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套马杆子 |
释义 | 牧民对套马杆子非常讲究,如果手里拿着桦木做的套马杆子,那可是丢人到家了。因为桦木虽然木质细腻,但纤维抗剪力差,不耐折,极易“齐茬断”,绝不象陈阵形容的那样容易夹直,如果真是2丈来长,解开弓弦当鞭子一甩很可能就断掉了。 牧民常用做套马杆子的是柳木,最好是当年的新茬柳杆,没有大的节眼,易顺直,柔韧性大,木质轻,手感好,使起来再顺手不过了。更为讲究的老牧民用“苦柳子”做套马杆,“苦柳子”指的是“苦枥”,即白腊树,其树皮是中药秦皮,味苦,树干笔直似柳,但木质优良,坚实致密,力学强度大,有弹性,耐水湿,不变形。同时,入手粗细均匀,有细微凸凹,便于把握。缺点是太重了,约为柳木杆子的一倍,使起来不方便。所以,很多牧民的套马杆子的下半截用白腊杆,上半截接上柳木。这样就是套马撒了杆子,被马踢踩断掉的,肯定是那上半截。 白腊杆修夹取直时要费一些力气,是用牛油涂在弯曲处用火烤透,再用夹木夹直。夹接好之后,用湿牛粪用力涂抹,呈现出厚重、一致的色泽。 别小看了套马杆稍(uzoor),一般是用沙窝子里的小红柳,讲究一点儿的一定要用“切勒”(cheer)。这玩艺儿草原上不产,都是拉盐的大车从山里带来,牧民用奶食品或肉来换的。我每次游牧走场到山里(兴安岭余脉)都要采集一大捆回来分给牧民,牧民很稀罕它。 “切勒”的学名叫蒙古荚蒾(Viburnum mongolicum),是忍冬科荚蒾属的植物,花很漂亮,跟扬州的琼花同属。它是灌木,枝条的柔韧性极好,山里的蒙古族老乡用它的细枝编筐,很结实,就是太重了。我曾经砍回去一根5尺长、酒杯粗细的“切勒”做马棒,没有牧民相信那是“切勒”,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切勒”也就一米高,手指头粗细。 一般的白蜡杆不够长,通常中间要连接,连接面制作是光滑度很重要,角度要严丝合缝;这是个技术活;好的马倌常以此为荣.连接的方法我知道的有四种: 第1种最简单但不很结识; 第2.3种最常见; 第4种最结实,但工艺相对复杂. 粘结(通常是骨胶)后.外圆要打磨光滑,浑如一体....全长基本是两端稍细,尾部通常有一个类似陀螺状的圆疙瘩(有的是与杆体一体的,有的是后装上的)作用是套住马后便于向后拖拉.前端一般削成第2种的形状,以便与前端柳条连接,这里的连接通常是削薄了的牛皮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