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纯金四门塔
释义

基本信息

【名称】:唐纯金四门塔

【类型】:金银器

【时期】:唐(618--907)

【尺寸】:高7.1厘米,重184克

【出土时间及地址】:199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

【收藏】:法门寺博物馆

文物鉴赏

唐纯金四门塔用纯金铸成,由塔身和塔座构成。塔身为单层,四方形,四侧正中各辟一龛形门,门两侧的墙壁上錾出对称的如意云头和蔓草,四角檐柱光素无纹。塔身下部錾出砌石纹样的台基,台基之四侧门下又錾刻出象征性的条石垂带踏步,阑额錾连珠菱形锦纹。塔顶为四角攒尖形,塔檐叠涩外挑,四侧坡面均錾饰瓦纹,塔刹为硕大的火焰宝珠。塔体饰忍冬和阔叶卷草,塔坐四侧壁錾饰一周仰莲瓣,塔座之下还垫置素面垫片。

塔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一种建筑形式。在梵文中,“塔”是坟冢的意思,译成汉语称“宰堵坡”、“佛图”、“浮屠”等等,魏晋以后多以“塔”字统称,主要用来保存舍利。在古代印度,相传释迦牟尼的舍利曾被当时的八个国王分取并建塔供养。阿育王时期,立佛教为国教,分舍利为八万四千份,交由八万四千个小邦国建寺塔供养,这就是佛教史上盛称的“阿育王八万四千塔”。佛教传入中国后,塔与我国原有的建筑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出现了楼阁式塔、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式塔等多种形式。四门金塔即是亭阁式塔中比较典型的一种,且时代较早,与其他形式相比,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建造。法门寺地宫内同出的铜浮屠和依其形而建造的法门寺博物馆主体建筑亦是亭阁式塔,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611年(隋大业七年)的山东历城四门塔。与上述木、砖、石等材料建造的寺塔或舍利塔所不同的是,这种金塔及其他质料昂贵的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等专用于瘗藏舍利,供于塔基地宫或塔身之内,是塔中之塔。

唐纯金四门塔为八重宝函之第一重,出土时佛指舍利套置于银柱上,高4.03厘米,重16.2克,《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记,佛指“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两俱平,一面稍高,色白如玉,少青,质密而泽,髓穴方大”,其内壁有褐色灼痕,状如北斗七星。唐代崇佛日盛,先后有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僖宗等迎送佛骨或启塔瞻礼,宪宗时更有韩愈上《谏迎佛骨表》而遭贬潮州之著名历史公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