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香洲 |
释义 | 一是“舫”式结构概况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舱楼,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香洲,用的是屈原笔下“芳洲”的典故,《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子。古时常以香草来比喻清高之士,此处以荷花景观来喻意香草,也很得体。在中国古典园林众多的石舫中,拙政园香洲大概称得上是造型最为美观的一个。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是阁,阁上起楼,线条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当,使人想起古时苏州、杭州、扬州一带山温水软、画舫如云的景象。香洲位于水边,正当东、西水流和南北向河道的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依岸,由三块石条所组成的跳板登“船”,站在船头,波起涟漪,四周开敞明亮,满园秀色,令人心爽。烈日酷暑,此地却荷风阵阵,举目清凉。香洲船头上悬有文徵明写的题额,后人还专门为之题跋。香洲这条旱船,建筑手法典雅精巧,引人入胜,使人感到一种对高洁人格的追寻。 详细介绍从拙政园廊桥“小飞虹”西行,循河再向北一拐,绕过湖石假山,眼前顿会一亮,一所秀丽静美的建筑出现在面前,它,就是香洲。 香洲是拙政园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为典型的“舫”式的结构,有两层舱楼,通体高雅而洒脱,它的身姿倒映在水中,越发显得纤丽雅洁。 香洲位于水边,正当东、西水流和南北向河道的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依岸。登“船”是由三块石条组成的跳板,站在船头,波起涟漪,天地开敞明亮,满园秀色令人心爽。前眺倚玉轩,左望见山楼,右顾小沧浪。烈日酷暑,此地却荷风阵阵,举目清凉。天寒地冻,这里照样是鸟飞鱼翔,胜似春光。舫西是船尾,有小门通往玉兰堂后,门楣题额“野航”两字,取杜甫“野航恰受二三人”诗意,点出了景观主题。香洲船头上悬有文徵明写的额,后人还专门题了跋。拙政园中的这条旱船,不仅建筑手法典雅精巧,引人入胜,还能使人感悟到一种对高洁人格的追寻。 香洲寄托了文人太多的理想情操,香洲,用的是屈原笔下芳洲的典故。“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楚辞》)芳洲上长满了香气四溢的杜若,古时常以香草来比喻道德清高之士。现在香洲的船头船旁,盛开着红荷白莲,香气四溢,借荷花景观来喻意香草,也颇为得体。 “舫”在中国园林里是可以经常看到的,苏州人又叫它“旱船”、“石船”,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也不分南方北方,苏州的狮子林、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里都有。它的外形尽管千姿百态,但都是精致秀丽,构成一景,在选址上很有讲究,通常靠近水边,立在最具有赏景视角的地方。站在石舫上看,水上陆上的景色都平添另一种兴致。石舫的出现还和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哲学思想、心理追求都有关系,陶渊明回归田园时,心情十分轻松,如释重负。李白在诗中写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日散发弄扁舟”。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人生在世比作水中行船:顺水推舟、逆水行舟、风雨同舟……从这里,也可以想象到过去园主人设置石舫所追求的理想与审美情趣,他们是借石舫寓意希求,祝愿自己一帆风顺,平安康和,尽管石舫并不能起锚出航,更不能乘风破浪。 在中国古典园林众多的石舫中,拙政园香洲大概称得上是造型最美观的一个。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轩、船尾是阁、阁上起楼,线条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当,使人想起古时苏州、杭州、扬州一带山温水软画舫如云的景象。 二是香洲区概况香洲区成立于1984年,是珠海市的主体城区,是全市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香洲毗邻港澳,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路相连。行政区域面积519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32%,实际管辖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不包括横琴新区和高新区)。行政区常住人口89.2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9万人;实际管辖范围内常住人口77.1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1.01万人。(2011年12月) 管辖地区香洲区下辖8个街道:拱北、吉大、狮山、翠香、香湾、梅华、前山、湾仔,1个镇:南屏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