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
释义 | 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学院,1973 年3 月正式成立, 1974 年开始招生。1988 年设历史教育专业(师范类两年制专科),1994 年,改名为政治教育与法律系,1996 年,设经济法专业(非师范专科), 1997 年,历史学专业开始招四年制本科生,2001 年设旅游英语专业(非师范专科)。 2005 年,旅游英语和法律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005 年 11 月,政法系成为牡丹江师范学院首批获得三年制硕士教育招生权的教学单位。 学院简介2005 年下半年,为了适应牡丹江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的需要,学院对全院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原政法系的历史教育专业分出去,成立历史系;原政法系的旅游管理专业与工商管理系合并,组成管理系;政法系与原社科部合并,组成现政法系。 政法系现有两个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法学(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另外政法系还承担全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黑龙江省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拥有法学概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一名省级教学名师。拥有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学位学科点,硕士生导师13人。教学教研室7个。 政法系现有专任教师 45人。其中教授 9 人,副教授与副研究员 8人,讲师 7人,助教21人(包括见习助教)。其中博士研究生5 人(在读 1人),硕士研究生 33人(在读2人),硕士学位以上占专任教师的84%。 政法系现有在校生本科生516 人,硕士研究生52人。 30多年来,政法系共为社会培养本专科毕业生 2000 多人,其中有 210 多人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20 多所国内高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外交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宁波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的近百人。地、市、县级教育领导岗位上担任领导干部的百余人,被评为国家、省级优秀教师的多人,为我国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组织机构政法学院行政机构成员 职 务 姓 名 院 长 蔡丽华 副院长 刘云波、张丽、尹贵彬、徐文煜 办公室主任 李学锋 教学秘书 张新 辅导员 王涛 政法学院党委成员 职 务 姓 名 党委书记 张艳霞 纪检委员 李爱芳 组织委员 李有库 宣传委员 蔡丽华 青年委员 邵 红 师资队伍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学 位 所学专业 工作时间 任职资格 所在专业 蔡丽华 女 1965-10-5 吉林大学 2006-6-20 博士 政治学 1989-7-1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董一冰 女 1968-9-15 东北师大 2006-6-29 博士 政治学 1991-7-1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张 丽 女 1965-10-27 吉林大学 2005-7-1 博士 政治学 1989-7-1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李有库 男 1953-1-21 牡师院 1976-7-1 大学 中文 1976-7-1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程守梅 女 1967-11-10 牡师院 1991-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1991-7-1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尹贵彬 男 1964-7-8 哈师大 1986-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1986-7-1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宁 波 女 1965-2-12 哈师大 1991-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1991-7-1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朱 泓 女 1964-8-13 黑龙江大学 1987-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1987-7-1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赵丽霞 女 1963-5-2 哈师大 1988-7-1 学士 地理 1988-7-1 教授 法学 贺彦凤 女 2007-6-30 东北师范大学 1998-7-1 博士 马义思想 1998-7-1 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刘云波 男 1970-7-27 牡师院 1993-7-1 硕士 科社 1993-7-1 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张绪栋 男 1957-6-19 牡师院 1982-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1986-7-1 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孙朝霞 女 1971-2-7 牡师院 1993-7-1 硕士 刑法学 1993-7-1 副教授 法学 杨 宏 女 1963-10-10 牡师院 1984-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1986-7-1 副教授 法学 李爱芳 女 1964-12-9 牡师院 1984-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1986-7-1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张艳霞 女 1970-4-5 牡师院 1994-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1994-7-1 副研究员 思想政治教育 支云霞 女 1950-5-25 牡师院 1976-7-1 学士 汉语言文学 1970-7-1 副研究员 教辅人员 潘国宏 男 1968-9-6 黑龙江大学 2005-7-1 硕士 法学 1990-7-1 讲师 法学 孙海涛 男 1971-10-17 黑龙江大学 2005-7-1 硕士 法学 1994-7-1 讲师 法学 徐文煜 女 1972-11-29 吉林大学 1998-6-30 硕士 法学 1994-7-1 讲师 法学 陈君 男 1977-6-4 吉林大学 2007-7-1 硕士 国际政治 2002-7-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徐忠颖 女 1978-10-23 大连海事大学 2004-7-1 硕士 法学 200-7-1 讲师 法学 李学锋 女 1974-6-7 牡师院 1997-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1997-7-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王 伟 女 1979-7-5 哈商业大学 2002-7-1 学士 经济法 2002-7-1 讲师 法学 杨旭 女 1982-2-15 沈阳师大 2007-7-1 硕士 法学 2007-7-1 助教 法学 霍雪辉 女 1980-6-30 吉林大学 2007-7-1 硕士 国际政治 2007-7-1 助教 思想政治教育 李云峰 男 1979-5-4 哈工程大学 2006-4-1 硕士 经济法 2005-4-1 讲师 法学 齐小军 男 1979-9-2 苏州大学 2007-7-1 硕士 伦理学 2007-7-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陈永亮 男 1981-9-14 西南大学 2007-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2007-7-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李忠华 女 1980-2-20 吉林大学 2006-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2006-7-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邵红 女 1978-4-18 延边大学 2006-7-1 硕士 马义与思政 2006-7-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孔凡瑜 女 1981-5-2 大连理工 2006-1-1 硕士 思政 2006-1-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石海泉 男 1982-4-1 吉林大学 2007-7-1 硕士 思政 2007-7-1 助教 法学 褚清清 女 1981-10-1 黑龙江大学 2007-7-1 硕士 宪法与行政法学 2007-7-1 助教 法学 王涛 男 1980-4-5 黑龙江大学 2007-7-1 硕士 宪法与行政法学 2007-7-1 助教 法学 周柏春 男 1980-4-12 大连理工 2006-1-1 硕士 行政管理 2006-1-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朱晓庆 女 1981-3-1 复旦大学 2006-7-1 硕士 哲学 2006-7-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王桂枝 女 1982-4-1 天津师范大学 2007-7-1 硕士 政治学与行政学 2007-7-1 助教 思想政治教育 王雅馨 女 1980-4-13 吉林大学 2007-7-1 硕士 中国近现代史 2007-7-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张婷婷 女 1981-2-16 黑龙江大学 2003-7-1 学士 法学 2003-12-1 讲师 法学 李洪涛 男 1983-9-11 黑龙江大学 2006-7-1 学士 国际经贸 2006-7-1 助教 思想政治教育 张新 女 1982-6-11 牡师院 2005-1-1 学士 英语教育 2005-12-15 助教 教学秘书 谌雪燕 女 1976-9-23 天津师范大学 2008-7-1 硕士 经济法 2008-7-1 助教 法学 蒋丽萍 女 1983-12-20 中国政法大学 2008-7-1 硕士 政治学理论 2008-7-1 助教 思想政治教育 段满江 男 1979-10-07 延安大学 2006-7-1 硕士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06-7-1 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李岚 女 1982-1-10 暨南大学 2008-7-1 硕士 经济学 2009-7-1 见习助教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简介 政法系现有两个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要下设三个方向:教师教育中思想德育教育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华美德教育与高师德育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主要下设三个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研究。 硕导简介蔡丽华女,汉族,1965年10月生,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中共党员。1989年7月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行政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校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校级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负责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市级优秀中青年专家 ,牡丹江市第十届政协委员。曾任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副书记副主任、主任、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现任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主任。 