漫精神。

面对悲剧现实,一种是逃避,一种是介入,介入的方式则有乐观与悲观之分,而任何一种单纯的方式都不可能持久,江河也应如 此。《星星变奏曲》在情绪整体上显示了某些豪迈色彩,但诗人对悲剧本身的认识似乎并不深刻,而且,过多的浪漫向往使诗又近于稍稍浅薄了,这也许是一种苛求 吧。

我们为什么需要光明?

因为我们恐惧黑暗,我们害怕孤独,即使在没有太阳的夜晚,我们也需要星星为我们照亮前程。那么,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呢?

诗人以此发问,浓郁而深沉,然而,正是因为并不是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我们才需要星星啊,需要星星安慰心灵、点燃希望。

因此,我们还需要星星,我们渴望光明,我们追求光明。

可是残酷的现实啊,残酷的现实不容许我们有丝毫的沉醉。柔软的晚上,鸟落满枝头,远处飘来朦胧的白丁香,然而,冰雪总是覆盖心头,夜晚僵硬,瘦小的星随风摇落。

此刻,我们只好喜欢火,我们只好自己努力制造光明,让人类伟大的智慧和力量充满每一个角落,驱逐黑暗,照耀光明

这首诗开头的假设语句以“如果……”领衔的诗行,几乎以一种迫不及待的态度,用诘问宣泄着诗人江河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祈盼:在没有光明的暗夜,星光接济着人们心灵的渴望,并阻止人们心灵与思想的最后沦落,虽然星光未免微弱了些,但毕竟是一份“遥远的安慰”。

意象的选择也许是很精心的,当一种压抑的时代氛围不断地扼杀个性与人格,黑暗已掩盖了光明,但在苦难而坚定的英雄乐观心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 吗?”精神始终昂扬着。这样,黯淡的星星便会冲破层层云障,化为希望的光亮。但若不是无奈,谁又会主动择取只有星星的暗夜呢?“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 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诗是美好的,它注定要成为心灵逃避压抑、苦闷现实的归宿,但这样的审美往往十分遥远,尽管每个字都成为一颗小 星,寄托着密密的心愿,甚至震颤了心弦,却仍无法将一切化做现实。接着又由“谁不愿意”的句式引出夏夜,由“谁不喜欢”的句式引出春天,这些都是诗人渴望 的,这种渴望不仅在于诗意的万物,还在于一切摆脱寒冷僵死状态、充满新鲜蓬勃的活力。显然,这些营造的诗意隐喻着诗人美丽浪漫的理想,虽因现实之故,理想 与生活相距遥远,星星、萤火、睡莲、白丁香的意象却仍是那么生动。

诗 的主题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抒发作者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但诗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呈现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如诗中用星星、 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 使诗歌朦胧含蓄,意境非常的优美。

诗歌中第一节前九行写人们抬头仰望星空,把星星当作遥远的安慰,这是困为黑暗笼罩了大地。最后七行,写出了诗人对光明、美好世界的向往。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构成了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柔 软的像一片湖”仅此一句给予我们温柔如梦的感觉,我们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明月当空,夜下一片寂静,微风拂过湖面,往日娇 艳的莲花已安然的熟睡于湖水中,不明有母亲般温柔的微风拂过湖面,使得夜空中顽皮的星星和萤火虫在睡莲丛中悄悄的顽耍、嬉戏。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温暖的春天,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复苏,南归的鸟儿北回,很快选择了披上绿装的大树,欢快的歌唱,歌声若有若无,一边的白丁香也不甘示弱,不时发出时浓时淡的香味。给人以温暖、静谧、幸福的感觉。

结尾四名诗表达出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通过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或次序等手段。所以本诗的上、下节,虽然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相同或相近,但是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因此诗题叫“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朦胧诗是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的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可以说诗中的星星是诗人茫茫黑夜中执著追求的理想。

