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孝静皇后 |
释义 | 1 清朝孝静皇后◎ 个人简介孝静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生于嘉庆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原为蒙古科尔沁左右翼(在今中国内蒙古通辽市境内)人,死后抬入满洲正黄旗。博尔济吉特氏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妃子,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养母,也是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欣的生母。初入宫为静贵人,十四年为贵妃,二十年为静皇贵妃。 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七月初九日崩,享年四十四岁。咸丰年间初谥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穆宗即位后,祔庙、加谥。尊谥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有三子一女,分别为奕纲、奕继(均早殇)、皇六子恭亲王奕欣。皇六女固伦寿恩公主,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下嫁景寿。孝静成皇后虽然生前未成为皇后,但死后被咸丰帝追封为皇后,成为清朝历史上独一无二、既非前朝皇后、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 ◎ 谥号风波咸丰帝为康慈皇太后拟定的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不系道光帝谥,也就是不加道光帝谥号——“成皇帝”中的“成”字,不称“成皇后”,神位不祔太庙,强调孝静“皇后”和真正的皇后嫡庶有别,不能享受后代的香火,也不能得到宗室的承认。 咸丰五年八月初十(1855年9月20日),正式加上“孝静皇后”称号。咸丰七年(1857年)四月,孝静皇后梓宫下葬于慕陵妃园寝(后改称慕东陵。 )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同治帝奉遗诏即位,两宫皇太后(指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祺祥政变,杀咸丰帝顾命大臣,垂帘听政。为了在政局稳定得到恭亲王的支持,两宫皇太后于同治元年四月初八(1862年5月6日)以同治帝的名义发下诏书,为恭亲王的生母孝静皇后加谥懿昭端惠,系道光帝谥号“成”字,恭亲王借机篡改“辅佐”之“辅”字为“抚育”之“抚”字,美化孝静皇后不是“辅佐”而是“抚育”了咸丰帝,从而大大抬高孝静的身份,这样谥号即被改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弼天抚圣成皇后,同年九月初二(1862年10月24日),将孝静成皇后神位升祔太庙。至此,博尔济吉特氏正式获得了道光帝皇后的地位,可以享受后代的香火。 以后,光绪元年(1875年)六月加谥庄仁,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加谥和慎,这样博尔济吉特氏的谥号全称就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 相关影视形象《满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 冯素波 饰 孝静成皇后 《一帘幽梦》马 羚 饰 孝静成皇后 《大清后宫》陈 炜 饰 孝静成皇后(景珍) 《万凰之王》胡定欣饰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彩蓝) 2 北魏孝静皇后孝静皇后,高氏,齐献武王之第二女也。天平四年,娉以为皇后。王前后固辞,帝不许。兴和初,诏侍中、司徒公孙腾,司空公、襄城王旭,兼尚书令、司州牧、西河王忭,兼太常卿及宗正卿元孝友等奉诏致礼,并备宫官侍卫,以后驾迎于晋阳之丞相第。五月,立为皇后,大赦天下。齐受禅,降为中山王妃。后降于尚书左仆射杨遵彦。 3 明朝孝静皇后孝静皇后,夏氏,明武宗朱厚照皇后,上元人。正德元年,册立为皇后。嘉靖元年,明世宗入继大统,因为与夏皇后为叔嫂关系,故夏皇后不能当太后,但又要与世宗的陈皇后区别,因此上尊称曰庄肃皇后。嘉靖十四年正月崩,合葬康陵,祔庙。 一开始,礼臣上奏丧仪,世宗说:“嫂叔无服,且两宫太后均在,朕服青,臣民如母后服。”礼部尚书夏言说:“皇上以嫂叔绝服,则群臣不敢素服见皇上,请暂罢朝参。”世宗答应了。到商议谥号的时候,大学士张孚敬说:“大行皇后,是皇上的嫂嫂,与累朝元后不一样,宜用二字或四字。”李时不赞同,说道:“宜用八字。”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韬等道:“都是皇后,有什么不同!”夏言集聚众议,奏道,“古人尚质,谥号简洁,称其行为,后人增加,臣子情也。生今世,宜行今制。大行皇后宜如列圣元后谥,二四及八,于礼无据。”世宗不从,命众人再讨论。群臣请用张孚敬的建议。世宗说,“用六字吧,合阴数。”于是上谥曰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嘉靖十五年,世宗觉得张孚敬的话不对,传旨道:“孝静皇后谥不备,不称配武宗。”于是改谥曰孝静庄惠安肃温诚顺天偕圣毅皇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