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津市耀华中学
释义

天津市耀华中学是天津市教委直属的公立重点高级中学,位于和平区南京路106号。耀华中学以历史悠久、校风淳朴、英才辈出享誉于世。现有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占地80亩。建校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名高质量毕业生,有相当数量已成为国家栋梁,其中两院院士有13位。近几年,耀华中学每年为全国各类高等学校输送700多名优秀毕业生,数量居全市中学之冠,高考录取率均达到本科率100%,重点率97%以上,现有教学班83个,在校生4500余人。

中文名:天津市耀华中学

简称:耀华中学

校训:“尚勤尚朴,惟忠惟诚”

创办时间:1927年

类别:股份制合作高中

现任校长:任奕奕

知名校友:朱传榘,方惠坚,周南,郑必坚等

所属地区:中国天津

引发展简史

1927年,庄乐峰先生创办天津公学。1934年更名为耀华学校,取“光耀中华”之意,提出“尚勤尚朴,惟忠惟诚”的校训和含义深刻的校歌。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耀华中学逐渐形成了“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崇尚民主,广育良才”的办学特色,深得社会信赖。1952年改名为天津市第十六中学,1988年复名为“天津市耀华中学”,同年创办超常教育实验班。1994年,创办民办公助初中校“华星中学”。2003年与北京加成通业信息咨讯有限公司实行股份制合作办学,将“华星中学”改名为“天津市耀华嘉诚国际中学”,2003年开始耀华中学面向全国招收高中学生。

规模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耀华中学改扩建工程从2001年开始动工,2003年8月交付使用。耀华中学现有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占地80亩。校园中有古朴典雅、中西合璧的教学楼,有藏书12万册的图书馆,有设备现代化的实验室、科教馆、综合楼(网络中心),有设施齐全的体育馆、健身房、篮球场、足球场、400米环形跑道、游泳池,有可接纳1800人用餐的餐厅,还有受国家保护的美轮美奂的可容纳1300人的大礼堂。

师资力量

一代代耀华人牢记“勤朴忠诚”校训、肩负光耀中华的历史重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建校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名高质量毕业生,有相当数量已成为国家栋梁,其中两院院士有13位,他们是郝诒纯、张金哲、梁思礼、朱起鹤、于敏、王夔、周尧和、金怡濂、孙家钟、王越、王静康、冯士笮、冯培德,还有世界著名计算机专家、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制造者美籍华人朱传榘,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党委书记方惠坚,外交部副部长、新华社原驻香港分社社长周南,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天津市原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聂璧初,美国加州蒙特利花园市前市长(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陈李琬若女士,以及著名书画家王千,陈骧龙、韩文来,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刘欢等。早在三四十年代,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先生和著名音乐理论家张肖虎先生曾在耀华任教。

2000年以来以曲丽敏校长、边华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秉承耀华中学七十多年丰厚的积淀,确定了“为成功的人生奠基”的工作主旨,具体细化为“高举一面大旗、突出两个办学目标、实现三个创新、提供四个保障、达到五个落脚点”,并以阳光工程、绿色工程、基建工程、数字化校园工程、校园无边界工程、希望工程等六项工程为实施载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办学理念上逐步实现六个转变:即由追求办成国际知名学校转变为办成人才辈出的学校;由追求象牙塔式的高雅转变为向社区开放,贴近民众的朴实;由以约束为主的制约机制转变为以褒奖为主的激励机制;由催生和包装少数骨干教师成为名师转变为创设人才成长的环境,促进所有教师自我成长、自主成才;由年级组长、班主任负责德育转变为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由注重艺术体育特长生培养转变为促进全体学生艺术体育素养的普遍提高。

耀华中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治学严谨,敬业乐群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84人,其中15名特级教师,89名高级教师,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名教师10余人,市级十佳青年教师5人,双本科学历13人,硕士学位26人,硕士课程班结业110人,出国进修三个月以上的12人。现有教学班83个,在校生4500余人。

现任校长

耀华中学现任校长——任奕奕

耀华中学书记——边华

耀华中学副校长——侯丽瑛、陈晓明(调任新疆和田地区援疆)、马朝辉

取得成绩

1998年、1999年、2000年连续三年的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张颖、杨帆、周鹏都出自耀华中学,特别是2000年,耀华学生包揽了全市理科高考的前4名。2001王欣获高考理科第二名,2002年雷浩获高考理科第二名,2003年王月清获高考市内六区理科第一名,巩金麟获文科第一名,2004年刘爽获天津市文科状元,2006年刘伦获天津市理科状元,2007年陆宇衡获天津市理科状元,2009年常洪获天津市理科状元。2010年刘笑语获天津市文科状元。一批批学有特长的学生在全市、全国历年的各种竞赛中捷报频传:1991年吕强获第2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003年李伊邙获第八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铜牌,2004年李纯毅、张宇辰、任庆春六位同学获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两块金牌、两块银牌、两块铜牌,2005年、2006年任庆春同学两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连续两次获得金牌。近六年中,有600多人次获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计算机竞赛天津赛区一、二、三等奖;100人次获高中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二、三等奖。2003年胡晓峰同学获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薛滕、吴念众同学的“纳米技术”应用获二等奖。为学生成功的人生奠基是耀华中学的办学目标,学生的成功、成才是耀华中学的成功。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我校视察工作,对学校给予充分肯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耀华中学获得了很多荣誉:耀华中学是全国首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先进校,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学“十五”科研课题重点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市级绿色学校,首批“天津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首批“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等。

