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校园危机 |
释义 | 所谓校园危机,是指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围绕学校发生的,可能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会带来不良后果(比如:伤害学校师生,破坏学校教学设施,损害学校形象和声誉,等等),而以学校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紧急事件。 校园危机既有一般危机所具有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校园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学生年龄小,自身防护能力差,在校活动时间长,在遇有自然灾害、外部人员伤害、校内暴力冲突发生时,受到伤害的概率远较成年人为大,并且往往会将伤害扩大,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广大中小学必须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积极预防并消除潜在的危机,力求确保学校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和发展。 一、努力加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伴随着学校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标准之一。在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的危机意识、决策水平、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都对危机管理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不成熟,自身防护能力较差,掌握的求生知识较少,因此,加强中小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就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加强中小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学校领导必须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学校领导危机意识的强弱,决定着他对危机征兆的敏感程度和对危机冲击的回应能力。如果学校领导的危机意识比较淡漠,不仅会导致一些本来可以预防的潜在危机转化为现实危机,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难以形成合理决策,甚至贻误时机。反之,危机意识比较强的学校领导,不仅能及时发现一些危机征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而且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也能迅速决策,使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学校领导必须不断增强危机预测、预防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可谓众所周知。对付学校危机的最好方法是在危机尚未完全形成时就有效制止它。学校领导要增强危机预测和预防能力,必须依靠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收集、分析大量与校园危机有关的资料信息,对于领导识别危机征兆、估计危机类型、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后果等都有很大帮助。 第三,学校领导必须加强自身与校内外各方的沟通能力。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形成学校和谐氛围和校园文化的基础。首先,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家长、社区和公众的联系。在危机爆发的情况下,学校需要得到家长、社区和公众的信任与理解,而这种信任和理解是在长期的交流和沟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解决危机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但是如果等到危机出现了才意识到需要沟通与交流,其效果往往难遂人愿。因此,学校领导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与家长、社区和社会公众不间断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这是在批评形成之前就努力把它消除掉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在危机爆发后,要与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外所有相关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处理任何类型的学校危机,都需要危机管理机构对各个相关方面进行沟通、协调,以便共同决策、统一行动。否则,控制危机的措施只能是支离破碎的,根本无法形成整体合力,而且很容易出现恐慌、混乱的局面。因此,在学校内部要做好与教师、员工和学生的沟通与协调工作,避免由于师生心理上过度恐慌而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展。在学校外部,既要迅速向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准确的危机信息,以便获取政府及教育行政机构的帮助和支持,也要向家长发出公开信,解释危机的性质和学校已经采取的措施及目前危机的状态,以求得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危机类型和解决危机的需要,积极与附近医院、执法机构、律师、消防机构、排爆机构等相关机构保持良好的联系与交流,以获得这些职能机构的援助。 二、强化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危机意识 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一要通过专题讲座、讨论会、模拟训练、板报宣传等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民法通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二要收集其他学校危机爆发的典型案例或者本校曾经发生过的危机的所有资料,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和反思,分析当时校方所采取措施的得与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家的危机意识。三要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讨论校园危机应对预案,并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模拟演习,使大家在感性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危机意识。四要邀请有关专家组织专题讲座,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求生知识和技能。总之,强化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危机意识,有助于学校预防和应对各种危机。 三、加强学校危机管理制度建设 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必须有良好的危机管理制度。一般而言,危机在发展过程中会依次呈现出潜伏状态、爆发状态和完成状态三种形式。与此相适应,学校危机管理制度应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预防机制、危机爆发时的应对机制、危机爆发后的恢复机制。 首先,学校要建立危机预防机制。实践证明,有些校园危机不仅是可以预测的,而且可以在潜伏状态下就完全消除掉。就这一点而言,危机管理应该成为学校常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才需要的一种管理状态。在日常管理中,学校应收集、分析各种相关信息,识别危机爆发前的各种预警信号,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并制定相应的危机应对预案。特别强调一点,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学校必须把预防作为危机管理工作的首选战略。建立了有效的危机预防机制,就标志着学校危机管理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其次,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危机爆发后,学校应立即启动危机应对预案,并由相关人员组成一个指挥中心,在确定危机性质、估量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后果的基础上,协调校内各部门和相关社会职能机构解决应对危机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再次,学校还要建立良好的危机恢复机制。塞翁失马,因祸得福。如果处理危机的措施得当的话,不仅能够制止危机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展,降低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而且还有可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人类历史上灾难事件从未间断,人类不但没有因此毁灭,相反,每一次灾难事件都给了人类以更多的应对灾难的智慧。学校的危机管理,就是一种产生于灾难应对过程的智慧体现。因此,危机结束后的恢复机制,也是危机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一些合理的善后措施,有利于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而且,通过反思和总结,一方面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有助于日常危机管理工作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寻求新的改进机会和发展机遇。 四、危机爆发后,正确处理学校与媒体的关系 校园危机爆发后,必然会引来众多媒体的密切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能担心媒体的报道会影响学校的声誉或某些领导的政绩而对媒体提供不实的信息,或对媒体封锁消息、缄默不语。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媒体、网络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把新闻、图片传遍世界各地。如果学校拒绝与媒体合作,那么媒体就有可能报道一些不太准确的信息,这样学校将更加得不偿失。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在危机发生后,学校主动对当地部分媒体进行一次新闻通报,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事、采取了哪些措施、现在的形势如何;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优先接受部分媒体的采访,但始终只是提供客观事实;如果需要还可以召开联合发布会。总之,让媒体和公众了解实际情况,会更加容易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当危机爆发后,学校应当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做好长期接受媒体关注的准备。 五、积极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研究 目前,校园危机的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我国学校危机管理研究却非常落后,既缺乏有关危机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没有详尽的危机管理规划。因此,大多数学校对校园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只是凭借着零散的已有经验来被动应对危机,在危机发生时难免出现恐慌局面。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危机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学校的危机管理水平,尽可能预防各种危机的发生,努力增强学校管理者以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已经成为了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开展危机管理研究,应集中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危机管理的体系建设问题、危机管理的方法问题、危机管理的队伍建设问题、危机管理技巧的培训问题、危机管理知识的普及问题,等等。加强危机管理研究,必将有助于提高学校预防、应对危机的能力。 学校危机是很难完全避免和预防的,学校的安全问题也是全社会都密切关注的问题。要做好广大中小学校的危机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管理者的努力,而且也需要家长、社区、教育行政机构、社会相关职能机构的理解和支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