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台湾苏铁
释义

台湾苏铁是古老的残遗植物,目前仅残存于我国台湾和海南的个别地区,数量极少,生长缓慢,繁殖力又弱。加之森林的破坏,生境的改变和过量的挖掘,已处于濒监灭绝的境地。

中文学名:台湾苏铁

二名法:Cycas taiwaniana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苏铁纲

科:苏铁科

分布区域:台湾(台东、台中)、广东(琼中、陵水、保亭)

简介

台湾苏铁,苏铁属Cycas spp.,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Cycas Taiwaniana Carruth)

本种在首批国家确定的珍稀濒危植物中已定为三级保护植物。由于本种命名过程中的混乱,原台湾苏铁的概念正在改变。由于台东苏铁(Cycas Taitungensis)的确立,把台湾苏铁的地理分布范围局限在福建、广东沿海。这样一来分布区更为狭小,且植物地理学和植物区系的研究仍保持原有重要性。因而本种仍不失去作为珍稀植物被保护的意义。

本种圆柱形树干,高达3.5米,干径达40厘米。叶集茎顶,叶柄长25-150厘米,具刺。叶身长1.5-3米,羽状全裂,羽片76-144对,条形,薄革质,平展。雄球花序,圆柱形,长49-70厘米,大孢子叶密生黄褐色绒毛,顶片菱形,宽卵形,长6-16厘米,宽6-16厘米,边缘篦齿状分裂。

华南沿海热带雨林和低海拔灌丛是本种生长地,应加强保护。此外可加强繁殖,移植于沿海作为园林观赏绿化植物。

台湾苏铁:苏铁科苏铁属常绿灌木,原产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喜光、也耐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冷。

分布

台湾(台东、台中)、海南(琼中、陵水、保亭)

现状

濒危种。台湾苏铁是古老的残遗植物,目前仅残存于我国台湾和海南的个别地区,数量极少,生长缓慢,繁殖力又弱。加之森林的破坏,生境的改变和过量的挖掘,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形态特征

棕桐状常绿植物,直径20一35厘米,茎于圆柱形,覆被着宿存的叶柄基部。叶羽状全裂,长达180厘米,宽20-40厘米;羽片90一140对,线形,革质,亮深绿色,长18一25厘米,宽7一12毫米,无毛;边稍增厚,不反卷,中脉在两面隆起或稍隆起;叶柄长15一40厘米,两侧有短刺。雌雄异株;小孢子叶球顶生,长椭圆状圆柱形,长约50厘米,直径9一10厘米,小孢子叶多数,近楔形,长2.5-4厘米;大孢子叶多数,簇生茎端,长17-25厘米,密被黄锈色绒毛,后变无毛,上部斜方状圆形或宽卵形,宽7-8厘米,羽状半裂,裂片钻形,先端刺尖,顶生裂片稍大,有锯齿或再分裂;下部柄状,长10-15厘米,中上部两侧着生4-6枚无毛的胚珠。

特性

台湾苏铁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及其以南地区。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年平均温20一24℃,1月平均温11一19℃,7月平均温24一28℃,年降水量1500一2000毫米。通常生长在向阳的沟谷悬岩峭壁间或溪河两岸疏林中。喜充足的阳光和湿润、肥沃的土壤,也能耐短期干旱。具有抗火烧、喜温暖、畏冷湿、忌遮荫等特征。台湾苏铁在分布区内一般都能开花,但种子很少成熟。花期4-5月,种子当年秋冬成熟脱落,但种胚要到第二年秋季才发育完全。10多年生植株通常在茎于基部产生小芽,芽体长大成分枝,分枝基部又生新的小芽,再产生新分枝。

保护价值

台湾苏铁为我国特有种,间断分布于台湾和海南,对研究地史的变迁和植物区系,有一定的研究研价值。树形优美,是很好的观赏植物。

保护措施

建议在我国台湾省台东县红叶溪上游和海南省的琼中、陵水、保亭等地建立自然保护点,,加强对台湾苏铁的保护。广州、翁源、鼎湖山、罗浮山,海口、汕头、漳浦、厦门、福州等地已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

本种分蘗力较强,一般采用分株繁殖,在春季新叶未发时将母株茎基上或茎于上的小芽或小株切断,在切断茎于基部小株时,最好要带一部分细根,种后一般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能成活。并应研究台湾苏铁的结实生物学,争取获得较多种子,增加繁殖系数。

播种繁殖

选种

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播种能否成功。

1 、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

2 、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

3 、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消毒

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 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 60 ℃ 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 12 ~ 24 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芽

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 12 ~ 24 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

台湾苏铁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

1 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 1/2 ~ 2/3 ,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

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 3 × 5 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 ~ 3 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

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 9 : 30 之前,或者在下午的 3 : 30 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

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 3 片或 3 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分株繁殖

台湾苏铁分株时间: 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

分株方法: 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

装盆消毒: 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 1500 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后的管理: 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 ~ 4 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 3 ~ 4 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 ~ 3 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最好是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上盆或移栽

台湾苏铁小苗装盆或养了几年的大株转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 ~ 2 公分,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 1 ~ 2 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 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 菜园土:炉渣 =3 : 1 ;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 =4 : 1: 2 ;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一周。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 4 ~ 6 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湿度管理

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 70 ~ 80% ,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管理 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 10 ℃以下停止生长,在霜冻出现时不能安全越冬。

在夏季:

1 、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的温度能散发出去;

2 、放在半荫处,或给它遮荫 50% ;

3 、给它适当喷雾,每天 2 ~ 3 次。

在冬季:

1 、搬到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

光照管理

喜欢半荫环境,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给予充足的阳光,但在夏季要遮荫 50% 以上。

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肥水管理

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春、夏、秋三季 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 ~ 4 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 3 ~ 7 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台湾苏铁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 2 ~ 4 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 30 ~ 100 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 公分。沟内撒进 25 ~ 50 斤有机肥,或者 1 ~ 5 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

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换盆

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 =3 : 1 ;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 =4:1 : 1 : 2 ;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脱盆

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花盆准备

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公分。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公分,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公分即可。

相似物种

篦齿苏铁渐危种。近年来由于挖采作园林观赏者日益俱增,同时云南南部开发种植经济作物,天然林被毁,在雌雄异株,不常花结子,致使植株急剧减少,有变为濒危种类的危险。

形态特征 棕榈状常绿植物,高达3米,树干圆柱形、覆被着宿存的叶柄。叶羽状全裂,长1 -1.5米,叶柄长15-30厘米,两侧有长约2毫米的疏刺;羽片80-120对,硬革质,披针状线形,长15-20厘米,宽6-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不对称,中脉在两面均隆起。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茎顶,长圆锥状,具多数螺旋状排列的小孢小叶,直径10-15厘米,小孢子叶 楔形,长3.5-4.5厘米,密被褐黄色绒毛,下面有多数3-5个聚生的小孢子囊;大孢子叶多数,簇生茎顶,密被褐黄色绒毛,上部斜方状宽圆形、宽6-8厘米,有30余个钻形裂片,裂片 长3-3.5厘米,先端尾状刺尖,大孢子叶下部窄成粗的柄状,长3-7厘,胚珠2-4,生于大孢子叶中部两侧。种子卵状球形,长4.5-5厘米,直径4-4.7厘米,熟时红褐色。?

地理分布 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生于海拔1 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疏林下或次生灌丛间。印度、尼泊尔至中南半岛各国均有分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