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逸志
释义

基本信息

吴逸志(1896—1962)名福胜,字锡祺、学行,广东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柏林大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广东国防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1937年4月1日任少将。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九战区前敌参谋长。1939年7月12日任中将。曾任教育部部员、交通部广州航政局局长兼治海航政局局长。1938年3月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广东代表。1949年2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去台湾后,于1958年前后任“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台北区两权第一研究组召集人。在台湾去世。军事著作尤多,如:《薛伯陵将军指挥之—德安万家岭大捷回忆》,诗文甚佳。

个人履历

吴逸志(1896—1961)

生于1896年12月15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广东丰顺人,号锡祺,字学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

1919年3月军校毕业后参加援闽粤军。

1920年11月升任广东陆军第1师(师长邓铿)机关枪连(连长薛岳)中尉排长。

1921年7月机关枪连扩编为机关枪营(营长薛岳),升任第4连上尉连长。12月所部改编为大元帅府警卫团(团长陈可钰)第1营(营长薛岳)第4连,仍任上尉连长。

1923年1月调升广东陆军第1师(师长梁鸿楷)参谋处少校二等参谋官。

1925年8月第1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军长李济深),调任独立旅(旅长张发奎)少校参谋。

11月改任第12师(兼师长陈可钰)第36团(团长黄琪翔)第2营少校营长。

1927年1月升任第12师(兼师长黄琪翔)第36团(团长李汉魂)中校副团长。12月调升第4军(军长缪培南)教导第1师(师长邓龙光)第1团上校团长。

1928年3月教1师改称第4军教导师(师长邓龙光),仍任第1团上校团长。8月教导师并入第4师(师长缪培南),改任第10旅(旅长谢膺白)教导第1团上校团长。10月教1团与教2、教3团并编,改任第4师教导团上校团长。

1929年9月随部反蒋,教导团扩编为教导旅(旅长陈芝馨),改任上校参谋长。

1930年1月第4军扩编为护党救国军第4军(军长张发奎),改任第12师(师长邓龙光)上校参谋长。2月第4军缩编为第12师(师长张发奎),降任第34团(团长吴奇伟)上校参谋主任。7月调升第10师(师长薛岳)少将参谋长。12月赴德国考察军事。

1931年6月回国,出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少将参议。

1936年7月升任第4路军(总指挥余汉谋)中将总参议。

1937年4月1日叙任陆军少将。12月调任第12集团军(兼总司令余汉谋)中将高级参谋。

1938年7月调任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中将参谋长。12月兵团部改组为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薛岳),改任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罗卓英)中将参谋长。

1939年5月调任第9战区干部训练团中将教育长。7月12日晋任陆军中将。

1940年7月升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兼干训团教育长。

1944年3月调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谋。10月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学习。

1945年1月陆大毕业后派任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会委员。

1946年7月11日获颁忠勤勋章。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

1947年3月退为备役。

1948年3月当选国民大会代表。

1949年2月12日当选广东省政府(主席薛岳)委员兼省航政局局长。

1960年3月当选“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代秘书长谷正纲)台北区两权第一研究组召集人。

1961年11月11日在台湾台北无疾而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