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5月1日) 平装: 182页 开本: 64开 ISBN: 7806765824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许多人为对象,就其自身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的活用方法进行了访问,有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活用于工作的人,有把这一时间利用于自己的业余兴趣的人,也有把这一时间用于自己的研究的人,还有在这一时间上稍微动点脑筋愉快地上下班的人。

媒体推荐

前言

一天,二十四小时。其中,我们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呢?

有一个词叫“可支配时间”。听起来可能觉得陌生,但“可支配收入”肯定耳熟。

所谓可支配收入,就是指从个人收入中扣除税金和公共保险费后所剩的金额。也就是说,在收入中,个人能够自由使用的金额。

把这种观点套用于个人时间上,就产生了“可支配时间”这个词。所谓“可支配时间”,就是指从二十四小时中除去睡眠时间、工作时间和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之后所剩的时间。即一天中个人能够自由使用的时间。

由此看来,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个人不能自由使用的不自由时间。的确,上班下班对许多人而言,足不可避免的。没有“要”和“不要”的选择余地。从这一意义上说,是不自由的。

对在公司工作的人来说,“上下班的路上也属于工作部分”。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必定是紧随着劳动时间前后的。也就是说,属于“准”劳动时间。

从这一意义上看,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没有个人自由的。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不自由时间。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越长,自己的自由“可支配时间”就越少。相反,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越短,可支配时间就越多,时间的余裕就会增加。

但是,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果真就是“不自由时间”吗?

乘电车时,只要你环顾四周,当然,过分拥挤的电车除外,乘客们无不在做着各自的事情。有人打盹,有人看书,有人摊开报纸,有人只是发呆。看上去,大家都像在支配着自由的时间。 自己干什么也并没有受到别人的指使。

如此看来,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似乎也可以认为是“自由时间”。是不会受到任何人打扰的唯一“自由时间”。

我们被赋予了住所和单位这两个“定点”。在其间来回移动,即上下班。这一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如何移动,或者说,在移动期间做什么,决定这一点的却是我们自己。

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里,感歪旷不自由”,亦或是感到“自由”,各人都不相同。觉得是“无聊浪费的时间”,或者感到是“宝贵快乐的一刻”,这肯定因人而有巨大的差异。

但是,一句话,只要在公司工作,就免不了要上班下班。这样的话,肯定谁都会想,与其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作为不自由的无聊的时间来度过,还不如把它作为愉快的有意义的时间来度过。

本书以许多人为对象,就其自身对上下班路上时间的活用方法进行了访问。有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活用于工作的人,有把这一时间利用于自己业余兴趣的人,也有把这一时间用于自己的研究的人,还有在这一时间上稍微动点脑筋愉快地上下班的人。本书将就此分别予以介绍。为了使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成为重要的时间,成为有意义的时间,你一定会从本书中受到许多启发。

说不定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将成为你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呢。

现代情报工学研究会

2000年3月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现代情报工学研究会 译者:游衣明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工作因上下班路上时间的利用方法而发生改变

一天的工作从早晨上班的路上开始

核实工作用的签条也可以在上班的路上完成

电车中可站着进行的“记录本工作法”

车站的售货亭是公司职员的好伙伴

在站台上发送电子邮件

上下班路上的电车里充满了“点子源”

车厢里一年五千张以上的“悬挂式广告”是巨大的信息源

看而不厌的新型车内广告

悬挂式广告是新素材、新技术的博览会

悬挂式广告的欣赏方式和活用方法各式各样

同纸质报纸相比电车中更流行电子报纸

从全球规模的“网眼”中收集信息

随意浏览电子杂志

移动电话·PHS是最小的便携工具

在上下班的路上这一有限的时间里通读“指南”

以带回家的工作为契机而开始的“折纸艺术”

“这儿最好”——模拟演示在早晨上班的路上完成

碰见上司或同事也不坏

第二章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取得资格证和加强记忆的宝贵时间

实现梦想的宝贵时间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不管情愿与否”能得到保障

留给大忙人的私人时间

只有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谁都不会打扰

加强记忆的技巧在于“反复”

上下班的电车是用于记忆的最好不过的场所

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实现取得资格的目标

通过刺激五官的记忆法获得“中小企业诊断师”的资格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是百忙中所剩下的“自己消磨”的时间

想学外语,可是没时间!