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作为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大地,处于劫难中的人们渴望光明。作者用谁还需要表示否定,说明即使星星在广袤无垠的星空中显得那么渺小,却还是晶莹闪亮。星星点燃了苦难、消沉的人们心中的希望和光明之火。“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以一系列美好的意想,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

然而,人必须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现实是寒冷和残酷的。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现实是多么的残酷无情呀,连人们对光明的微茫希望也要熄灭。

我们喜欢星星,我们喜欢光明,为了追求光明,献身又何妨?学习在天上的星星疲倦时,为了光明,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其他朦胧诗鉴赏

太阳和他的反光(组诗)

开 天

蜷曲着

一张古老的弓

被悠悠的漫长的时间拉紧

混沌的日子,幽闭

而无边

巨大的黑色的蚌喘息着张开

粘稠喑哑的弦缓缓拉直开始颤动

他的胸脯渐渐展宽郁闷地变蓝

他的心将离他而去

辽远的目光在早上醒来

晴朗的快感碧波万里

喷吐着泡沫,筑起岛屿的蜂巢

柔情蜜意地歌唱太阳

而大地如此粗糙

他伏在海洋空阔的案头

面对无字的帆,狂风不定的语言

珊瑚礁石互相吞噬的鱼

寂静凶狠地在他腹中鼓噪

海草卷上岸边,纷乱的心绪

缠进泥里,揉搓进沙子里

像卵石零星孵化的瑟缩的鸟雏

他渴望海鸥漫天袭来

把他啄食干净

带着他成千上万地遨游太空

这时浪头撕碎了他所有的梦境

太阳枕着的手臂抖起他的思想

火云蜂拥飞向大地

灰烬如墨,泼向江河、瀑布和松涛

他拂袖以雪原覆盖

点上孤独的足迹

安然睡去等候月色映出神圣的春天

补 天

她从遥远的地方走来

阳光间的谷穗一闪一闪

天空蓝色的拱顶归向太阳

水银的花蕊一群金蜂。

宁静的空气欢悦得令人晕眩

她走过大地的殿堂

叶子围着她的腰

围着棕红的陶罐环舞

藤蔓悠悠一对光洁的果子

她的步态有如秋天

那酣畅的雾气始于神往

乌鸦蚀日,闪电咬噬着树木

夏天的洪水,赤裸的风暴

丛林燃烧,天空垂落

她如虹的手指轻扬滑过山腰

抚摸金黄的兽皮使白云点点

她炼石柔韧生辉。波纹返照

太阳像温驯的牝鹿卧在莽原

之后她舒展如歌,鸟雀

群栖巉岩安详地梳理羽毛

五彩缤纷地绣满了黄昏

她在近处隐没

谦逊地洗去遍身花朵

任叶子松软地平息身边

她仿佛住进永恒的房子

罐中的水声昼夜汩汩轻鸣

那里面像是浸着她的双脚

闲暇地搅动,水波圈圈散开

