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州慢·击筑行歌
释义

元好问词作之一。这首词写下了他的一生。早年的胸怀天下,壮志于经世治国到常年怀才不遇的郁闷与无奈,直至最终对仕途绝望,归隐之心日甚。“诗句欲成时,满西山风雨。”一句,表明了他寄希望以他一只笔,能够写下天下黎明百姓的疾苦,反应人民的生活疾苦,以及表达对政治黑暗的不满。

作品名称:石州慢·击筑行歌

创作年代:金

作品出处:遗山乐府

文学体裁:词

作者:元好问

原文

石州慢·击筑行歌

赴召史馆,与德新丈别于岳祠新店,明日以此寄之。

击筑行歌,鞍马赋诗,年少豪举。

从渠里社浮沉,枉笑人间风女。

生平王粲,而今憔悴登楼,江山信美非吾土。

天地一飞鸿,渺翩翩何许。

羁旅。山中父老相逢,应念此行良苦。

几为虚名,误却东家鸡黍。

漫漫长路,萧萧两鬓黄尘,骑心漫与行人语。

诗句欲成时,满西山风雨。

赏析

生父元德明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喜爱杜诗,推崇苏、黄。继父元格做官于掖县、冀州、陵川、略阳等地,常携好问赴任。其师郝天挺引导他潜心经传、留心百家、刻苦学诗,对其成长影响很大。

他七岁能诗,人称“神童”。兴定五年(1221)进士及第,不就选。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材郎,充国史院编修。后又历官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金亡后二十余年间,潜心编纂著述,致力于保存金代文化。元宪宗七年(1257)九月卒。早年有志于经世治国,壮年时曾自负“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这首词更是写下了他的一生。

上片中,“击筑行歌,鞍马赋诗,年少豪举。”一句写下早年自己曾经胸怀天下,壮志于经世治国。“从渠里社浮沉,枉笑人间风女”与“生平王粲,而今憔悴登楼,江山信美非吾土。”分别写下了早年自己仕途不顺,浮浮沉沉,以致自己心灰意冷,于治国救世已然暗淡无意了。也暗示了厌倦朝中内斗,自己不再愿意为官了。“天地一飞鸿,渺翩翩何许。”更是流露自己他乡漂泊流落之苦,和对前途的一片渺茫而不知所措。

下片中,“羁旅。山中父老相逢,应念此行良苦。”长期的怀才不遇和面对黑暗的现实,使他逐渐清醒,出仕和归隐的内心矛盾开始加剧,文中“几为虚名,误却东家鸡黍。”则表现出作者常年怀才不遇的郁闷与无奈之情。“漫漫长路,萧萧两鬓黄尘,骑心漫与行人。”更是流露出作者对仕途已经绝望,归隐之心日甚。“诗句欲成时,满西山风雨。”一句,则表明了他寄希望以他一只笔,能够写下天下黎明百姓的疾苦,反应人民的生活疾苦,以及表达对政治黑暗的不满。

语遗山涉足于诗、词、文、散曲和笔记小说等文学的各领域,尤以诗的成就为最高。他的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其中反映当时人民饱受天灾人祸之苦的作品,真实具体,富有感染力。其词则被誉为金朝一代之冠,以苏、辛为典范,博采众长,兼有婉约、豪放等诸种风格。

作者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汉族,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少年时代与其父元德明生活于山西砂河镇滹沱河北。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卒于获鹿(在今河北省)寓舍,归葬故乡系舟山下山村(今忻县韩岩村)。元好问墓位于忻州市城南五公里韩岩村西北,1962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元好问之文继承唐宋大家传统,清新雄健,长短随意,众体悉备,为金代文学批评之巨子,仿杜甫《戏为六绝句》体例所写《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颇大。 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