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仙子脚镇 |
释义 | 村情简介(仙子脚 齐家湾 罗敏 存富 小洞尾 洞尾 老福田 车田洞 黄田岗 周家洞 大源口 杨梅岭 红鞍岭 布竹源 塘头 神仙头 堡子岭 蒋家岭 下坝洞 烟竹坪 下石塘 下白 下源 沙田 石山脚 岭背 熊家 水头坝 白土塘 长余洞 向明 竹王庙 小伟 大伟 下熊家) 地理位置仙子脚镇位于道县西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6公里。东与桥头乡、寿雁镇毗连,南接清塘镇,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全州县交界。镇政府驻仙子脚圩。 行政区划仙子脚镇辖仙子脚、齐家湾、罗敏、存富、小洞尾、下熊家、洞尾、车田洞、老福田、黄田岗、周家洞、大源口、杨梅岭、红鞍岭、布竹源、塘头、神仙头、堡子岭、蒋家岭、下坝洞、烟竹坪、下石塘、下白、下源、沙田、石山脚、熊家、岭背、水头坝、白土塘、长余洞、向明、竹王庙、小伟、大伟等35个村,267个村民组。 历史沿革1951年为下石塘乡。1956年撤区并乡以驻地命名为仙子脚乡。1958年属五星人民公社一部分。1961年为道县第五区仙子脚公社、沙田公社。1984年改仙子脚乡设仙子脚镇。1995年撤仙子脚区并原仙子脚镇、原沙田乡为仙子脚镇。 人口语言全镇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7公顷,林地7573公顷,8989户,37017人。该镇村民同时使用西南官话和湘南土话两种语言。 经济状况境内山峰林立,林木茂密。西南是都庞岭,有七个行政村地处山麓,西北有禾仓岭、屋门岭等山,岩溶发育,有永安、清水、高木三个关口,地势险要。洑水河、齐心河由北向东流来,至境内汇合小河,水势渐大,河床渐宽,沿河一带,土质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大豆、水果等。盛产稻谷、高粱、玉米、黄豆、绿豆、罗汉果、棕、柰李等。镇经济以农业为主,乡镇企业和商贸经济占有较大比重。镇年工农总产值14082万元,年财政收入95.81万元。 基础条件境内设有中学2所,小学46所,医疗机构38个。省跃进机械厂已于1999年搬至永州市冷水滩区。境内有大型车站一个、农贸市场2个,是湘桂边境重要集镇。S323线,道县至桥头公路横穿全境。境内永安关昔为湘桂咽喉要地。 村情简介仙子脚传说昔有仙人遨游至此,见山川秀丽,遂宿此,俗以仙子落脚之地,称为仙子脚。辖仙子脚、老村、新村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0.9平方公里,耕地42.5公顷,291户,1095人。 齐家湾齐姓从清塘小坪迁来,立村于小河湾里,取名齐家湾。辖齐家湾、吴家、毛家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55.7公顷,397户,1476人。 罗敏原居住一个叫罗敏的人,遂以人姓名定村名。辖上罗敏、下罗敏、山下田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80.9公顷,334户,1534人。 存富从道州城里迁来,原名存步,1958年改名存富,寓大家富裕之意。辖存富、田枧、板珠头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56.5公顷,152户,777人。 小洞尾宋末从土石分居,此地田小洞窄,状如龙尾,取名小洞尾。辖小洞尾9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54.1公顷,218户,1124人。 洞尾以立村于大洞之尾,故名。辖洞尾8个村民组。总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72.7公顷,229户,1014人。 老福田传说昔日有寡妇在此种田,插草标于田中,入夜视之如虎,初名老虎田,后谐音改为老福田。辖老福田、张家、吴家、睦家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40.6公顷,129户,579人。 车田洞从寿雁蔡家分居,村前洞小,靠车水灌田,取名车田洞。辖车田洞8个村民组。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36.9公顷,168户,833人。 黄田岗从清塘分居,立村黄土岗上,取名黄田岗。辖白芒洞、早禾田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55.1公顷,262户,1141人。 周家洞从牌楼屋分居,传说昔有白狗,进入岩洞,取名白狗岩,解放后以姓更名周家洞。辖周家洞4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30.8公顷,136户,595人。 大源口从堡子岭分居,建村于大岭脚溪口,取名大源口。辖大源口6个村民组。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65.5公顷,179户,715人。 杨梅岭从齐家湾分居后,昔日村后龙山中,满山遍野皆杨梅树,得名杨梅岭。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22.5公顷,153户,594人。 