听鱼群神游正在贴向湖面

结 缘

一只幽蓝的葫芦,四个季节的水

漂泊使他俩再次相通

雨雾遮蔽了凶险

他们凭彼此的触摸

震荡中无知地登上山顶

这是一片圆形的平台

岩面渗出霜雪洁白如盐

边缘错落的禽蛋已成石头

松杉层层而下,白云上升

远处的群山似闪闪昆虫悄声细语

大地的居所仿佛无人住过

太阳孤临中天,一只饥饿的红蜘蛛

撒开丝丝光网,寻找仅存的生灵

他们脉脉位立

微寒而茫然

四野星罗棋布的小湖铜鼓齐备

静伏的昆虫触须袅袅,云烟相探

林木细小的篝火已经点燃

被光捕获的时辰将临

透明的时辰将临

他们各自堆起身边的霜雪

岩石裸露变暖,白雪幽蓝燃烧

沿着光滑的禽蛋滴滴融化

汇合于春潮,鼓声由远及近

萌动了生机献给太阳

他们解开万物的网结抖散了光芒

太阳慈祥如镜复归圆满

照着他们在神秘的时刻清澈结缘

四个季节的水同时涌入金色的葫芦

悬挂在庭园

追 日

上路的那天,他已经老了

否则他不去追太阳

上路那天他作过祭祀

他在血中重见光辉,他听见

土里血里天上都是鼓声

他默念地站着扭着,一个人

一左一右跳了很久

仪式以外无非长年献技

他把蛇盘了挂在耳朵上

把蛇拉直拿在手上

疯疯癫癫地戏要

太阳不喜欢寂寞

蛇信子尖尖的火苗使他想到童年

蔓延流窜到心里

传说他渴得喝干了渭水黄河

其实他把自己斟满了递给太阳

其实他和太阳彼此早有醉意

他在自己在阳光中洗过又晒干

他把自己坎坎坷坷地铺在地上

有道路有皱纹有干枯的湖

太阳安顿在他心里的时候

他发觉太阳很软,软得发疼

可以摸一下了,他老了

手指抖得和阳光一样

可以离开了,随意把手杖扔向天边

有人在春天的草上拾到一根柴禾

抬起头来,漫山遍野滚动着桃子

填 海

她和海水玩得正开心的时候

海把她收了去

让这瞬间的欢笑波光粼粼地展开

鸟困了梦见她

羽毛凌乱地裹起赤裸的身子

云在海上投下阴影

遗恨青春不能常在

她用翅膀扑打阳光

她用委婉的叫声把时辰弄弯

鸟儿徒劳无益地梦见了她

从此鸟把她带在心上

像一只篮子在光中摇荡

在透亮的林子里睡

从雾中醒来

教她于山海之间投掷发光的石子

溅开黎明敲响黄昏

中午圆满地安静下来

她梦见自己的身子成了洁白的石头

端庄地站在阳光里有多好

蓬松地在风中流动有多好

岩石裂开果核裂开

她终于成了另一个,成了一只鸟

白羽毛,衔着光洁的石头

她飞得很高

像一个黑点儿,一个浮动的字

海平静地等着一个岛溅落

射 日

泛滥的太阳漫天谎言

漂浮着热气 如辞藻

烟尘 如战乱的喧嚣

十个太阳把他架在火上烘烤

十个太阳野蛮地将他嘲弄

他像群兽,围着自己逡巡

团团火焰的红色大弓

射中了他,穿过他的

生命、激情和奇遇

那破灭的年纪荡然烧成

一片沉寂的废墟

残存的石头上可辨模糊的训言:

去除虚妄的……勿浪费火

留有最后的太阳 唯一的珍宝

他起身做了他应该做的

如今他常无形地来到中午的原野

昆虫禽鸟掀动草波有如他徐行漫步

祝福火焰角斗中的见证者:

