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诗美学精读 |
释义 | 本书侧重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唐诗艺术美进行现代诠释,分别就意境呈示、时空意识、模糊思维、空白艺术、情感体验、自然表现、语言技巧诸端对唐诗作品进行精读,作者强调原典优先,故虽移形换步,但念兹在兹的仍是唐诗文本。本书在重建经典阅读空间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有助于引导读者步入唐诗艺术美之常奥。 图书信息作 者: 李浩著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 字 数: 245000 版 次: 1 页 数: 255 印刷时间: 2009/02/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309063202 包 装: 平装 丛书名: 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 所属分类: 文学 --中国古诗词 定价:¥28.00 图书目录引 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唐诗魅力的现代阐释 第一章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唐诗的意境呈示 一、象外之象 二、现量情景 三、妙造自然 第二章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唐诗的时空意识 一、逝者如斯夫 二、拟太虚之体 三、变形与转换 第三章 花非花,雾非雾——唐诗的模糊思维 一、诗无达诂 二、恍兮惚兮 三、开凿浑沌 第四章 此时无声胜有声——唐诗的空白艺术 一、大音希声 二、飞笔留白 三、空故纳万境 第五章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诗的情感体验 一、神奇的内宇宙 二、山林与魏阙 三、抒情方式 第六章 一生好入名山游——唐诗的自然表现 一、极视听之娱 二、是中有深趣矣 三、取神于陶谢之间 第七章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诗的语言技巧 一、超越语法 二、词汇张力场 三、远程交易 四、声律谐美 第八章 笔补造化天无功——唐诗艺术美分论 一、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自然特征 二、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三、李白诗文中的鸟类意象 四、李白作品中的“梦” 五、李贺诗中的“辞”与“理” 结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版后记 附录 书摘插图第一章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唐诗的意境呈示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对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规定,离开意境就无法对诗歌美学发展史上许多概念的产生、发展、深化、定型作出历史与逻辑的阐释,更无法捕捉住那“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诗魂。可以这样说,意境是理解古典诗歌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美学的网上纽结,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必将会促成我们对唐代诗歌艺术丰富内涵的进一步体会,同时也能使我们纲举目张,直探底蕴,领悟作者微妙深奥的诗心。 意境理论由先秦《易经》与老庄哲学对“象”的阐发而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给中国文化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翻译家与寺僧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给“境界”这一固有的语词充入新的内涵,使其由实体概念转化为非实体范畴,由具体变为抽象,由世俗名词变为宗教神学的术语。另一方面,齐梁时的刘勰遥承先秦,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窥意象而运斤”,使“象”转化为“意象”,并取得了意与象、隐与秀、风与骨的多种规定性。到了唐代,意象作为标识艺术本体的范畴,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了,殷瑶等人还进一步提出“兴象”作为意象组合中的重要方式来加以强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