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汉澜 |
释义 | 王汉澜 中文名:王汉澜 生卒年份:1924-2000 英文名:Wang Hanlan 职 业:学者、教师、政府官员等 国 籍:中国 学术作品:《教育学》(人教版) 民 族:汉 《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等 出生地:河南项城 居 住 地:河南开封 一、生平简介王汉澜(1924—2002),今项城市王明口镇柳杭行政村砖寨村人,河南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理事、河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省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会常务理事、开封市人大副主任、开封市政协副主任等。 二、成长经历他祖父王升庆,毕业于北洋优级师范,曾任项城高等小学堂校长;父亲王泽五,是项城县立第二小学首任校长。这样一个家庭环境,自然注重对他的教育培养。他少年(5岁)入学,是名儒阎坤瑞(详见前文)在柳杭设馆时的蒙童,续读县立小学,初中毕业后,考入省立商丘高中读书,16岁考入国立河南大学。在校期间,锐意学术,札记盈箧,特别是在统计的公式设计上有独特见解,博得了系主任陈仲凡赏识与提携,毕业后应聘中州中学教书。解放后被调入河南省教育厅工作,1950年被河南大学要走,任教于教育系,从助教而教授直至去世。 但是,他在当时并无业绩更无名望。因为1958年的“教育革命”,学校片面强调劳动和参加社会实践,消弱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虽然1961年后,中央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强调学校要以教学为主,但1966年开始的“文化革命”,又使学校教学、科研再次遭到践踏……这样的岁月中,王汉澜也难以“大有作为”。直到1981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教学计划,大专院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才终被列入议事日程。受国家教育部委托,他与人合作编著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教育学》,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掀起了教育界不小震动,到2004年王汉澜逝世时,已再版21次,发行200万册。这部书曾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高等教育学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奖。是我国目前教育科学类图书发行量最大的一部教育科学著作。从1981年到他去世,20多年间,王汉澜继《教育学》后,又编著出版《教育测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评价学》等学术专著十几部,先后在国家重量级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 三、治学经验王汉澜主张“体用并举”治学,认为做学问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张“学思结合”,非常欣赏王夫之的一句话,即“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惟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循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他说:“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前人已有成果,又不能沿袭历史的旧辙,而应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还主张“综合创新”,进行学术研究,他经常运用“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充分地占有材料,继承、运用这些材料时又力求做到“融会贯通,剥烂揉碎”,把材料的精华之处吸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在此基础上,他开拓创新,高屋建瓴,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在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中,他开创性地提出了教育学发展的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阶段和理论深化阶段。在教育实验研究方面,他根据实验因素的多少,将教育实验分为单因素实验、双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可谓独树一帜。他创造性地运用多元统计的方法进行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更显示了他的独创精神。此外,他在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等学科中,也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 他的书房里有这样一段话:“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这是他为人、做学问的真实写照。 2004年3月31日,王汉澜在开封逝世,享年80岁。2007年4月,河南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王汉澜文集》,收入他在教学论、德育论、教育史、统计学、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法等方面的教育论文46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