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永久 |
释义 | 1.前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高永久,男,汉族,1914年9月29日出生于营口。籍贯:山东蓬莱县。离休前系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 1931年,奉天省海城县立中学学生;1932年春到天津炒米店汽车站当服务员,不久到北平(北京市)参加东北抗日救亡宣传队;1933年3月,在海城协昌源当店员;1934年2月,在山东蓬莱北王村当小学教员;1938年2月起,在蓬莱城参加抗日游击队;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任中共蓬莱县委统战部部长;1942年3月,到胶东区党委学习。1942年5月,派回东北海城、营口一带以工人为掩护从事反满抗日地下工作。1945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6军分区72团副政委;1945年11月,任第四野战军四纵第10师30团政委,参加三保本溪、四保临江战役;1950年12月,任海军汕头独立巡防区政委;1952年7月,任海军南海舰队修造部政委;1958年3月,到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59年7月,任海军榆林基地政治部主任。1964年2月,任大连海运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1982年离休。 2.著名民族学家,兰州大学教授高永久,新疆奎屯人。1964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获兰州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社科处处长、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4月11日,调任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回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常务理事。 1995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受国家教委委派赴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学术访问,访问期间着重了解中亚的民族与社会问题。1996年9月回国后在兰州大学从事民族学与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共给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民族学概论》、《社会学》、《民族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西北民族宗教概论》、《伊斯兰教概论》、《中亚概论》、《跨国民族概论》、《宗教学》、《中国民族史》《民族政治学》等10余门课程。2002年2月至2002年8月受国家教育部“高校系主任和研究所骨干出国研修项目”计划委派赴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进行高级学术访问。 学术成果 1.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中的消极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中亚对我国西北边疆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民族分离、民族分裂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等20项目。2011年完成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到目前为止,共出版各类著作14部及发表各类论文100余篇。其中博士毕业论文《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研究》经过由国家教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组的评审,获宝钢教育基金会的资助,被选入《高校文科博士文库》。该书还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民族学3等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等奖、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等奖。2000年获得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3等奖。200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些年参加过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数十次。其中,重要的有1996年10月获得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资助赴中亚塔什干及撒马尔罕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7月参加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大会(2000)北京中期会议等。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