如今的耀华园,在立昌书记“再建几所‘南开’、‘耀华’”的鼓励与鞭策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体耀华人正以“为成功的人生奠基”为办学目标,勤朴忠诚,奋发有为,在新世纪中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为天津教育事业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7年耀华中学考入清华、北大50人(600分以上248人)

2008年耀华中学考入清华、北大30人,香港大学9人(600分以上368人)

2009年耀华中学考入清华、北大14人(600分以上229人)

2010年耀华中学考入清华、北大47人(600分以上295人)

2011年耀华中学保送清华、北大14人(600分以上330人 约占全市600分以上人数的1/10)

张颖 1998年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

杨帆 1999年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

周鹏 2000年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

王月清 2003年天津市高考市内六区理科状元

巩金麟 2003年天津市高考市内六区文科状元

刘爽 2004年天津市高考文科状元

刘伦 2006年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

陆宇衡 2007年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

常洪 2009年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

刘笑语 2010年天津市高考文科状元

宋博锴 2011年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

知名校友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大学校长,耀华中学名誉老校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年在校任教)。

梁思礼——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之子,导弹控制专家。

张金哲——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科专家。

郝诒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

朱起鹤——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氢弹之父,理论物理学家。

王夔——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周尧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冶金学家。

孙家锺——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冯士笮——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学家。

王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通讯系统专家。

金怡濂——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大型计算机专家。

王静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结晶可以专家

冯培德——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器导航制导控制专家

金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真空科学创始人

聂壁初——天津市原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

虞福京——天津市原副市长,第三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代表

周绍熹——天津市政协副主席

马祖彭——原中共中央财政领导小组副秘书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克潜——苏州大学原校长

侯自新——南开大学前任校长

赵天麟——天津大学(当时的北洋大学)前任校长,耀华学校前任校长,革命烈士

周南——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诗人,外交家

郑必坚——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范伯元——原北京市副市长,原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惠坚——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副校长

汪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耳鼻喉科专家

黄宗江

石挥——著名演员

鲍国安——著名演员

蒋大为——著名歌唱家

刘欢——著名歌手

陈李婉若——美国蒙特利公园市长,美国国务院东西方研究中心董事

韩恩甲——天津市人民政府顾问

谷永江——曾任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官员,华润集团董事长

资中筠——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杂志主编,是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深学者,翻译家,精通英语及法语。著有《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资中筠集》、《资中筠自选集》等。

校史馆介绍

天津市耀华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校风淳朴,融中西文化为一体,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荣革命传统,享有崇高声誉的学府。

耀华中学始建于1927年,至今已有84年的悠久历史,80多年厚重的历史留给后人的是光荣的耀华传统,优秀的文化传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个耀华人了解耀华的历史、感悟耀华的传统、学习耀华的精神是必修的一课,为方面大家了解耀华历史,下面从六个方面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学校的创办 (1927~1938)

二、艰难的发展 (1938~1949)

三、耀华的新生 (1949~1966)

四、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

五、耀华的腾飞 (1976~2000)

六、迈向新世纪 (2000~ 今)

学校的创办

(1927~1938)

前言

二十年代的中国被践踏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他们瓜分天津,施行愚民政策,中国人饱受列强欺辱。"五四"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进展,使国人进一步觉醒,居住在天津英租界的中国人,为争取中国纳税人子弟上学的权益,于1926年11月,由庄乐峰先生出面,向英租界工部局提出筹建中国人学校的要求。1927年4月,由中国人集资三万四千两白银筹办的中国人自己的学校终于成立了,定名"天津公学",即耀华中学的前身。1927年9月,天津公学正式开学,庄乐峰先生出任校管理委员会委员,聘请前北洋大学校学监王龙光,亦名王紫虹为校长,在戈登路(今湖北路)租赁校舍,从此耀华学校走上了她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发展之路。

庄乐峰简介

庄乐峰(1873-1949),名仁松,江西丹阳人。曾任职开平矿务局,后与黎元洪等筹办山东枣庄中兴煤矿,任董事。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任英租界华人纳税会董事多年,他呼吁各界首次募得捐款三万四千两白银,并商定由工部局从中国人所纳税款中的万分之十八补助学校经费,1927年创办“天津公学”,学校的权利机构为管理委员会(即董事会),庄乐峰先生任主任委员,王龙光先生为第一任校长。

学校成立初期,有男女生33人,合班分座授课。教员6人,有王龙光、苏克勋、安绩问、唐钟英、汤泽清、于士林。右图为创业初始租赁戈登路(今湖北路)之房屋,名天津公学。

1928年7月学校迁址至红墙道(今和平区新华路体育场对过消防大队之房屋)天津英文学校旧址,增设小学高级班。后又选墙子河畔围墙道(今南京路106号)为新校址,占地五十二亩。