天上的太阳 地上的废墟

以光结盟

热力不得破坏。荒凉不得蔓延。

弓的神力悄然放松赋予花的开落

箭如别针闪闪布散于女人的头发

太阳吹奏号角像兵上巡礼蓝天

废墟被开残缺的经卷肃穆陈在大地

山巅的青崖 天空的极顶

太阳慢慢旋转

——饱满彤弓

永祭英雄辉煌的沉静

刑 天

他战累了,躺在旷野休息

秋后的战场并不太冷

他的头葬在山里,鹰毛覆盖

光荣随鹰背苍茫远去

这个丑陋的怪物

四肢伸在干燥的土上

优馆的记忆里他几次

清楚地看见自己

是斧剑铿锵的闪光

奇迹可能就是那时发生的

在闪光的中心

白天跳进太阳最后的抖动

鲜血喷薄的刹那

喉咙沉落肚脐

恼怒的乳头硬了

星星不过是石头

肚脐的嘴乳头的眼

缄默地张着

有如黑夜降临,威武而无声

他曾想过没了脑袋怎么办

他用庞大的身于想到这些

这胸脯起伏的经历

超过了头颅

峡谷的门关了

他看见一个人蠢笨地拨开荆棘

枝干上的花朵像雪白的空酒杯

落了一地

他躺下,睡了

血渗进干燥的土里

血飘忽地流回他的身体

光荣随河水滚滚流去

旷野弥漫着野兽轻微的呼吸

他身边的斧子、青铜的盾

蒙了水

以后的事情他没想

天上的月亮,很圆

斫 木

那被砍伐的就是他启己

他和树像两面镜子对视

只有一去一回的斧声

真实地哐哐作响

断了又接上砍了又生长

伤势在万籁俱寂的萌萌之夜

悠然愈合

无休无止的动作进入

树的枝叶和他绿色的血中

一千个月亮明明灭灭

他被虚构在天上

弃置在影子里

无为地摆动

把行进的锣幽深敲响

远在家乡的门于风中一开一合

那个人也许是我也许是吴刚

也许是月高风清的遥远颂歌

他们夜守孤灯独自创作

他们不知不觉

溶解在青铜的镜子里

女人们飞天过海

静静地梳头

一千个心绪拂过四季

隐现于松林间

雪雨纷扬,历历有声

大地上郁郁腾起树木

树身上的裂纹

仿佛被风吹过的痕迹

移 山

他已面临黄昏,他的脚印

形同落叶,积满了山道

他如山的一生老树林立

树根、粗藤紧抓住岩石

野花如雨溅上草丛

阳光总是那么平静

他身上有松脂和兽皮的气味

衣褶里鸟巢啾啾随风飘走

他面山而坐,与山对奕

已多年,此时太阳就要落下

他将把棋盘掷向夜空

一生磨亮的棋子普天高照

另一手臂会在黎明的天际显示

睡意惺松地困惑于闪烁的僵局

他的话语像蚕丝微明铺展

安静得虫鸣清晰,他说:

