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跳橡皮筋 |
释义 | 概况跳橡皮筋(港澳地区常称跳橡筋绳)是经典的儿童游戏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间极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爱,但进入20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增多,跳橡皮筋这种游戏逐渐淡出了孩子们的视线。 流行年代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 游戏方法这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它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勾、挑、跨、碰、压、踢、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十几种基本动作,同时以各种技巧动作编排成组合动作,配合歌谣,跳出各种花式图案。运动时,有单脚跳和双脚跳两种形式,由两人拉着约三四米长的橡皮筋两端,牵直固定,参加者即可在皮筋的中间由单人或多人依次轮流跳。皮筋的高度一般随着参加者的过关,慢慢从脚腕向头部升高,最高点常常将橡皮筋勒在头颈上。以前,每当下课铃声一响,女孩子们便会冲出教室,纷纷在学校的走廊上、操场里跳起橡皮筋,边跳嘴里边念着“红领巾,上学校,人人拿着一张报,什么报,革命报,毛主席语录金光照,金光照,迎着太阳向前跑”等歌谣。由于跳橡皮筋可以令参加者全身肌肉得到运动,也是一种较为健康的运动方式,深得孩子、家长和学校的喜欢。 跳皮筋分为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单人跳由二人拉着约3至4米长的皮筋,在皮筋的中间单人跳或多人依次轮流跳,集体跳是将数条皮筋拉成各种图案,如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菱形、斜线形、人字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由许多人同时参加。 游戏规则由两人或多人拉着约三四米长的皮筋固定,选取动作,跳错步伐者则出局。游戏升级则是将皮筋的高度随着玩家的完成度逐渐向上提升。首先是脚底,然后继为脚踝、小腿中央、膝盖、胯下、腰间、胳肢窝、肩膀、耳顶和头顶的位置。过了头顶的高度后,还有最后两个阶段,分别为头顶的高度再加上单掌手指散开时,拇指与尾指间的距离及将手向上伸至最高时的位置。 跳皮筋童谣1.小皮球,驾脚踢(发音是这样),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2.嘀嘀燕子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八五五六,五八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八六五六,六八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八七五六,七八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八八五六,八八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八九五六,九八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