严松章简介

严松章(号东牧),1901年考入北洋大学堂,1906年选派官费留学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建筑工程博士学位。1928年7月,严松章继任校长,任职六年。在任期间,广求贤师,唯才是用,优先聘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毕业生任教。他一方面主持校内教学,一方面亲自设计绘制新校舍建筑图纸,亲临工地指挥,监督建造校舍。1934年6月30日因患腰疾辞去校长之职。1933-1934年间天津公学取"光耀中华"之意,更名为耀华学校。

1931年初,耀华学校管理委员会建立,起董事会作用,为本校最高决策及监察机构,第一任主席团成员为庄乐峰、钟慧生、吴连珀,其他三名委员为裴恩德、郑慈荫、德辅廊(英籍)。

化雨春风

1930年8月, 第一校舍落成,英国建筑师安德森设计,用银二十多万元,作为中学男生部。1931年10月,又用银二十多万元建成第二校舍,作为小学部。

由于英人设计、英商承包、造价较高,后改为中国建筑师阎子亨设计,由中国营造厂承包,仅用银十五余万元,于1933年10月,建成第三校舍,作为中学女生部及化学、生物等实验室之用。此时学生已达800人。

为解决学校在教育局立案问题(因当时规定立案不能以所在城市的名称作为校名,私立学校更不能以“公学”命名),1933年10月经教育部核准立案,改名为河北省私立耀华初级中学。1934年1月4日,本校小学部经天津市教育局核准立案,改名为天津市耀华小学校。1934年9月经教育部核准,定名为河北省私立耀华中学校。

赵天麟简介

赵天麟(1886-1938),字君达,天津人,爱国教育家。1934年7月1日,管理委员会聘赵天麟为校长。原修业于北洋大学,1906年官费留美,在哈佛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洋大学校长,他将在美国哈佛大学所获取的先进科学思想带入学校,在中国传统教育中融入了西方教育观念,确立了“勤、朴、忠、诚”的校训和智德体美群五育的教育原则。“七七”事变爆发后,于耀华学校设特别班以收容、安排被迫停课而失学、失业的南开中学师生。面对日寇威胁利诱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1938年6月27日晨,于伦敦道(今成都道)昭明里遭日本宪兵操纵之“暗杀团”刺杀,年仅52岁。1991年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995年10月,耀华中学师生敬立铜像,以纪其功。

赵天麟先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治校经验,制定了学校管理的一整套规则,行政工作三制度:一切事物持集思广益的会议制度;一切工作持通工合作的制度;一切财政持绝对公开的制度。教学工作三特色:利用自学辅导间视情形偶用直输;取手脑并用之做学教;一切科学注意试验创作。在他的努力下学校发展纳入有序化、法规化的轨道。下图为五位董事会成员。

1937年七七事变不久,天津也告沦陷,大批难民涌入租界。9月,赵天麟校长毅然决定开办“特班”,收纳南开中学及全国各地因日军轰炸而失业、失学的师生达1000余人,学生分成二部制上课。上图为“特班”学生合影。

1933年耀华学校根据教育部令组织了团务委员会,设童子军为必修科,每班每周两小时。1935年10月经中国童子军总会核编为第1424团,同年11月,参加天津市万国童子军课程比赛,荣膺该届总锦标,转年蝉联冠军,锦标得永久保持,为国人增光。

1934年11月,大礼堂竣工,共用三十五万两白银,建筑质量高,设计精巧,容纳1300人。上图为天津耀华学校记碑文。

勤朴忠诚

1934年11月,为扬光耀中华之志,学校确定了校旗,校色和校训。管理委员会规定,校旗为红色,并用英文校名TKH做成蓝色盾形,绕以华文校名,校色用红蓝,校训定为勤朴忠诚,校标为盾牌,谱写了校歌,撰写了校志铭。1936年8月,耀华学校记及礼堂落成记制成,嵌入礼堂墙壁。

在耀华学校任职的有田崇厚、何作艇、刘迪生、钱伟长、骆公权、王守惠、何学师、张肖虎等人,他们曾执教于清华大学及其他名校。

师生积极抵抗敌伪教育局的奴化教育,决不改原有的教科书,照常升国旗,学校一律不买日货,实验课、家事课及各项体育活动照常进行。

耀华学校首届高中毕业生44人。1936年天津市举行首届高中毕业生会考,耀华学生的成绩居全市各校之冠,名震沽上。1936年6月,高中会考全市前五名中,有四名为耀华学子:何鼎基获第一名,何支恂获第三名,岳昌烈获第四名,孔令文获第五名;初中学生胡宗海获初中会考第三名。

1935年学生自发组织成立《耀华社》刊物编辑委员会,其宗旨在训练同学合作精神,并增加做事之能力,聘请教师为耀华社的顾问及指导。

耀华学校的体育运动享有盛名,校长和体育教师十分重视体育教学,校内操场广阔,体育设备齐全,学校的篮球、排球、足球、垒球及田径队在全市比赛中均名列前茅。

金伯平简介

金伯平,又名金邦平,安徽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38年9月至1939年6月任职。在职期间,提出改进教学及考核方法的建议,组织中小学各科教员进行教学研究,并指定主席负责考核推动。高中分为耀部、华部,原特班学生均入华部,并准华部学生转入耀部,取消特班,全校统一上课。耀部高中二、三年级文理分科,华部课程仍采用三三制。下图为董事会成员

