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黄脚鹬
释义

小黄脚鹬(学名:Tringa flavipes)为丘鹬科鹬属的鸟类。中等体型,背灰褐色,嘴直,腿为明显黄色。繁殖于阿拉斯加及加拿大,冬季南至南美洲。栖息于海滨、河口、泻湖、盐泽、水田等地。以多种昆虫、软体动物、小鱼等为食。

中文学名:小黄脚鹬

拉丁学名:Tringa flavipe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鹳形目

科:丘鹬科

属:鹬属

命名者及时间:Gmelin,1789

英文名称:Lesser Yellowlegs

外形特征

小黄脚鹬成鸟繁殖羽:头部底色为白色,密布黑褐色细纹,具有不明显的白色眉纹和眼圈。上背、肩和翼上覆羽黑褐色,具白色的星斑和羽缘。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有细的灰白色边缘。背黑褐色,与腰、尾上覆羽的方形白色区域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似被尾覆羽节成方形,而不同于红脚鹬或青脚鹬的楔形。尾羽白色,有灰暗色斑纹。下体白色,只在胸有褐色斑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有许多褐斑。雌雄相似。

成鸟非繁殖羽:上体多灰和灰褐色,在内侧大覆羽上有少量的白色斑点。下体白色,胸部有灰褐色条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及脚-黄色。叫声:单音或双音,似红脚鹬但声较低。告警时作tuk-tuk-tuk叫声,飞行时连续发出pill-e-wee,pill-e-wee,pill-e-wee。

分布范围

中国国内仅见于东部沿海地区、香港(Kennerley,1987;Carey et al,2001)(罕见旅鸟,迷鸟;图141)。

中国国外繁殖地在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越冬于北美洲(墨西哥、美国)及南美洲。偶然分布至亚洲(日本),欧洲(冰岛),大洋洲(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非洲。

生活习性

性活泼,体态优雅,行走时腿伸屈有力。栖息于海滨、河口、泻湖、盐泽、水田等地。以多种昆虫、软体动物、小鱼等为食。

生长繁殖

小黄脚鹬繁殖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一带,越冬于从美国、墨西哥一直到南美洲一带,偶然散布到亚洲(中国、日本)、大洋洲、欧洲(冰岛)和非洲等地。在中国国内为罕见的迷鸟或旅鸟,仅见于香港及东部沿海地区。

保护级别

小黄脚鹬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