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问罪 |
释义 | 基本信息【拼音】:wèn zuì 【字义】:古代两国交战时,一方宣布对方罪则,加以谴责,以为出兵进攻的理由。 【语出】: (1)《北史·隋炀帝纪》:“商郊问罪,周发成文王之志。”。 (2)亦指严厉责问。《聊斋志异·葛巾》:“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 基本解释[denounce;condemn] 公开宣布对方的罪过,加以谴责 兴师问罪 详细解释亦作“ 问辠 ”。宣布对方罪状,加以谴责、声讨。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正欲问罪於 尔朱 ,出卿於桎梏。”《隋书·炀帝纪下》:“ 商 郊问罪, 周发 成 文王 之志。” 明 郑若庸《玉玦记·接望》:“土宇方惊骚动,问辠欲全忠勇。”鲁迅《三闲集·通信》:“盖天下的事,往往决计问罪在先,而搜集罪状(普通是十条)在后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