艰难的发展

(1938~1949)

前言

抗战时期,耀华学校积极支持和广泛开展了抗日爱国运动。赵天麟的爱国主义壮举,使我校学生抗日热情更加高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同学会”,“抗日杀奸团”等进步组织相继在我校建立,组织或开展抗日活动,部分学生辗转到达根据地、大后方,积极从事抗日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耀华学校又成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阵地。此间,成功地进行了“反甄审”、抗议美军暴行,“反饥饿、反内战”等斗争,在耀华工作过或发展的地下党员共39人,民青、民联成员79人。此后,30多名耀华学子投笔从戎,加入解放军,为天津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陈晋卿简介

陈晋卿,河南洛阳人,毕业于京师法政学堂。始终坚持以实施中等教育增进学生之知能,以能养成高尚之品行且为有用之人才,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为目的,注重团体运动锻炼体格。他以“教员以教育为天职,不问政治力拒干涉,曾多次保护进步学生,保持施教之正则,固有之校风,曾被捕入狱,几濒于死。”下图为董事会成员

抗日战争时期,耀华的学校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艰难地发展着。1938年,图书馆建成,1942年第五校舍落成,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耀华园成长。下图为图书馆及书库。

耀华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

40年代在耀华任教的名师有:李徽五、孙养林、赵泊炎、穆玛丽(英籍)、杨坚白、张慎仪、刘崇一等。

俞大酉简介

1947年暑期,国民党政府派来《民国日报》总主笔俞大酉任校长。任职期间大搞社团活动,加强了对课外活动的指导,另外组建了歌咏团、舞蹈班、口琴队、话剧团、国剧社、演讲组等社团组织,办起了新的壁报,聘请了专门人员对社团进行指导,同时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以38、39、44、45、46军5个军22个师34万兵力,从1月14日上午10时开始,向国民党守军城防突破,当东、西、南3个方面解放军打开11个城防突破口后,便分头纵身穿插。1月15日上午5时半、东、西两面解放军在金汤桥会师,完成“东西对进,拦腰斩断”作战任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肖虎先生从清华大学返津受聘耀华学校音乐教师,他以音乐为武器,激发民族感情,抵制敌伪歌曲;以耀华礼堂为阵地,经常举办音乐会,成为天津交响乐的拓荒人。

何作艇先生因从事抗日活动两度遭日寇逮捕。下图为何作艇先生在物理实验室向同学们演示实验,他曾在这里保存为抗日军队制作的遥控爆炸装置。

抗日战争时期,“民先”骨干黄元镇、郝诒纯、郝贻谋,同时亦为“民先”天津地方队部负责人,以特班学生为掩护,领导全市“民先”工作。以我校特班学生为主体的“抗日杀奸团”组织发展迅速,其成员达51人。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耀华学校的师生以高度的爱国热忱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洪流,谱写出一曲光荣之歌。

我校“抗日杀奸团”成员多次参加刺杀大汉奸活动。1937年4月9日,刺死伪联合准备银行天津分行经理程锡庚;1938年12月27日刺死伪天津盐运使,伪天津商会会长王竹林。

解放战争时期

广大师生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耀华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学生》(后改名《五四》)等革命刊物相继出版,未名学生会、鲁迅图书馆、女生图书馆、壁报联合会等进步组织相继创办,耀华的革命斗争为天津学生运动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1945年9月27日,国民党政府教育局颁布《恢复区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甄审办法》和《恢复区中等以上教职员甄审办法》,对恢复区的师生特别是学生的身份进行甄别、审查,其目的在于打击中共地下党的力量,迫害进步师生,以利于建立国民党在学校中的反动统治。此举激起恢复区师生的极大愤慨,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反甄审斗争,12月31日取得完全胜利。

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在北京大逮捕进步同学,8月20日在天津大逮捕进步同学。8月20日这天,地下党组织一些同学去北洋大学参加活动。凌晨,当大家走到离北洋大学不远的地方,突见有国民党军车向北洋大学开去,情况异常,于是临时转移去了北宁公园。被国民党“通缉”的耀华学生有6人:徐景春、周荣第、雷孝天、段士兰、周荣先、石容贞。右图有其中3人。

耀华地下党组织一贯重视通过社会实践对同学们进行教育,1948年初,仁立毛织公司、交通银行等6个单位在外墙子河畔(现西康路)的一片空旷的开洼地,联合开建了一个粥厂,组织同学们去粥厂服务,直接接触劳苦大众。

先后在耀华学校开展工作的地下党组织有分别属于中共冀中区委、中共中央南方局(上海局)、中共北平学委三个系统。其中属于中共冀中区委的地下党组织了中共天津耀华学校支部。

耀华学校的体育运动享有盛名,校长和体育教师十分重视体育教学,校内操场广阔,体育设备齐全,学校的篮球、排球、足球、垒球及田径队在全市比赛中均名列前茅。

耀华的新生

(1949~1966)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耀华学校的党员、“民联”、“民青”成员和进步同学,积极开展复校活动。1月16日,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派于之明、张星来校指导复校工作。成立了以地下党员马钺、阎桂芝、杨玉琳同志为核心的、马钺任主席的学生复校委员会,开展复校工作。