通过携带方便的单词卡来记忆单词

通过喜欢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来提高听力

把脑子里所想的当场说出来

享受看人,“读”人的乐趣

探寻站在你面前的人物的生活故事

在活生生的模特儿身上虚拟着服装搭

为了确保座位这一“实益”目的而观察人物

第三章 最有效地利用上下班路上时间的观点变化

第四章 电车里能使人身心轻松

第五章 要珍惜这不会受到别人打扰的唯一时间

……

文摘

书摘

加强记忆的技巧在于“反复”

为了掌握外语或取得某种资格而想学习的人很多。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熟记”。

但是,虽然想一次把它记住,可经常是过后就忘了。熟记与能否在短时间内反复学习有很大关系。

就拿坐在公司的办公桌旁给熟悉的人打电话来说吧。

认真的人也许在电话机里存进了简单的电话号码。但是,如果是每天都拨打的电话号码的话,即使不依靠话机里存的号码,不管是谁,都会记住一两个吧。只要你想拨给对方,在大脑里浮现出这些数字之前,你的手指也会随意地去按电话号码键了。

是你有意要记住这些电话号码而背下的吗?并非如此。是在每天或是一天许多次拨打这些号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记住的。与其说是大脑里记住了它,还不如说是指头上记住了它吧。

就像这样,记忆是通过反复才在大脑里锁定的。总之,不想忘记的东西需要反复。反复的次数越多,自己就会记得越牢固。

再想像一下,你受托要在结婚仪式上讲话时的情景吧。

我们也能经常看到有人念准备好的原稿。但不看稿子的讲话要得体得多。我们还能听到充满激情的演说。这时,大脑里要记住原稿的文章。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开头起,逐行将其记在脑子里;另一种是,从开头到结尾,一遍一遍地反复读。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记住呢?当然是后一种方法。

而且,如果在反复的间隙里,再稍加休息的话,则记忆的效果更好。

如果始终盯着一篇文章看的话,本人想记住的东西,却会意外觉得装不进大脑里去。趁休息的间隙,想些完全不同的事情,让大脑恢复清新,再继续记忆作业。

这种“记住,忘记,再记住,再忘记……”的反复,的确是记忆的重要步骤。

上下班的电车是用于记忆的最好不过的场所

“记住,忘记”的循环,反复的间隔尽量短些为好。

我们再看一下打电话的例子吧。

你能否记得住一周打一次的那个电话号码?有人也许能记住,有人也许记不住。如果是一个月打一次的电话号码的话,打电话之前,肯定先要去找对方的名片吧。

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活跃于世的,以著作《关于记忆》而闻名的德国心理学家埃宾格豪斯,进行了有关“忘却与时间”的试验。

就是让被试验者记住一些没有意义的拼词。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录他所忘掉的词的数量。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人从记住东西之后,30分钟以内,就忘掉了内容的40%,一天以后,忘掉66%,两天后,忘掉75%。

这说明,为了使记忆牢固地扎根在大脑里,从最初记住后,要尽量在短时间内进行复习。如果两三天后再复习的话,就与从零开始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要熟记,与其每周一次利用周六或周日去长时间地记忆,还不如每天利用十分钟二十分钟时间去反复效果更好。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一天两次,是肯定能够自由使用的时间。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作为能够得到保障的时间,是用于记忆的最好不过的时间。

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实现取得资格的目标

近年来,取得各种资格非常流行。

终身雇用的传统已经崩溃。 日本社会也已变成了一个实力主义的社会。以一种看得见的形式表明自己能力的资格证书自然受到注目。

但是,取得资格证的过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要取得各种国家级的资格证书,必要的学习时间,除特别难的司法考试外,据说,平均约需500个小时。即使每周利用周六和周日各5个小时的话,也要花约一年的时间。要想一边工作,一边获取资格证书是很不容易的。

实际上,大部分有志于参加资格考试的人,是在下班后,一周上几次专门学校,或是通过远程教育,在家里自学。

在建设公司工作的永岛洋子(26岁),为了取得理税师的资格,每周都要去一次专门学校上课。在家里的学习集中在丈夫去洗澡的那一个小时里进行。

然后,主要的复习时间都安排在上下班的路上。

从自己家里到公司,首先要从JR中央线吉祥寺站乘到中野站,约11分钟。再从中野站乘营

团地铁东西线到九段下站,约15分钟。共约30分钟的车程。

“因为早晨的中央线很挤,没有座位,所以到中野车站的这段时间里,不看书。把前一天晚上学习的有关税法的文章在脑子里想一想。”

