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甜研303 |
释义 | 甜研303是标准偏高糖型多倍体甜菜新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由同一母本四倍体晶系甜425分别与父本甜202和甜217品系杂交而成,是适应这种形势而育成的高糖、抗病型多倍体品种,对根腐病和褐斑病有较强的抗耐能力、对丛根病、白粉病和黄化毒病亦有一定抗性。 选育过程甜研303,1983年用甜425四倍体与202二倍体按3:1杂交,配制组合,种子混收,生产上利用其杂种一代优势。1987—1989年参加省区域试验,1989年提前进入生产试验。1988年同时参加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1991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推广良种。 四倍体亲本甜425由3个系号组成,抗褐斑病性较强,含糖中等偏高,叶丛较矮。二倍体甜202是经单株选择,品系间杂交形成的二倍体品系,适应性较广,配合力高。制种时,四倍体3个系号按相同的比例配合,然后再与二倍体配制杂交种,用于生产,增加了杂交一代种子的遗传异质性和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产量表现据有关资料显示,甜研303在生产试验中,甜研303平均根产量1927.3公斤/亩,含糖16.86%,比双八当地种提高根产量10.2—10.5%,增加含糖0.49—0.3度,含糖量提高14.4—12.3%。 1988—1989年在吉林、内蒙古、辽宁、新疆、甘肃、宁夏、江苏、山东等省试验中、甜研303在各个点次含糖率比当地对照提高0.9—4.3度、在参试材料中均居首位。其含糖率性状在如此广阔地区不同的条件下表现稳定,是历届区域试验中所没有的。 特征特性甜研303与国外引进的民主德国、波兰等10个新育成的多倍体品种或雄性不育杂交种比较,甜研303抗病性较强,含糖率显著提高。含糖率比国外品种提高3.6—7.2度,褐斑病级数降低1—1.3级。1989年在辽宁昌图试验,由于水涝,根腐病严重,根产量,含糖急剧下降,甜研303仍保持稳定生产能力,提高54—62%,含糖率提高3.2—3.5度。 甜研303抗褐斑病,耐根腐病,适应性广。叶形蛇形,叶丛斜立,生长势强,根皮白色,根沟浅,根形为圆锥形,叶长20—23厘米,株高57—60厘米,种球千粒重29—30.4克。 栽培要点适宜密植。株距25—30厘米,行距60—65厘米。亩保苗4000—4400株。适宜在黑钙土,碳酸盐黑土及苏打草甸土地种植。 播前应精细整地,2—4片真叶时疏苗,8—10片真叶时定苗,定苗后应该结合追肥及时中耕。施肥宜氮磷结合,在施用农家肥每亩1500—2000公斤基础上,全生长期施肥水平为纯氮12—16公斤,磷15—20公斤,苗期以磷肥为主,氮肥不宜与种子混用,追肥以氮肥为主。要求土壤疏松。在良好栽培条件下更能发挥其增长潜力。在纸筒育苗条件下亩产可达4—4.5吨。 制种时,四倍体与二倍体亲本应分别培育母根,在夏播或露地越冬条件下,越冬母根重以100—200克为宜,越冬窖藏温度在0—2度。栽培时,按母本与父本3︰1比例间隔栽培,行距55—65厘米,种子混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