1.月25日学校恢复招生, 26日耀华中学正式复课,27日耀华小学复课。2月建立了校务委员会,赵伯炎任主任委员,马钺任副主任委员,聘王仲之为教导主任。

1950年党组织委派韩烽、白堤同志主持学校工作,韩烽任校长(韩烽1950-1952年校长,1952~1956、1958~1960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白堤任书记,他们将延安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到耀华学校,使学校党团组织不断壮大,统一战线得到加强。

解放后第一任校长:

【韩烽(1918年10月~2004年4月26日),别名寒枫,海南省人,泰国归侨,1932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抗战初期到延安,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曾任教于陕甘宁边区陇东中学。抗战胜利后,历任《张家口日报》社总编辑、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语文教师、华北育才中学教导主任。解放初任北京师大附中教导主任,1950年受党组织委派接管天津耀华学校任校长至1952年,1952~1956、1958~1960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60年调至历史教学社,1985年10月离休。在任期间,天津耀华中学先后被天津市和中央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授予天津市及国家级先进学校, 韩烽校长以先进工作者身份出席了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

在韩烽校长的带领下将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民青”“民联”合并为一个组织,定名为“民主青年联合会”,建立支部,而且全体“民主青年联合会”成员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成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耀华学校临时支部,阎桂芝任书记,李沧明任副书记。1949年9月,中共耀华学校支部成立,(1936年郝诒纯入党,1937年和陈肇源在耀华工作)10月,党支部由地下转为公开。支部班子由白堤任书记,韩烽任组织委员,李沧明任宣传委员。

这一时期民盟组织也得到进一步加强,1953年10月9日,民盟十六中区分部成立,孙苹茹、孙哲森、马奔为负责人,有盟员20人,至1956年发展到26人,成为当时天津市中学盟员人数最多的基层支部。其成员大部分为老教师和教学骨干,在学校的各个岗位上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说,在解放初期这一段学校工作恢复发展时期,党组织成为领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党员、团员、民主党派都发挥着各自的带头作用。

在他们的带动下,耀华的同学们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参军参干的号召,告别母校、家乡和亲人,奔赴武汉、广州、海南岛等地,1949年3月以“民联”成员为骨干的32名同学被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

1950年,73位同学报名参加志愿军, 305人报名加军干校,师生为抗美援朝捐款一千一百一十一万四千一百二十一元(当时币制)。郑宗庆、李俊水、陈尔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被授予“空军英雄”。同年为支援南下大军解放台湾,有120 多位同学参加了制作急救包工作。1951年暑假,54位同学为海军织围巾119条等等,表现出耀华学生极大的爱国热情。

在解放后这段时间里,校领导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发挥名师专长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鼓励、支持学校中一批有名望的老知识分子大胆进行教育改革,总结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老教师焕发青春,全心身投入到教育教学中,青年教师虚心学习,积极上进,在全市有影响的名师名家不断涌现。学科教研组、年级组在改革中应运而生,形成了教育教学密切结合的模式,学校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52年12月23日,私立耀华学校由市 人民政府正式接办,中学部更名为天津市立第十六中学,小学部更名为天津市五区第五小学。从此,中小学分为两个独立单位。

1956年韩烽校长调离本校, 1957年魏偕元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58年~1960年,韩烽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59年4月,天津市根据中央和省教委会议关于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的指示,确定一批重点学校,十六中被定为市重点中学之一。

1960年韩烽调离本校,王克仁任校长兼党支书记。

1961年王克仁调离本校,于汝鲛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直至1966年。

1962年 12月18日,教育部长杨秀峰同志视察十六中学,校长于汝鲛、副校长金秉真汇报了教学工作和教师情况。

1963年2月2日~2月7日,教育部在津召开了京津七校座谈会。会上于汝鲛校长介绍了关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体会,金秉真副校长介绍了“严格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十六中,对学校规模、设备、教学秩序以及师生的精神风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在社会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1961年和1962年,初中和高中毕业生百分之百考入了高一级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成绩斐然。十六中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十年文革时期

(1966~1976)

十年动乱时期,我校同全国一样,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一些干部、教师被加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受到批斗,仪器设备、规章制度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以耿忱为首的市委文革工作组进入十六中学。8月下旬学生自发将十六中改名为“毛泽东主义战校”。9月红卫兵全国大串联形成高潮。文革期间,支部书记、校长于汝鲛,副校长金秉真、王瑜庭、孟传书,副书记李文渭、刘崇秀均被迫停职。

文革期间学校的工作由革委会主任费春和同志主持。费春和,河北大学化学系毕业,1962年分配到十六中学任化学教师。1967年~1978年任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工作。1974年,天津市拟将十六中迁往天拖南,费春和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校址得以保留。

文革期间的社会大背景是,“响应毛主席号召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历时10年,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1400万人。十六中也掀起上山下乡的热潮,同学们纷纷打起行装奔赴农村广阔的天地,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天津十六中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分赴内蒙、黑龙江、山西、河北等地兵团、农村安家落户。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文革”宣告结束。从此十六中开始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耀华的腾飞