红鞍岭村后山如马鞍,土呈红色,得名红鞍岭。辖红鞍岭8个村民组。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59.9公顷,190户,856人。 布竹源从下白分居,这里竹林茂密,布满大山,得名布竹源。辖布竹源5个村民组。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58.9公顷,171户,792人。 塘头从下坝洞分居,村住塘头之上,得名塘头。辖塘头8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46公顷,300户,1057人。 神仙头此地山清水秀,有如神仙福地,取名神仙头。辖神仙头7个村民组。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73.6公顷,235户,931人。 堡子岭村边有独山岭,不以独山为名,而名堡子岭者,寓“保佑子孙”之意。辖堡子岭8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95.5公顷,305户,1236人。 蒋家岭村边有岭,此地昔为蒋姓所居,故名蒋家岭。辖蒋家岭、棚岭、五建等18个村民组。总面积9.1平方公里,耕地161.4公顷,657户,2602人。 下坝洞地处小溪下游,溪中筑有一坝,取名下坝洞。辖老村、新村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97公顷,381户,1723人。 烟竹坪此地紧靠大山,建村之始,一片烟竹,幽篁如海,故名。辖烟竹坪、坝口子、杨家厂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37.9公顷,188户,784人。 下石塘村后山岩边有塘、泉水下流,原名下水塘,后改下石塘。辖下石塘、大路铺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76.3公顷,268户,1204人。 下白原立村于洞上边,后往下移居,取名下白。辖下白9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57.9公顷,182户,818人。 下源从下白分居,在此耕种园地,取名下园,后改下源。辖下源、新屋里、梨子岗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40.5公顷,121户,504人。 沙田从浙江杭州钱塘迁来,因田地多含泥沙,故名沙田。辖沙田9个村民组。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74.2公顷,264户,1107人。 石山脚村立石山脚下,得名。辖石山脚、石壁洞、黄沙源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97.3公顷,318户,1504人。 岭背建村于大岭背面,得名。辖龙家、岭背、李家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84.7公顷,243户,1027人。 熊家明时,从大伟分居,以姓取名熊家。辖熊家4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41.6公顷,129户,559人。 水头坝村前小河中有一水坝,遂为村名。辖水头坝、寄木洞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37.1公顷,164户,693人。 白土塘村前有塘,塘底皆白泥,取名白土塘。辖白土塘、莲塘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80.4公顷,296户,1223人。 长余洞洞长地广,取名长余洞。辖风良浸、长余洞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51.4公顷,198户,978人。 向明寓组织起来,向往光明之意。与沙田分村,是沙田自然村的一部分,辖10个村民组。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103.4公顷,349户,1098人。 竹王庙由沙田分居。祖先种竹,后人建庙祀之,取名竹王庙。以庙名定村名。辖竹王庙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31.5公顷,120户,537人。 小伟从沙田分居,地形如人之腿,村小,取名小伟。辖小伟、福路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55.1公顷,137户,740人。 大伟宋朝末,从沙田分居,地形如人之腿,村大,取名大伟。辖大伟、大坪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109.7公顷,300户,1249人。 下熊家从会潭迁来。居熊家村下头,取名下熊家。辖下熊家5个村民组。总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33.3公顷,143户,692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