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湾大蟋蟀 |
释义 | 类别一般种 别名肚猴、土猴、花生大蟋、土伯仔、大蟋蟀、巨蟋、大油葫芦、大土狗 分类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 形态:为大型的直翅目昆虫,成虫体长32-44公釐,体色褐色至黑褐色,体型圆筒而粗状,是台湾最大型的蟋蟀。前足胫节端刺粗短稍扁。雌虫产卵管短。成熟若虫翅不明显,仅有一小片的翅芽痕迹。 生态大部分在乾燥之砂质土,无植物群落覆盖处易发现;白天穴居地洞,夜晚外出觅食,因其取食农作所以被视为农业害虫。台湾的地栖性蟋蟀有50多种中,只有台湾大蟋蟀会挖地道。成虫出现於春、秋二季。 分布台湾主要分布全岛平原到低海拔山区。除台湾外,本种广泛分布於中国大陆之福建、广西、广东,印度、东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爪哇等地。食饵:成虫与若虫皆杂食性,会啃食叶类或根茎类蔬菜。 附记蟋蟀最引人所注意的就是它们的声音,它们发音的方式是利用摩擦翅膀而发出声音;声音也是雄虫诱引雌虫前来交尾的求偶讯号。也是宣告领域之方式之一。雄虫的声音主要「唧·······」,连续不断,声音变化小,音量大,是秋季黄昏时最容易听到的鸣虫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