把山移走。面对亲人们自言自语

而后,他在太阳的余辉中投下

山谷似的影子,踩出而石磕碰的回声

谁也没有察觉他是在告别

把如山的一生重新翻起

布下丛林的火焰焚烧黄昏

让子孙叩石听到他年轻时的声音

脱出墓碑在大地的灵气中亲回

倒于海水的碎石再次磨光舒展在平滩

他不可穷尽的欲望将于日后的早晨

俯瞰人如万山涤荡

洗净烟云袒露千年之谜

遂 木

雪下了整整一夜

茅屋外小动物嘀嘀咕咕地交谈

那棵独自生长的老树显得矮多了

仿佛坐下来想事情

火红的树冠已经发白

清冷微光钻进窗俟

洒在粗糙的桌面

缝隙网络的根须暗暗蔓延

他的额头冰凉有如朦朦月亮

心里鸟巢一阵阵骚乱

毛茸茸的小鸟拱来拱去

从门缝挤着摇摇晃晃走向老树

象形文字的小爪爬满树身

它们攀上去嘶嘶地吃雪花

像是传来昆虫翅膀脆裂的响声

孩子们睡得正香

妻子的头发安详地伏在手臂

火花躲躲闪闪地燃烧起来

细碎的爆破声连成~片

满树的红角鸡

为老树彻夜加冕

它们怎么没去南方过冬呢

诡秘的眼睛问他

弯曲的喙啼声嘹亮

他忙把兽皮盖住腿

一股疲惫的南风吹过全身

屋檐的水滴敲着他的胃

他抓起一根树枝钻来钻去

蓝色的火苗轻柔蹿动

风中飘来烤鹿的味道

太阳像一只结实的桔子悬浮眼前

天已大亮

老树抖散头上火红的蝴蝶

一团团叶子流火般纷纷坠落

息 壤

他手中的这块黄土

坚实得像一粒小麦

他把它装进陶罐

铃裆似地系在腰间

清脆的响声金光四溅

钟由此而来

吊在云间的山由此而来

他的葬礼就此开始

一步一步牵着太阳

像带着他的狗

走向安歇的晚上

求雨的人群曾蒙满大地

大地涨满洪水

洪水的胃揉搓着人群

他砸碎盗来的黄土

如碾过熟透了的麦子

愤然撒向水中

他想他诞生之前就在水里

浸过,那个酷热的夏天

掀起过醉人的风暴

轮到他受孕了

轮到他以男人的阵痛

再次降生于世

这粗犷的腹地要他亲自劈开

裂他成为两岸

洪流倾入,舞歌而行

涌出惊涛颠簸的黄帆

洋洋向东而去

他在海里闭上眼睛

得到太阳绿色的光环

太阳小得仅仅是一颗麦粒

含满了汁液

中间的缝里有一条河流着

他还记得

那是黄河

水 祭

林木萧疏,水漫树梢

枝头上的蝉蜕零落飘摇

戏龙人的生涯不安的生涯

收水声于萧笛

扬群龙脱浪腾跃

婉蜒重归期待已久的河床

今夜枕岸成眠

波涛送梦还乡

三月的燕风香炉渺渺

色背的黑石灿烂地逆流而上

七十二朵愁云蒙蒙浇洒

龙门初开

鳍尾摆起神奇的火焰

蝉翅织丝之声覆盖了田野

盛大的庆典轰轰而来

人流潮退了洪水

骑白唇驴的挽着鸡笼拉着牛的

破衣烂衫的人们肩头扛着孩子

嫩绿的服装脸颊开放黑眼睛

如花子吵吵嚷嚷

惊动了流落异乡的亲人

屈原投江远上,李白饮月清归

桃源溢水,陶潜凭窗倚篱

沉入岚霭遥望天下的呼喝

而那个弄龙的人,那个勾画闪闪

鳞片的养蜂人,又要远行

他三十岁成婚,娶了山的女儿

带着白狐狸浪迹天涯

金雨沐浴稻浪洗涤

妻子在远方盼望寂寞如银

他将凶险的铭文刻上山岩的铜鼎

记下过往的艰辛,痛饮

清冷泉水,饥饿的五脏

擂动他的身子

酒中绽裂的太阳露出茫茫微笑

鉴赏与分析

凝望:注目远望;注视,凝视;期望,盼望

寂寞:冷亲孤单;清寂;静寂无声

栖息①止息;歇宿:一群归鸦,栖息在林间。 ②指隐居:栖息烟霞。 ③栖 qī 鸟禽歇宿:“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 居留,停留:栖身。栖息。栖止。栖遁(隐居,遁世)。栖迟(游息,居住)。

沉寂:①十分安静:万籁沉寂|沉寂的午夜。 ②没有任何消息:音讯沉寂。 ③性情深沉:他神色沉寂。

鉴赏与分析感受变革者的形象,培养朦胧诗的鉴赏能力。

这首诗以“星星”象征光明,表达的是对暗黑冰冷的现实的否定,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求,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1、这是一首献给变革者的赞歌,在诗人的笔下,变革者的形象非常饱满,请从诗歌中找出变革者的具体的形象内涵。

2、展示朦胧诗的特点,特别是对隐喻性意象的解读。老师应该示范解读两到三个隐喻意象,让学生透过隐喻性意象来感受变革者的形象。

如:春天的指改革带来的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

3、理解诗歌的的大意:

第一节,交待时代大背景;

第二节,热情赞美变革者;

第三节,歌颂伟大的友谊;

第四节,呼吁人们投身改革大潮。

4、欣赏诗歌精彩的语言。

如:通感——为了不再孤独,繁星似的迎春花到处闪烁/金色的声音刺激着我们

明喻——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

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你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

诗人对意象的选择(朦胧诗的意象密集,本诗就选用的众多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对变革者的赞美之情)

对色彩的选择——洁白的玉兰花 蓝天 金色迎春花 阳光 花瓣匆匆铺成的道路 紫丁香(可以和《相信未来》作比较。从来感悟诗人的情感。)