(1976~2000)

1978-1984年金秉真同志任校长职务。1949 年1 月来耀华学校任教,历任数学、物理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在主持学校工作期间,大刀阔斧,拨乱反正,积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对解放以后历次政治运动中,特别是“文革”中的遗留问题,认真加以解决,为以沈希咏老师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落实了政策。

【沈希咏(1910年11月-1966年6月7日)天津市人。193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理学院,1937年始任教于耀华学校。历任数学教师、数学教研组长、校工会主席、市教育工会委员、民盟天津市第十六中支部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1961、1962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文革初被迫害,于1966年6月7日含冤逝世,

1978年11月24日平反昭雪。】

深入课堂,狠抓教学双基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对教学秩序严格要求,对教学工作严肃认真,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发扬团结互助、朴实肯干、谦虚诚恳、艰苦奋斗的好作风,用三年多的时间,把学校各方面工作基本上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水平,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毕业生。1982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一,高考升学率达到92.6%。在市区体育竞赛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等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为使学生的天赋、才能、智慧、特长、志趣在广泛的课外活动中得到发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各项事业中的适应性与创造性,学校成立了数、理、化课外小组,航模组、舰模组、无线电组、报务组、美术组和文艺社团共25个,参加人数637人,制作科技作品542件,小发明、小创造830件,数学小论文50余篇,学生制成“语式判断教学仪”,将电子技术应于外语教学。当时被喻为“地下科技宫”,孙若涵副校长代表学校到印尼进行交流,受到参会者高度评价。多种课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校文艺活动也十分活跃,成立了管弦乐队、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诗歌朗诵组。据统计每五位学生中就有一人参加文艺活动,每年毕业生中都有不少同学走进了艺术团体,走上艺术道路,成为专业文艺工作者,其中有不少同学成为全市、全国著名的演员,如:蒋大为、远征、刘欢等,为艺术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体育

1984-2000年阎治身同志任校长,1954年开始任教于十六中学,1983年任副校长,1984-2000年任校长,1993-2000年兼任党支部书记。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十六中始终保持教育教学优势,大胆创新、锐意改革。1987年试办天津市第一所高级中学,同年学校被评为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学校,1988年创办了智力早期开发实验班。培训心理健康课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创了先河。90年代,创新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校多媒体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993年创立民办校华星中学。在此期间,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为把耀华建成全国一流的重点中学,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自1984年以来修缮了体育馆、健身房、礼堂、地下室和四个校舍。991年新建成科教馆和天文台,1996年又彻底大修了操场,在 1 万平方米的足球场铺设了草皮,为师生强身健体创造了优越条件。1988年12月21日十六中学恢复“耀华中学”校名。

锐意改革教学体制 阔步进入信息社会

1987年,耀华中学接受市领导下达的任务,由过去的完中校改为全市第一所高中试点校。从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整体改革。在教学上突破旧模式,压缩必修课,把语、数、外、理、化课均压缩至原来课时的70-85%,开设了30多门选修课,初步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设置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志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突破口 加快教学技术现代化步伐

90年代以来,学校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教改的突破口,建立了拥有54台586微机联网的计算机教室2间,30台586微机联网的教学软件开发室,15台美国新型“苹果”机联网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室,以及多媒体教室六间,在全校教师中普及计算机知识,送校内的骨干教师外出进修,成为天津乃至全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实验科研基地和交流中心。从1992年开发的CAI软件,使用于各科教学,1994年曹金荪校长参加全国电教工作会议,会上做经验发言,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1995年,与中央电教馆合作,开发了全国第一张教学光盘,在教育系统中起到了带头作用。

智力早期开发实验班的创建与发展

1988年为发现和促使智力超长少儿潜在智能变为现实智能,培养思维能力优异,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人,从而使他们在自己的全面成长中成为有独特才能的人,成为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遵照市教育局的指示,创办“智力早期开发实验班”。

实验班实行了较为灵活的学制,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教法的确定均为学习优良、智力较好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十二年中智力早期开发实验班在探索中实验,在实验中摸索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2年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一批理科方面的人才,许多学生在国家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而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又为学生个性志趣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目前我校实验班正继续在超常儿童教育的实践中大胆创新,这株超常教育的幼苗在耀华园的万绿丛中茁壮成长。

适当灵活的学制

实验班实行缩短学制与适当灵活相结合的办法。1988级-1992级确定高初中四年一贯的学制,在总体实行四年学制的同时,还实行了弹性学制。支持一些用三年时间学完中学六年课程而提前报考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对于少数不适应于这种学制的学生(10%左右)则适当延长(一年)学制或转入本校常态班学习。1993年还试行了初,高中五年一贯制,授课总时效与非实验班相比从四年制占课时总时数的74%增加到80.8%。

丰富新颖的教材

从学生接受知识的可能性出发,确定教学内容。一年级选用难度较大的美籍华人项武义先生主编的实验教材。自编了初中数学教材、化学补充教材,历史,地理等学科则将螺旋式教材编写体例改变为直线递进式体例,井辅之以“辅助学习材料”,辅助教材包括内容提要,参考材料、问题思考、自我测试等部分。1996年实验班经过几年的摸索,制定了《天津市耀华中学实验班课程计划》,使课程设置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减少随意性。对于接受难度大的教材有一定困难的部分学生,开设程度不同的数学A、B班(B班以普通中学教学大纲要求为准)由学生自选。物理、生物学科也增设有A,B班。在三年级开设了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为目标的提高班。允许学生个别学科免修或跳级学习。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