主持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项,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1项等。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的学科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德育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先后在《中国高教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学术期刊和《中国教育报(理论版)》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网络德育研究》1部,主持编写教材3部,获得省、市教学科研奖多项。 董一冰1968年9月出生,汉族,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教授,马克思主义原理学科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一直从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实问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市厅级课题一项,参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两部,专著《刘少奇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已经由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出版。 张丽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克东县,1989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教系。现任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 1989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党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本人长期从事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共党史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校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带头人。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4部,出版专著1部 ,获省、市级科研奖励7项,主持或参与科研立项6项。主要学术兼职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学会会员,牡丹江市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会员。 张德才男,1967年9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教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5年获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先后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4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一项。现为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朱玉珍,生于1964年8月13日,中共党员,现任职管理系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2004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取法学硕士学位。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教材一部,参与、主持立项多项,在教学及科研工作方面多次获奖。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哲学史,商务礼仪,职业道德和法学基础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朱玉珍生于1964年8月13日,中共党员,现任职管理系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2004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取法学硕士学位。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教材一部,参与、主持立项多项,在教学及科研工作方面多次获奖。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哲学史,商务礼仪,职业道德和法学基础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张宝歌男,1973年8月27日出生,中共党员。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学科带头人,牡丹江市中优秀青年专家。任国际心理学会会员、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师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儿童教育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特聘教授。 研究项目: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子课题4项、国家211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黑龙江教改工程项目2项,主持黑龙江省精品课程《高师教育学》1门,主持黑龙江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1项; 程守梅女,教授,硕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 1987年考入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91年毕业留校任教。2001年评聘为副教授,同时取得东北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2007年评聘为教授,同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访问学习;2008年担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度首批校级优秀课程和校级精品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负责人 现承担本科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课程,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与《中外伦理思想评析》课程。 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社会和谐视域下的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发表在国家一级刊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上,《关于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改革与战略》上,《邓小平对中国法制建设的贡献》(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 )一文在2006年6月获省高教学会二等奖,《“两课”教师切忌“三不问”》(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在2007年7月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7年获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张剑秋女,1964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位,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法学概论课程省级精品课负责人,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法学会诉讼法学分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法学概论、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为研究生开设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专题课。在《学术交流》《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近五年来,承担省级立项3项,院级立项3项,获得院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曾荣获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教学优质奖、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李福生男,1964年生,教授,管理系主任,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牡丹江师范学院校级名师,《公共关系学》课程校级精品课负责人,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牡丹江市哲学学会副会长。曾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等省校级荣誉称号。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校省级教学成果获奖多项,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近五年来,承担省级立项3项,院级立项3项,获得院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项。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邓晨光男,汉族,1960出生,博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理事,牡丹江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目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哲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曾先后参加、主持省、市科研项目多项,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获省市科研奖多项。 李有库男,1953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政法系副主任。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4篇;主编省统编教材2部、副主编省统编教材3部、参编省统编教材1部。积极组持参与教改、科研立项课题。参与国家重点课题2项,校省级立项多项。曾讲授《大学生人生哲理》、《大学生人生指南》、《大学生人生哲学》、《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 尹贵彬男,1964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学位,现任政法学院教学副院长。主要研究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问题。曾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5项,横向联合项目2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著有专著:《反思与选择—环境保护视角文化问题》。 贺彦凤1974年4月生,副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近几年主持教育部项目1个,参与了黑龙江省世纪高等教育教育改革工程项目1项,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指导项目1项,主持了院教改立项1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国家级3篇,核心期刊3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