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仙坛寺 |
释义 | 简介仙坛寺位于浙江平阳县昆阳镇东门仙坛山。肇建于唐咸通间(806—873),宋代以来屡经修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中轴线上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 宝殿等。“文革”期间遭受严惩破坏,仅存大雄宝殿。1989年经县政府批准重建,位置选在原寺南面山地。 建筑特色今建筑坐东朝西,依山起势:天王殿 面阔5间,歇山顶屋面,两侧设钟鼓楼;大雄宝殿面阔5间,抬梁式结构,重檐歇山顶,梁柱基本沿用原物,供奉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雕像。寺内 至今保存古钟一口,为明景泰三年(1452)所铸,高1.9米,径约1.1米,重1000余公斤,双龙作钮。周身分为6区,分别铸有捐赠有捐赠者姓氏, 数额。间隔处饰花卉,雕琢精细。寺右原有“问丹亭”、“怀乡亭”等建筑,寺右有一溪流,溪边石上有黄光所书“葛溪”二字,稍上有姜会明 书丹“仙泉”等题刻,相传为东晋葛洪炼丹遗址。 仙坛寺建筑宏伟,境地清雅,林景熙(1242—1310)《仙坛寺西林》诗(或题《鹤林仙坛寺》)云:“古坛仙鹤杳,野鹿自成群。松(或作 岗)气浮青晓,经(或作钟)声出白云,石穿僧屋过(或作树穿僧屋老),水到寺门分。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 1996年列为平阳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