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下
释义

上下,常用词语,愿意指上面和下面。现多用于职位、辈分的上下,也有古今、左右、高低之意。

词典解释

【拼音】shàng xià

【注音】ㄕㄤˋ ㄒㄧㄚˋ

【一般用法】

①职位、辈分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君臣上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

②高处与低处;上面与下面。有时具体指天、地,山、泽: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③犹言增减:从其爵而上下之。

④表示程度的高低,事物的优劣:不相上下。

⑤犹言古今:篇章博举,通于上下。

⑥犹言前后:上下文|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⑦犹言左右,表示约数:一斤上下|五十岁上下。

⑧亦有古代平民对衙差的称呼‘上下’

详细解释

1.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孟子·告子上》:“ 孟子 曰:‘水信无分於东西,无分於上下乎?’”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老残游记》第二回:“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2.指天地。《楚辞·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后汉书·陈宠传》:“方今圣德充塞,假于上下。” 李贤 注:“上下,天地也。”《南史·宋武帝少帝纪论》:“ 宋武 地非 齐 晋 ,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 鲁迅 《坟·人之历史》:“如 中国 古说,谓 盘古 辟地, 女娲 死而遗骸为天地,则上下未形,人类已现,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亦指天神和地神。

3.指天神和地神。《书·召诰》:“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乂。” 孔 传:“为治当慎祀于天地。” 孔颖达 疏:“举天地则百神之祀皆慎之也。”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事神不恭,获戾於上下,臣等实有罪。”

4.指天神和人物。《国语·周语上》:“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 韦昭 注:“上谓天神,下谓人物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

5.指位分的高低,犹言君臣、尊卑、长幼。《易·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孔颖达 疏:“上,谓君也;下,谓臣也。”《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孔 传:“和上下尊卑等列。”《吕氏春秋·论威》:“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 高诱 注:“上,长;下,幼。”《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这起人不晓得事体,没上下的!” 张天翼 《儿女们》一:“一批小人,不知上下,不知好歹!”

6.上等中的下等,即第三等。《书·禹贡》:“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 孔 传:“田第八,赋第三。”《汉书·地理志上》:“田上下,赋中上。” 颜师古 注:“田第三,赋第四。” 宋 晁贯之 《墨经·松》:“可揭而起,视之而明者,曰揭明松,品惟上下。”

7.高低;优劣;胜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书画学》:“ 宋 制书画二学……人主时出新意校试,以第其上下。”《西游记》第五二回:“这 大圣 捻着拳头,来於洞口,骂道:‘腯泼怪物,快出来与你 孙外公 见个上下!’”

8.上首和下首。《红楼梦》第六三回:“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两家各饮一杯。”

9.谓从头到脚。《儒林外史》第二一回:“ 郭铁笔 接在手内,将眼上下把 浦郎 一看。”《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掌柜的听了,把 安公子 上下一打量。”文心海洋《重回明末辽东·听教睢阳袁可立》:“接着,上下打量了杨太曦一眼道:‘这位就是被奴虏谓之‘撼山易,撼杨家军难’杨家军的主帅杨伯雄么?’”

10.犹言古今。《汉书·叙传下》:“篇章博举,通于上下。” 王先谦 补注:“上下谓古今也。”《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英雄儿女,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11.犹言前后。 汉 王充 《论衡·问孔》:“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诗之始》引 杨仲弘 云:“凡作律诗,起处要平直,承处要舂容,转处要变化,结处要渊永,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12.犹左右。用在数量词后,表示约数。《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安公子 纔得二十岁上下的一个美少年,巍然高坐受这班新贵的礼,大家看了,好不替他得意。” 老舍 《赵子曰》第一:“天台公寓住着有三十上下位客人,虽然只有二十间客房。”

13.犹仰俯。《周礼·春官·卜师》:“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 郑玄 注:“上,仰者也,下,俯者也。” 贾公彦 疏:“龟俯者灵,行头低;仰者谢,行头仰。”