从中野一下车,就换乘始发站的东西线,有座位。于是,就翻开书,核对一下记忆中较模糊的部分后,开始学习新的内容。

把前一天晚上所学的内容在早晨的电车中再回顾一遍,再在换乘的电车中,把快要忘记的内容加深一遍印象。通过这两个步骤来加强自己的

记忆。

“短而多”的记忆原则是比较合适的学习方法。

利用这种复习方法,永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通过了理税师考试的一门功课。由于取得资格必须通过七门功课,所以前面的路还很长。不过,在这一基础上前进的话,感觉有希望获得成功。

“并不是把获得资格证书当作生活的价值。我想珍惜旅行、与丈夫聊天等这些享受人生的时间。为此,何不充分利用做不了其他什么事的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呢?”通过刺激五官的记忆法获得“中小企业诊断师”的资格

现在来介绍一下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取得自己盼望已久的资格证书的公司职员吧。

在市场调查公司工作的石川诚(3l岁),想取得中小企业诊断师的资格是四年半以前的事。那时,他在一家与经济有关的大报社任职。与企业经营者见面的机会较多。不管谈到什么话题,都不能缺少“经营”方面的知识。于是,他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掌握知识,取得资格。所以开始了迎考学习。

通过三个月的集中学习,他通过了第一次考试。可是,三个月后的第二次考试由于准备不足,没有通过。后来,他进了现在这家公司。开始了实实在在的考试学习。

“两次考试虽然是论述题,但需要记忆的东西也很多。”

所以,在考试前的两个月时间里,充分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和旅途的时间,一心一意地把必要的知识装进大脑里。

“首先是单词卡。在正面写上关键词,在背面写上说明。然后,将自己的声音录进磁带,通过随身听来听。”

单词卡和磁带都是自己亲手做的。

“与光读教材相比,这种方法更好啊。 自己制作的这个过程好像更重要呢。通过写和说,记到脑子里的内容就多了,不是吗?”

与只看由眼睛接受信息相比,由耳朵听,由手来写,使用五官的多重记忆方法,更能加深记忆。

看文字的视觉,用笔写的触觉,闻着墨水味儿的嗅觉,读文章时的听觉等,通过这几种感官的同时作用。强力地将内容深刻到脑海里。

此外,翻笔记本,按盒式录音机的按键,这些与内容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操作记忆,也能成为自己事后想起的契机。

石川使用亲手制作教材的“五官记忆法”是有效的吧。

上班高峰期奔向公司的“痛勤”地狱

连身子都动不了的满员电车。

书和报纸都看不了,只是忍耐着痛苦的时间。

就像“通勤地狱”这个词所表明的那样,在拥挤不堪的电车里,奔向公司的人很多。

站台上的乘务员使劲将乘客推进电车的情形,对外国人来说,好像是非常罕见的。在介绍日本的电视节目里,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

在每天早晨的上班高峰期,去公司的职员们都承受着巨大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疲劳。“通勤”(上下班——译注)与“痛勤”的读音一样,由此可见一斑。

在私铁和JR东京市中心区的线路上,上下班高峰期要增开电车。乘客称之为“时差通勤”。但是,其缓解拥挤的效果并不明显。首都圈的上下班人员,对这一点肯定都有切身体会。

有显示电车拥挤程度的数字,这一数字叫“拥挤率”。

所有的座位都坐满,所有的吊环都有人拉住,座位旁边的立杆也有人握住。这种状态作为电车定员。乘客数对定员数的比率就是“拥挤率”。

乘客数正好与定员数一致,拥挤率是100%。

当拥挤率是150%时,站的人就会肩碰肩,可以轻松地看报纸。

当拥挤率是180%时,虽然身体有接触,但还能有看报纸的空间。

当拥挤率是200%时,就会有压迫感,与旁边的人紧挨着,无法看报纸,不过能勉强看杂志。挤得不能动弹的满员电车是有限的

身体不能挪动,电车摇晃时,身体就会倾斜,拥挤率是250%。这种现象只有电车里才有。

但是,拥挤到这种程度的线路并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上班高峰期这一时间段,就是以8点为中心的一个小时左右时间。

我们来看一看实际上首都圈几家铁路公司拥挤率最高的线路和区间吧。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