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疑山铭 |
释义 | 作品名称:九疑山铭 创作年代:东汉 文学体裁:铭文 作者:蔡邕 题解淳佑六年(1246),道州知州李袭之修葺舜庙,并嘱濂溪书院掌管御书的教官李挺祖,补书蔡邕《九疑山铭》,刻在玉琯岩石壁上面。铭文描写了九疑山的高峻和兴云播雨的功能,歌颂了虞舜的圣德与养民之恩、教化之功。这是最早的直接以永州风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湖南文苑中最早的一篇铭文。 作品原文岩岩九疑,峻极于天。触石肤合[1],兴播建云。时风嘉雨,漫润下民。芒芒南土[2],实赖厥勋[3]。逮于虞舜[4],圣德光明。克谐顽傲,以孝蒸蒸[5]。师锡帝世[6],尧而授征。受终文祖[7],璇玑是承[8]。太阶以平,人以有终。遂葬九疑,解体而升[9]。登此崔嵬[10],托灵神仙。 作品注释[1]肤合:云气聚合。西晋潘尼《苦雨赋》:“气触石而结蒸兮,云肤合而仰浮。” [2]芒芒南土:芒通茫,意思是南方望不到边际。 [3]厥勋:他的功勋。厥,代词,他的,那个。 [4]逮于虞舜:舜帝到达。逮:及,达到。 [5]克谐顽傲,以孝蒸蒸:这两句意思是克制顽劣傲慢达到和合,用厚美尽孝道。克:能够;谐:和合;蒸蒸:同烝烝,厚美的样子。这两句其他版本缺,依陈泳《尧舜传说研究》补上。 [6]师锡帝世:在舜三十岁时,众人献言向尧帝推荐舜可以接替帝位。师:众人。锡:赐,这里指献言。世:三十年。由代表三十的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成,即三十年为一世。 [7]文祖:指有文德的祖先。《史记历书》:“(尧)年耆禅舜,申戒文祖。”是指唐尧。 [8]璇玑(xuàn jī):星名,北斗成斗形的四颗星。 [9]解体而升:按道家的解释是得道成仙。 [10]崔嵬(wéi):山石高而不平的样子。 作品赏析《九疑山铭》为东汉文学家蔡邕所作。1246年(南宋淳佑六年),道州知州李袭之修葺舜庙,并嘱咐濂溪书院掌管御书的教官李挺祖,补书蔡邕《九疑山铭》,刻在玉琯岩石壁上面。铭文描写了九疑山的高峻和兴云播雨的功能,歌颂了虞舜的圣德与养民之恩、教化之功。这是最早的直接以永州风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湖南文苑中最早的一篇铭文。 作者简介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人。汉灵帝时为仪郎,因上书议政获罪,流放朔方,遇赦后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官左中郎将,董卓被诛后,蔡邕被捕,死于狱中。著有《蔡中郎集》,后人有辑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