从1993年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明显提高,并总结积累了一整套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经验。1996年 5 月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会议上介绍了经验,赢得高度评价。

艺术陶冶情操 体育强壮体魄

学校每年举办耀华艺术节,并经常组织学生书法、绘画、摄影展览。在全国、华北地区和天津市歌咏比赛中,耀华中学多次获奖。1995、1996两年中,尹君等同学先后在国际、国内书画大赛上获得3枚银牌和铜牌。体育工作跨上了新台阶。我校女篮保持全市第一的水平,男篮一直是全市前三名。在区运动会上连续五年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迈向新世纪

(2000~ 今)

2000年,以曲丽敏校长、边华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秉承耀华中学七十多年丰厚的积淀,确定了“为成功的人生奠基”的办学方针——具体化为“一面大旗、两个目标、三个突破、四项保障、五个落脚点”,并以阳光工程、绿色工程、基建工程、数字化校园工程、校园无边界工程、希望工程等六项工程为实施载体。在办学理念上逐步实现六个转变:由追求办成国际知名学校转变为追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校;由追求象牙塔式的高雅转变为践行向社区开放、贴近民众的朴实;由以约束为主的制约机制转变为以褒奖为主的激励机制;由催生和包装少数骨干教师成为名师转变为创设人才成长的环境,促进所有教师自我成长、自主成才;由年级组长、班主任负责德育转变为以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核心,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由注重对艺术、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转变为促进全体学生艺术、体育素养的提高。经过五年的拼搏,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成功人生奠基

教师施教的原则是:

用成功的教育,教育出成功的人。

唤起自醒,培养自觉,促进自悟。

使每一个学生成为自觉奋进的人。

教师施教的重点是: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修养;

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

使学生拥有多种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生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创新能力……

教师的成功是:

培养出使自己引以为荣的人。

校长的成功是:

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

学校概况

耀华中学原占地49亩,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现占地80亩,建筑面积达66657.55平方米。

新建教学楼五层,约2.4万平方米,含 42间教室,18间理、化、生实验室,3个阶梯教室,还设有年级办公室、学科办公室及研究性学习室。半地下停车场可容纳3000余辆自行车。新老教学楼共有教室90多间。

新建体育馆 6204.69平方米,主体分上下两层,可供多功能比赛,体育馆内有篮球馆、田径馆、乒乓球室、柔道武术室、体操房。还有开敞式的游泳池和由标准的400米橡胶跑道环绕的铺设高质量塑胶草皮的田径场。

新建宿舍及食堂约 11000 平方米,共13层。1~3层为食堂,可供2000余人用餐;4~11 层为可容纳600人的学生宿舍;12-13层为招待所及教师宿舍。

改建后的综合楼有7间计算机房及设施齐备的远程教育教室、远程会议室、演播室、研究性学习室,还含有580座位的学生自习室,200座位的学生阅览室,80座位的教师阅览室及藏书10万册的图书馆。

学校还拥有音、体、美专用教室,舞蹈房和能容纳1300人的大礼堂。

所有设施向全体学生开放,为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优良的硬件条件。

阳光工程——师德 师魂 师能

“以德率才,以才养德”,教师必须德才兼备。耀华中学全体教职工将爱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自己的光和热普照和温暧每一个学生。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教师队伍、职员队伍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绿色工程——培养实践能力 强化主体教育

绿色代表优美的自然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学生。绿色工程突出无污染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校园文化和生命体验的融合,学校教育和自主发展的融合,促进学生形成高雅气质、高尚品格,从而成为高素质人才。

基建工程——改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

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耀华中学抓住天津市平房改造的有利时机,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1999年10月,对耀华路8个单位的临时及违章建筑73间(1489平方米)进行清理,于2000年划归学校为存车处。2001年2月将被开发商已预购的耀华里改为学校用地,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同年8月,628户居民全部搬迁。2002年3月7日新教学楼奠基,2003年9月1日交付使用。2004年5月新建的体育馆、游泳池和改造后的图书馆全部竣工。

数字化校园工程——以教学手段现代化 促进教学观念现代化

二十世纪90年代,我校建成了天津市第一个普教校园网,借学校扩建之机,主干光纤直接铺设到每层楼的设备间,从设备间到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采用六角双绞线,并预留了足够的升级空间。校园内露天场所和大型会议厅,采用无线网络技术覆盖,教室内装有液晶投影,学校任何地方均可进入网络。

全校教师掌握了较高的网络应用技术,手提电脑已成为教师常备的工具,职员、工人均配置台式电脑。学校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传输无纸化,从而实现了真正的数字化校园。

校园无边界工程——打开对外交往的大门 培养学生开放的胸怀

耀华中学以开放的姿态广交朋友、缔结友谊,加强国内外的沟通与交流,接待国内外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并与所在社区互动交往。近年来先后与日本 、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挪威、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进行密切交往,并与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之间互派留学生或选派外语教师赴国外进行语言培训。

