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塔公 |
释义 | 塔公含义“塔公”,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途经此地,随身携带的释迦牟尼佛像忽然开口,示意愿留在此地。众人立即就地按照佛像原貌复制一尊留下。从此,高原上有了被称为“小大昭寺”的塔公寺。塔公草原也因此而得名。 塔公乡基本概况塔公乡位于康定县城西北部,距离县城113公里,幅员面积712.7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截止2005年底,全乡总人口7264人,是该县的纯牧业乡。2005年底,全乡牧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塔公素有“小拉萨”之称,塔公草原是贡嘎山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主要景区之一,是距省会成都最近的大草原,塔公以其深邃的藏传佛教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在全州旅游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基础设施根据《康定县城市总体规划》,该县紧紧围绕整合牧区资源、推动牧区旅游业发展、建设牧区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把塔公打造成集草原风光、宗教文化、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康区一流小集镇”的总体目标,该县委托四川606地质队对塔公进行了地形地籍测绘,委托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编制了塔公乡建设总体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塔公实际,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效率运作、高水平发展、高质量建设”的集镇建设要求,采取以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市场运作筹措资金,鼓励具备条件的牧民集中建房的筹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于2003年6月全面启动了塔公小集镇建设。小集镇启动实施以来,先后完成5个单位、25户民房的拆除任务,拆除面积5150.43平方米。同时,按照不同的房屋结构和塔公地区建设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补偿方案,补偿金额达90多万元。在近两年多的时间内,政府投入无偿资金303.3万元,分别建成一条长650米、宽18米的317国道过境主街道和两条分别长150米、宽12-15米的横街,完成了建筑面积5518平方米的塔公广场,实施了厕所、街灯、垃圾清运、集镇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适当补贴,群众集资为主等方式,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按照统一设计要求,完成塔公25户拆迁户房屋新建和130余户临街房屋改扩建、装饰装修工程。完成了塔公信用社、乡政府、兽医站、小学校和卫生院、派出所等机关单位房屋建设和塔公福利学校“穿衣戴帽”等一批建设项目。 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塔公小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实现了折西片区小城镇建设“一带三改”的目标,“一带”即:以旅游业带动农牧民致富。“三改”即:改变农牧民传统观念,改变纯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改变固有的传统产业结构。塔公小集镇的建设,使广大农牧民从传统畜牧业转向从事以旅游业为主的商贸流通、民居接待、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拓宽了广大牧民的增收渠道,据不完全统计,仅塔公村现有铺面就已达363户,增加牧民月收入从150元到550元不等,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150万元左右,全乡牧民年人均收入可增加200元左右。 塔公村基本概况塔公村位于康定县塔公乡政府驻地,截止2005年底,全村155户,546人,草地面积25900亩,牲畜存栏1224头(只匹),主要经济来源为畜牧业和旅游业收入。全乡无畜户、少畜户、贫困户共60余户,这部份牧民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生产、生活条件差,生存条件恶劣。 基础设施2003年,康定县结合小集镇建设启动实施了塔公牧民新居建设。为使牧民新居建设形成规模,增强集镇辐射功能,在乡政府驻地附近无偿划拨了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新居建设。塔公牧民新居建设中,康定县共投入资金437万元(其中:无偿资金177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60万元),完成了62户牧民定居房建设,户均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4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了牲畜棚圈、暖棚和割草基地。新建村内主干道硬化路775米,进户硬化路350米,打水井10口。村学校、群众活动室、厕所、用电线路、有线电视、通信设施等配套基础工程建设也全部完成。全乡62户无畜户、少畜户、贫困户已喜迁新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