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外公的13号古宅 |
释义 | 出版信息译者: 王泰智 / 沈惠珠作者: 霍尔拜恩 ISBN: 9787020052431 页数: 339 定价: 30.0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5-7-1 悬念那是一封奇特的信,丝汀不仅完全意外地收到了它,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不少她无法理解的内容。她已经读了差不多五十遍,却仍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封信是妈妈大约在死前一年写的,存放在伦敦一个公证人那里,妈妈要求公证人在女儿13岁生日之前两周交给她。信中不仅附有一张对丝汀来说数额巨大的支票,还有一张飞往德国的机票和在德国的一个地址,妈妈在信中让丝汀去那里投靠她活在世上的最后一位亲人:一个她三天前还从未听说过的外公。信中还写了一个故事,是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丝汀踏上了寻找外公之旅……在外公居住的13号古宅里,丝汀发现了一个令她瞠目结舌的世界。这个世界肯定与外公有关系,可是与她有什么关系呢?妈妈为什么让她到这座充满着魔鬼诅咒的古宅来呢? 内容简介玛丽再过几天就13岁,由于她生于13日13分13时13秒,平时人们都叫她"十三"(丝汀)。父母双亡后,玛丽收到母亲死前给她的信,让她去找一个自己从未谋面的“外公”。她在飞机上险遭刺杀,被一个13排座位上的神秘人物解救。她历尽艰辛才找到外公的家,那是一座残破古宅,门牌是13号!"十三"在外公家发现一道密门,她走进去,从此她变成了两个人。一个在现时世界,一个在梦幻世界…… 引子——捉鼠人把孩子们带到哪儿去了? “哈莫城的捉鼠人”是德国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 公元1284年,德国北部威悉河畔的哈莫小城连年遭受鼠害,痛苦不堪,民不聊生。于是,市政当局张榜悬赏治鼠人。一名身穿五色彩衣的年轻人前来应征,说自己是捉鼠人。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只要能够解除鼠患,捉鼠人将获重额奖金。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年轻人从怀里掏出一支短笛,放在嘴边吹了起来,一阵悠扬的旋律响遍天空。这时,奇迹发生了,无数老鼠从所有的房子里奔出来,集聚在年轻人的周围。年轻人转过身去,边吹笛子边向东城问走去,所有的老鼠也都好像着了魔一样,排着长队跟在后面。捉鼠人走到威悉河边,脱掉彩衣,踏入河水,老鼠也都跟随下水,尽数淹死在威悉河中。 哈莫城鼠患绝迹,恢复了平静安定的生活。但是,当地市政当局却违背自己的承诺,拒绝支付捉鼠人应得的报酬,甚至对他进进讥讽和嘲笑。捉鼠人一气之下离开了哈莫城。同年6月26日,清晨七点钟,捉鼠人再次出现,但身穿猎装,头戴红帽,满脸怒气,他又从怀里掏出短笛,放在嘴边吹了起来。笛生响彻大街小巷,奇迹再次发生,但这次从房子里奔跑出来的却不是老鼠,而是全城四岁以上的男孩和女孩。捉鼠人带着围在他身边的一百三十名儿童,再次走出东门,消失得无影无踪。 捉鼠人以此严厉惩罚了哈莫人的无信。这一天也就成了哈莫的耻辱日,载入了地方志。捉鼠人带着孩子们出出的东门,从此不许歌舞娱乐,甚至婚礼队伍行至此处,也必须偃旗息鼓,直至今日。孩子们消失的城外土丘上,留有一方十字型石碑,以志警示。 从此,捉鼠人再也没有现身,孩子们再也没有回来,也无人知道他们到底去了什么地方。然而,谁又能想到,七百年后的今天...... 作者简介沃尔夫冈·霍尔拜恩和海克·霍尔拜恩夫妇是德国当今最有影响的畅销书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其作品涉猎奇幻、科幻、恐怖小说和电影剧本,至今已出版近百部作品,发行量高达数百万册,曾荣获德国奇幻小说奖,科幻小说奖,书虫将等大奖,拥有大量的读者群与书迷。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于2004年引进霍尔拜恩夫妇的代表作《法老的诅咒》,在中国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外公的13号古宅》是一部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几乎页页有悬念,节节有惊险。作者秉承了欧洲传统的写作方法,将现实与魔幻毫无雕琢地结合在一起,将曲折的情节与哲学的理念熔为一炉,使记者在享受感官刺激之余,也能思考一些现实的生活。 相关评论霍尔拜恩的作品融合了经典奇幻文学大师的特质及德国特有的童话传统。 ——德国《世界报》 沃尔夫冈·霍尔拜恩——这个名字意味着不可捉摸。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霍尔拜恩强有力的文字让一幅幅画面呼之欲出。这位影迷作家是如此迷恋细节的刻画,读他的书就像看一场动人心魄的电影。 ——德国《世界报》 书摘—— 第一章的前一小小部分内容 坐在第十三排座位的陌生人,正好在五分钟之后搭救了女孩丝汀的性命 。丝汀在此时此刻当然还无法预料。同样无法预料的,还有将要发生的其他 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它们在此时此刻就要开始,并将使丝汀今后的生活 变得天翻地覆,不可收拾。 她即使预料到了这些,也无法去改变! 她凝视着单独坐在前排的那个奇异的陌生人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他的身 上散发着一股神秘而恐怖的气息。 丝汀还记得在机场售票处前一位妇女抱怨她和她的两个孩子买不到这班 机票,只好再等四个小时才能乘下一次航班的情景。机票如此短缺,可那个 神秘人身边的两个座位以及中间过道另一边的两个座位却仍然是空的。丝汀 想,或许是机场售票处弄错了,或许是前排那个男人把这五张机票全部买下 了,以便能够单独占据整排的座位。但两种可能性都好像不太现实。 这还不是一切。一刻钟以前,空姐送来了午餐,现正在收拾用过的餐具 ,最前面,另外两名空姐正在一辆小推车上放置香烟、酒类、香水等免税商 品,立即就会过来出售。但她们经过十三排时,却根本不理会那个男人,好 像只有丝汀一个人能够看得到那个男人的存在。 说看到,似乎也不太准确。尽管那个男人就坐在她的前面,她一伸胳膊 就可能碰到他,但她却看不清这个人的面孔。他坐在那里,大部分时间一动 不动地望着窗外,或者像其他乘客那样凝视着空中,等待时间的流逝。丝汀 看这个人的时候,可以记住他的身影,但只要看一眼别处或回一下头,她立 即就会忘记这个人的模样。她甚至说不出来,他到底是年轻还是年老,漂亮 还是丑陋,善还是恶。她当然知道,这是很荒唐的,但在此时此刻想让她描 述一下这个人,她确实不能够。他好像是一个影子,只有直接看他的时候, 才能记得他的样子。 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丝汀并不感到意外——那个人竟然是坐在第十 三排! 丝汀闭上了眼睛,靠在飞机舒适的座椅上。其实,又何必为那个人操心 呢?她有生以来从未见过他,等飞机降落,大家都下了飞机各奔东西以后, 也不会再和他相遇。她还有其他的心事。可是,事情却不这么简单,一个危 险正向她蔓延。这些,她现在当然还不知道,她的思绪已经回到了过去。同 时我们也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一个十二岁的女孩会单独一个人坐在英国的 航班上,从伦敦飞往汉堡。理由是很让人伤心的。过去的几个月里,发生了 很多足以让丝汀哭泣和难过的事情。但所有这些,她都已经逐渐习以为常。 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不会理解的,但丝汀却可以对任何人说,伤心和痛苦是 可以习惯的。习惯虽然不会改善什么,但苦难和忧愁却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 会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可能让人停止与其抗争。 就在丝汀胡思乱想的时候,坐在她两排后的一个男人把手伸进外衣口袋 里,紧握一把尖刀,打算见机结束她的生命。此时的丝汀正望着窗外。几分 钟前,机长通过扩音器说,飞机正飞越荷兰的上空,但丝汀却看不到风车和 郁金香田野。飞机下面是一片松软的棉絮;很美,但也很单调。空姐说,汉 堡的天空可能也是如此。丝汀对此并不失望。她没有激动,尽管她本应激动 才对——她毕竟是多年以后再次踏上回家的旅程,去见她最后一个还活在世 上的亲人。 严格地说,她并没有家,没有真正的家。 读后感《外公的13号古宅》这本书中,我认识了一位勇敢,聪明的女孩。 她叫丝汀,其实这不是她的原名,只是因为她实在与不祥数字13紧密相连,所以被人叫为丝汀。在一封妈妈留给她的离奇古怪的信中,她前往英国古宅去找外公——一个在三天前才知道的人。后来,她才发现,原来古宅是一个关押孩子灵魂的地方,而这个多年的诅咒,只有她才能破除。而外公则是八百多年前那个哈默的吹笛手,他带走了全镇的老鼠,也带走了全镇的孩子。他通过孩子的灵魂维持了生命近八百多年之久。所以,所谓的外公,其实是丝汀的曾外祖父,而丝汀是他的十三代曾孙女。丝汀用那年哈默吹笛手的白色灵笛,带走了被关押在古宅中剩余的六个孩子的灵魂。八百年前一个吹笛手用这只白色灵笛带走了全镇所有的孩子,而八百年后,哈默吹笛手的十三代曾孙女又用这只白色灵笛拯救了所有人。 丝汀的智慧和勇敢令我十分佩服。在弗朗克的帮助下,逃避警方莫名其妙的追捕。她的人缘关系极好,在古宅中很快认识了关押着的孩子灵魂。她还有很好的组织能力,能够带领大家在古宅中寻找出口。 女孩子一般胆子都比较小,而且也无法统领一大队人马在恐怖的地方寻找出口。我的胆子很小,平时妈妈煮东西煮过了头,锅里的水就溢了出来,浇在火上,使火烧得更旺,还“刺刺”作响。我便会东奔西跑,大声嚷叫,直到有人去把煤气炉关小一点,我才安静下来。要是我说什么也不去动那个煤气炉。 自从读了这本书后,丝汀那种勇敢打动了我。尽管我还是那么胆小,但已经有所提高。爱默生不是说过“凡能催人发奋的书都是值得一读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