希望工程——推动民办教育走向繁荣

华星中学是依托于耀华中学的一所民办学校,1994 年建校,规模逐年扩大,由最初的两个班89人,发展到2002年18个班866人,成绩斐然。为充分发挥示范校的办学优势,于2003年4月与北京加成通业咨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我市第一所股份制私立学校,更名为耀华嘉诚国际中学, 2003年增设高中部,截至2005年 6 月,有初高中学生共计1699人。

华星中学在董事会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素质教育,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主动学习为重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党政工团 通力合作 思想工作 扎实有效

党总支注重加强自身和基层支部的建设,努力抓好干部、党团员、入党申请人三支队伍,在党员中开展了主题鲜明的活动,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教工团、民主党派、教代会、工会、形成合力,为耀华中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组织保障。

耀华校歌

环球人类,文明日炽昌

教育神圣业,普及万邦

勖哉耀华,为我学界光

宗旨纯且正,教导优良

斐然学子,济济聚一堂

日新复月异,进步无疆

勤朴忠诚,服膺我校训

智德体三育,策励维勤

淡泊宁静,守朴率本真

仔肩社会业,忠以宅心

诚能动物,蔼然自可亲

敬业复乐群,淑世淑身

(最初为三段)

在耀华中学的历任校长中,第三任校长赵天麟在任期间多有创举,以人本思想治学就是其中之一。赵天麟从1934年继任耀华学校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轰炸了南开中学,把南开中学的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许多建筑物全都炸毁。为了让失学学生尽早复学,尽快安置失业教师,赵天麟校长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开办“特班”,收纳南开中学及全国各地因日军轰炸而失业、失学的师生1000余人,学生分成二部制上课。真可谓“教育神圣业,普及万邦”。在赵天麟校长的影响下,耀华师生积极抵抗敌伪教育局的奴化教育,决不改原有教科书、照常升国旗,学校一律不买日货。实验课、家事课及各项体育活动照常进行。不幸的是,1938年6月,时年52岁的赵天麟被日本宪兵队“暗杀团”杀害,以生命的代价,实现了“仔肩社会业,忠以宅心”的校歌宗旨。在天津沦陷之日,这些失学学生多赖“耀华特班”得以完成学业。日后,这一群体中许多人都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还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诗人、外交家周南,航天专家梁思礼院士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10年10月22日,中国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启超先生的小儿子梁思礼院士,携航空档案馆职工重返母校天津市耀华中学,追忆求学求知的岁月。真是“斐然学子,济济一堂”。

耀华中学一直以“勤朴忠诚”作为校训,教育学生要用“勤”来督促勉励,恪守质朴之道,把“忠”存于心中,用“诚”感动万物。

天津市耀华中学校歌 E调 4/4
0 0 5 5│1 1 2 3 │3· 2 1 — │2 3 3 2 1 │
环 球 人 类 文 明 日 炽 昌, 教 育 神 圣 业,
勤 朴 忠 诚 服 膺 我 校 训, 智 德 体 三 育,
2.3 4 3 │2 — 0 3 2 │ 1 1 2 3 │5· 6 5 —│
普 及 万 邦, 勖 哉 耀 华 为 我 学 界 光,
策 励 维 勤, 淡 泊 宁 静 守 朴 率 本 真,
3.1 1 7 6 │6 5 #4 5 — │ 4· 3 4 2 │
宗 旨 纯 且 正, 教 导 优 良。斐 然 学 子,
仔 肩 社 会 业, 忠 以 宅 心。诚 能 动 物,
3.3 2 1 5 — │6 1 5 3 2 │ 2· 3 2· 1│ 1 - - ║
济 济 聚 一 堂, 日 新 复 月 异, 进 步 无 疆。
蔼 然 自 可 亲, 敬 业 复 乐 群, 淑 世 淑 身。
--------------------------------------------------------------------------------
《校歌》简注:
*斐然:有文采的样子。斐然学子:指品学兼优的学生。
*服膺:谨记在心中,牢牢记住。服:著,放在;膺:胸。《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拳拳:忠诚恳切地。)
*策励维勤:要用“勤”来督促勉励。维:唯;维勤:唯以勤。
*“淡泊”句:淡泊:恬淡寡欲,不慕名利。宁静:甘于寂寞,埋头苦干。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守朴:恪守质朴之道。率本真:遵循天然的本性(行事)。率:遵循,按照。
*仔肩社会业:我们肩负的职责是社会的大事业。仔肩:指仔于肩者,即所担负的使命。仔:《说文》:“克也”,即胜任。仔肩也可用作动词,即肩负,担任。
*忠以宅心:把忠存于心中。尽心竭力谓之忠。宅心:宅于心,存放在心中。宅:存。
*诚能动物:至诚能够感动万物。语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蔼然:和善的样子。内心诚挚,才能表现为恳切和善。
*敬业:认真严肃地对待学业和事业。敬:严肃,认真,这里用作动词。乐群:乐于与周围的人互相切磋研讨。《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淑世淑身:使外部世界日趋美好,同时使自身的品格日益完善。淑:美好,这里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美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