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惜墨如金 |
释义 | 成语解释 惜墨如金(xī mò rú jīn) 惜:爱惜。本意为惜墨像吝惜金子一样。指作画时先淡后浓,不轻易用重墨。后指写字、作画、作文态度严谨,力求精炼。 出处 (古)宋·费枢《钓矶立谈》:“李营丘(成)惜墨如金。” 实例 写文章要力求做到~,删繁就简。 中国画术语中国画术语。意即用墨要恰如其分,不可任意挥霍,尽可能做到用墨不多而表现丰富。相传北宋山水画家李成“惜墨如金”,所画寒林,以渴笔画枯枝,树身只以淡墨拖抹,但在画面上,仍然获得“山林薮泽、平远险易”的效果。清代吴历曾说:“泼墨、惜墨,画家用墨之微妙,泼者气磅礴,惜者骨疏秀。”钱杜说:“云林(倪瓒)惜墨如金,盖用笔轻而松,燥锋多,润笔少,以皴擦胜渲染耳。夫渲染可以救枯瘠,生云烟,迂翁又何尝顷刻离是法哉!特不肯用湿笔重墨耳。”(《松壶画忆》)都阐述了“惜墨如金”的含义和作用。 “惜墨如金”原是画史评论北宋山水名家李成的绘画艺术时所用的成语。 李成,字咸熙,长安人。原是唐代皇室,五代时避乱于山东营丘,故又称李营丘。李成学问高深,为人磊落不凡,但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对权贵采取不结交的态度。一次有位姓孙的显赫人物慕名求画,李成断然拒绝,那人只能用别的方法搞到其画。当李成在其家看见挂着自己的画,当即愤然拂袖而去。这在当时,被士大夫看作是人格高尚的表现。 李成的山水画出自荆浩、关仝。所作山水,题材内容十分宽泛:“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荣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间、水石,风雪晦明、烟云雪霄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李成尤其喜欢雪景寒林,人们甚至以李寒林相称。李成画古木寒林,树与坚韧瘦削,小枝挺劲有力,简直有点象武将起舞,有铮铮骨气;画山石勾皴不多,山峦好似“运动”,“气象万疏、烟林清旷。”他的画用墨不重,轻淡如在烟雾中,显得飘渺幽清,故有“李成惜墨如金”之誉,这正是“惜墨如金”的出典。 李成的山水画,宋代的人对其众口一词的推崇备至,被誉为“鼎峙百代,标程千古”的画家。《宣和画谱》亦有“凡称山水者以成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曰李营丘焉。然虽画家素喜识评为善褒贬者,无不敛衽以推之。”故李成在北宋即成为“州州县县,人人作之”的典范。学者众多,如李宗成、燕文贵、翟院深、许道甯、高克明、郭熙、王诜等皆为李成派系,尤其是郭熙、王诜,发展了李成画风,并取得很高的成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