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史贤明 |
释义 | 史贤明,男,1961年8月生,博士(香港大学)、 教授。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1.食品安全2.食源性细菌分子生态 主要从事食品安全、食品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概述上海食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和1988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分别获得微生物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在香港大学获得生物技术博士学位。1993年10月-1994年10月,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访问学者;2003年1-8月和2007年7-8月分别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和美国农业部东部研究中心访问教授。 任职1982年8月-1985年8月在农业部环保所任实习研究员和团委书记,1988年7月-2004年1月,在华中农业大学先后任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安全与微生物系主任,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分室主任,农业部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职;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与营养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实施专项核心专家组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食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审稿人。 成就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分子生态及检测技术、微藻异养代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1997年在第三届亚太藻类生物技术大会上获得最佳论文奖,并被大会评价为“开辟了微藻规模培养的一条新道路”;1998年获第二届武汉科技创业“十杰青年”和湖北省高等院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的称号。先后主持或参加“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项目、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上海食品安全重大专项以及由教育部、香港大学科学基金、香港工业署和美国农业部等资助的国际国内科研项目20多项。“十五”期间,主持了美国农业部国际合作项目“动物性食品中重要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上海市重大专项“主要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上海标准专项“食品中重要致病菌PCR检测技术研究”等课题,参加了国家奶业重大专项课题“乳品质量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国家863课题“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等课题;“十一五”期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沙门氏菌特异性检测靶点的发掘”、国家863课题、上海市重大专项课题“城市猪肉产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参加国家支撑计划食品安全专项课题。发表科学论文60多篇,其中18篇被SCI收录。2000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主编专著和教材3部,参编专著和教材多部。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作为组委会主席,组织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中美食品安全全程控制研讨会”、第三届食品安全国际论坛(上海)以及三期“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培训班”。倡导和参与了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论证和建设;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食品安全统编教材;参与了“国家中长远科技发展规划”食品与生物安全部分的编写。 主要研究在食品安全方面主要研究几种食品中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规律,揭示部分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机理与规律;研究开发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食源性致病细菌快速自动检测技术,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检测成本;开展食源性致病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评价,为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国标方法的更新提供依据;采用快检方法对我国主要食源性致病细菌的分布进行调查,建立数据库,对食源性致病细菌可能导致的食品安全性问题进行风险评估,为控制由它们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基本数据;研究我国几种主要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的标准化技术,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代表性论著(1) 史贤明(主编). 2003.《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 (2) 史贤明(第二主编). 2004. 微生物与农业. 科学出版社, 北京. (3) 史贤明(第一副主编). 2005. 《食品微生物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 (4) 史贤明(第二主译). 2005. 《食品中微生物风险评估》).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 (5) Wang XH, Liu Y, Xie BJ, Shi XM, Zhou JC and Zhang HL. 2004. 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 49(4): 350-354. (6) Tang JN, Shi XM, Shi CL, Chen HC. 2006. Journal of Rapid Methods and Automation in Microbiology, 14(3):200-217. (7) Liu ZM, Shi XM, Pan F.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007 (in press). (8) Shi CL, Shi XM. 2006. Biotechnology Letters, 28 (4): 261-265. (9) Shi CL, Shi XM. 2006.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2(4):1050-1055. (10)Shi XM, Wu ZY, Chen F. 2006. 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 50(8):763-768. (11)Wu ZY, Shi XM. 2007.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44:13-18. (12)Wu ZY, Wu SM, Shi XM. 2007. Journal of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30: 174-185. (13)Wu ZY, Shi CL, Shi XM. 2007.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3(9):1233-1238. (14)Wu ZY, Shi XM. 2007.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in press). (15)Shi XM, Jiang Y, Chen F. 2002. Biotechnology Progress, 18 (4): 723-727. (16)Shi XM, Zhang XW, Chen F. 2000.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7 (3-5): 312-318. (17)Zhang XW, Shi XM, Chen F. 1999. 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23 (6): 503-507. (18)Shi XM, Liu HJ, Zhang XW, Chen F. 1999. Process Biochemistry, 34 (4): 341-347. (19)Shi XM, Chen F. 1999. Nahrung-Food, 43 (2): 109-113. (20)Shi XM, Chen F, Yuan JP, Chen H. 1997.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9 (5): 445-450. (21)Shi XM, Chen F. 1997. Nahrung-Food, 41 (1): 38-41. (22)陈永辉, 史贤明. 2005. 微生物学报, 45(6): 952-954. (23)刘斌, 史贤明. 2006. 微生物学通报, 33(2): 156-161. (24)王华丽, 史贤明, 杨官品. 2006.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4(4):627-628. (25)王小红, 谢笔钧, 史贤明. 2004. 食品科学, 25(7): 78-81. (26)石晓路,叶达中,王晓东,黄跃,史贤明。2003。中国食品学报,3(1):67-76。. (27)朱将伟, 刘国艳, 史贤明. 2006.中国公共卫生, 22 (7): 883-884. (28)朱将伟, 柴春彦, 刘国艳, 肖红玉, 殷传新, 史贤明. 2006. 食品科学, 27 (5): 57-6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