对声音的选择——寻找着美好的声音/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

语言的创新: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动词的形象与表现张力)

为了歌唱玉兰花/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 (诗人笔下的花开)

黎明时分蓝色的锋芒 (诗人笔下的黎明时的光线形象)

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进岩石缝中 (动词的形象与表现张力)《星星变奏曲》鉴赏(杨益萍、阿刚)

这首诗开头的假设语句以“如果……”领衔的诗行,几乎以一种迫不及待的态度,用诘问宣泄着诗人江河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祈盼:在没有光明的暗夜,星光接济着人们心灵的渴望,并阻止人们心灵与思想的最后沦落,虽然星光未免微弱了些,但毕竟是一份“遥远的安慰”。

意象的选择也许是很精心的,当一种压抑的时代氛围不断地扼杀个性与人格,黑暗已掩盖了光明,但在苦难而坚定的英雄乐观心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精神始终昂扬着。这样,黯淡的星星便会冲破层层云障,化为希望的光亮。但若不是无奈,谁又会主动择取只有星星的暗夜呢?“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诗是美好的,它注定要成为心灵逃避压抑、苦闷现实的归宿,但这样的审美往往十分遥远,尽管每个字都成为一颗小星,寄托着密密的心愿,甚至震颤了心弦,却仍无法将一切化做现实。接着又由“谁不愿意”的句式引出夏夜,由“谁不喜欢”的句式引出春天,这些都是诗人渴望的,这种渴望不仅在于诗意的万物,还在于一切摆脱寒冷僵死状态、充满新鲜蓬勃的活力。显然,这些营造的诗意隐喻着诗人美丽浪漫的理想,虽因现实之故,理想与生活相距遥远,星星、萤火、睡莲、白丁香的意象却仍是那么生动。

现实是严酷的,随着民族十年悲剧的加深,思想之花便蒂结出自由的果实。在江河,他不悲观于恶劣的现实环境,相反,第二节重复假设语句,仍以其强力的诘问“谁还需要……,谁还会……”,试图找出一个极平凡而公正的答案:即使在厄运之中,人依然向往光明、自由、美。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诗人便不再顾惜“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的生存状态,也不再理会如星星颤抖、白雪覆盖、夜晚冻僵的现实境遇,一心向往无比美好的理想王国;只是太遥远的缘故,诗人的目光便多少有些胧了。诗人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谁不愿意”和“谁不喜欢”句式,复叠强化着一片沉积已久、不可宣泄的情绪。最后在英雄主义情绪的支配下,充满浪漫与乐观的意象涌出诗行,成为人格与生命的自我激励。从抽象的概念到富于生动色彩的具象,“星星”意象的变奏直接地成为由弱至强的英雄乐观精神的投射,而且,由于两段式的诗节构成以及诗节内部存在的情绪与意象对比化了诗人英雄乐观的浪漫精神。

面对悲剧现实,一种是逃避,一种是介入,介入的方式则有乐观与悲观之分,而任何一种单纯的方式都不可能持久,江河也应如此。《星星变奏曲》在情绪整体上显示了某些豪迈色彩,但诗人对悲剧本身的认识似乎并不深刻,而且,过多的浪漫向往使诗又近于稍稍浅薄了,这也许是一种苛求吧。

(选自《二十世纪中国新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关于“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地位

《星星变奏曲》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多音字

颤:chàn(颤动) 谁:shuí(谁的) 角:jiǎo(角落) 落:luò(吹落)

zhàn(颤栗) shéi(谁的) jué(角色) lào(落价)

难:nàn(苦难)

写作背景

《星星变奏曲》写于1980年,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目睹了专制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故此对“文革”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朴质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星星变奏曲》,寄托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同整个民族和国家一样,每个个体的命运、情感和人格也刚刚从一场浩劫中复苏,带着痛苦的记忆,憧憬光明和美好,诗意丰富而不确定,《星星变奏曲》就是这样一首新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