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瓦恭村
释义

该行政村隶属五华区厂口乡,地处厂口乡西北边,距厂口乡政府所在地12 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区40公里。辖区内共有12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42 户,有乡村人口3043 人,其中农业人口3043 人,劳动力 1988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819 人。

村情概况

瓦恭村,隶属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厂口乡,地处厂口乡西北边,距厂口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区40公里。辖区内共有12个村民小组。海拔202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670毫米。

瓦恭村东邻富民县大营镇束核村委会 ,南邻富民县大营镇东元村委会,西邻富民县赤旧乡东核村委会,北邻散旦乡散旦村委会。辖禹都甸、上瓦恭、下瓦恭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43户,有乡村人口3121人。设有1所小学,1个卫生所。

历史沿革

瓦恭是彝语的译音,意为山脚水多的地方。明、清属沙浪里,清末属沙浪堡,民国时属北新乡,1952年为瓦恭乡,1958年为瓦恭管理区,1962年设瓦恭大队。1977年曾划属富民县散旦公社,1980年仍划归西山区厂口公社,1984年3月设瓦恭乡,驻地上瓦恭。现村委会所在地禹都甸。是西山区飞地,自2004年9月划归五华区,仍属飞地。

村组介绍

该村辖12个村民小组,分别是:草鞋田、禹都甸、清水塘、秧草沟、新寺、新田、老里角、上瓦恭、下瓦恭、上魏家、中魏家、下魏家。禹都甸:是瓦恭村委会驻地,禹都甸是彝语的译音,禹都--出水处,甸--小坝子,意为出水处的小坝子。

上瓦恭: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南面2公里,瓦恭是彝语的译音,意为山脚水多的地方。因方位在上,故名。

下瓦恭: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南面4公里,瓦恭是彝语的译音,意为山脚水多的地方。因方位在下,故名。

清水塘: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北面2公里,旧时有一水塘,清澈见底,故名。

新田: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南面4公里,该村属苗、彝、汉杂居。在本地区是新开垦的田,故名。 秧草沟: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北面8公里,该村属汉、苗杂居。旧时沟内长满秧草,故名。散点式聚落。

上魏家:位于村委会驻地东面3公里,据魏氏后裔保存的家谱记载,清康熙辛酉年(1681年),魏姓到些箐居住,聚落于箐上部,称上魏家。

中魏家:位于村委会驻地东面2公里,据魏氏后裔保存的家谱记载,清康熙辛酉年(1681年),魏姓到些箐居住,聚落于箐中部,称中魏家。有一池莲花满塘,故又名莲花塘。

下魏家:位于村委会驻地东南面5公里,据魏氏后裔保存的家谱记载,清康熙辛酉年(1681年),魏姓到些箐居住,聚落于箐下部,称下魏家。

新寺: 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南面5公里,该村是彝族居住地。据建寺碑记,明万历辛巳年(1581年)在此建寺。是本地区最先建的寺,名先寺,或称仙寺,村因寺得名,而演写为新寺。

草鞋田:位于村委会驻地东北面2公里,苗族。俗传,是禹都甸村王富林之祖辈,卖草鞋的钱买得的田。故名草鞋田。村名因之。

老李角:位于村委会驻地西南面7公里,民国初期(1911-1920年),名叫李角的人在此住过,故得名老李角。因"角"是多音字,易混。1981年地名普查时将"角"改为"各"。

自然资源

截止2008年,全村国土面积35.00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438亩(其中:水田582.701亩,旱地2855.99亩),人均耕地1.10亩,林地37816.15亩;拥有林地37816.1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71.5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8亩;水面面积42亩,其中养殖面积21亩;其他面积11203.85亩。有钛矿、铁矿等资源。

人口状况

截止2008年,瓦恭村以汉族为主,其中苗族748人,其他民族136人,有农户843户,有乡村人口3121人,其中:男性1560人,女性1561人;农业人口3105人,劳动力19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05人。

农村经济

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殖业和养殖业等为主,主要种植包谷、稻谷、烤烟、板栗、核桃等作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929.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56.25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60.62万元,占总收入的11.37%;畜牧业收入530.14万元,占总收入的10.75%(出栏肉猪2984头,肉牛367头,肉羊582头、鸡9303只);渔业收入2.7万元,占收入的0.05%;林业收入38.68万元,占总收入的0.78%;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3667.05万元,占总收入的74.39%;工资性收入130.2万元,占总收入的2.64%;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31人(占劳动力的22.21%),在省内务工430人,到省外务工1人,外出务工收入130.2万元。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养殖业、板栗,主要销售往省内。该村目前计划大力发展蔬菜、核桃产业。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养殖业、板栗,主要销售往省内。该村目前计划大力发展蔬菜、核桃产业。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751户通自来水,有3 户饮用井水,有 545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3.37%)。有842户通电,有62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69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88.36%、 73.99%和79.4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38户(分别占总数的53.68%和40.14%)。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7 辆,拖拉机86 辆,摩托车67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886.80 亩,有效灌溉率为 39.1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86.8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9 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44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79户;建有小水窖5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44 户。全村有1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438.4 平方米,拥有教师19 人,在校学生411人,距离乡中学12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1人,其中小学生301人,中学生110 人。

全村建有业余文娱宣传队 2 个。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6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84.49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1个,下设1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24人,少数民族党员27人,其中男党员103人、女党员 21人。

村委会由张文义主任组成,下设新寺、新田 等12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 1 个,团支部 11 个,共有团员 86人。

人文地理

瓦恭村委会隶属五华区厂口乡政府,地处厂口乡西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厂口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区40公里。东邻富民县大营镇束核村委会 ,南邻富民县大营镇东元村委会,西邻富民县赤旧乡东核村委会,北邻散旦乡散旦村委会。辖禹都甸、上瓦恭、下瓦恭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54户,有乡村人口3121人。

该村设有1所小学,1个卫生所,辖12个村民小组,分别是:草鞋田、禹都甸、清水塘、秧草沟、新寺、新田、老里角、上瓦恭、下瓦恭、上魏家、中魏家、下魏家。

瓦恭是彝语的译音,意为山脚水多的地方。明、清属沙浪里,清末属沙浪堡,民国时属北新乡,1952年为瓦恭乡,1958年为瓦恭管理区,1962年设瓦恭大队。1977年曾划属富民县散旦公社,1980年仍划归西山区厂口公。

新农村建设

瓦恭村委会隶属五华区厂口乡政府,地处厂口乡西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厂口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区40公里。东邻富民县大营镇束核村委会 ,南邻富民县大营镇东元村委会,西邻富民县赤旧乡东核村委会,北邻散旦乡散旦村委会。辖禹都甸、上瓦恭、下瓦恭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54户,有乡村人口3155人,其中农业人口3132人,劳动力2018,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64人。

全村国土面积35.00平方公里,海拔1950米,年平均气温14-15℃,年降水量700毫米,适合种植小麦、水稻、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438亩,人均耕地1.10亩,林地37816.15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51.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6.25元。该村建有党支部11个。辖村民小组12个。

发展重点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①重点发展种植业,以蔬菜、花卉、经济林果为依托;②继续发展养殖业,增加科技含量;③建设生态园,促进观赏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