14.犹言丰欠。《周礼·地官·廪人》:“以岁之上下数邦用,以知足否。” 贾公彦 疏:“上下即丰凶。”

15.犹言匹敌,差不多。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近 李翱 从仆学文,颇有所得……有 张籍 者,年长於 翱 ,而亦学於仆,其文与 翱 相上下。” 清 管同 《读<晏子春秋>》:“且 刘向 、 歆 、 班彪 、 固 父子,其识与 太史公 相上下,苟所见如今书多 墨氏 说,彼校书胡为入之 儒家 哉?”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16.犹言周旋。《左传·定公四年》:“﹝ 楚 ﹞左司马 戌 谓 子常 曰:‘子沿 汉 而与之上下,我悉 方城 外以毁其舟。’” 唐 韩愈 《刘统军碑》:“公为陈方,应变为械,与之上下,寇无所赖,遂至遁败。”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 九帅 乃分兵守 东梁山 ,而遣 南桂 与 朱洪章 、 罗洪元 辈力扼此关,夹河而与之上下。”

17. 六朝 及 隋 唐 时代对父母的尊称。《宋书·孝义传·郭原平》:“今岁过寒,而 建安 緜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南史·刘瓛传》:“又上下年尊,益不愿居官次,废晨昏也。”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上下》:“凡言上下者,犹称尊卑,惣论也……而 江 南士俗近相承,与人言议及书翰往复者,皆指父母为上下,深不达其意耳。”

18. 宋 元 以后对公差的尊称。《水浒传》第三九回:“ 戴宗 坐下,只见个酒保来问道:‘上下打几角酒?要甚么肉食下酒?’”《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只见点茶的老子,手把粥椀出来道:‘众上下少坐, 宋四公 教我买粥,喫了便来。’”《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众僧见住持被缚,大家走将拢来,说道:‘上下不必粗鲁,本寺是 山塘 王 相府门徒,等闲也不受人欺侮。’”

19.旧时请问尊长名字,也称“上下”。犹言上一字,下一字。 田汉 京剧《白蛇传》第九场:“ 许 :‘请问老师父上下?’ 法 :‘老僧 法海 。’”

1.升降。《楚辞·卜居》:“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王逸 注:“随众卑高。”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赤松子 者, 神农 时雨师也……至 昆仑山 ,常入 西王母 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唐 杜甫 《卜居》诗:“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2.增减;变更。《周礼·秋官·司仪》:“凡四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饩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上下之。” 贾公彦 疏:“爵尊者礼丰,爵卑者礼杀。”《国语·齐语》:“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 韦昭 注:“不可上下者,辞定不可移也。”《南史·恩幸传序》:“夫鲍鱼芳兰,在於所习,中人之性,可以上下。” 唐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佛教用语

“上下”,即指法名。

在近代中国佛教界,由于有避讳或不直呼师名的习惯,因此,在称呼自己的师父名讳或尊称某一出家人时,往往称为“上□下□”。譬如师父的法名为“虚云”,则称为“上虚下云”。从而,在请教出家人的法名时,也常用“上下”二字代替。譬如说∶“请教师父您的‘上下’如何称呼?”之句,其中之“上下”,即指法名。

相关方位词

方位词是名词的一种,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分单纯词的和合成的两类。单纯的方位词是“上、下、前、后、左(left)、右(right)、东(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里、外、中、内、间、旁”。

合成的方位词由单纯词以下列方式构成:

(a)前边加“以”或“之”。如,以上、之下。

(b)后边加“边”、“面”、“头”。如:前边、左面,里头。

(c)对举。如,上下、前后、里外。

(d)其他。如,底下、头里、当中。

相关成语

不差上下

成语读音:bù chā shàng xià

成语释义:不分高下,差不多。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成语示例:这个一向坚实乐观的汉子第一次遭到烦扰的袭击了,简直就同一个处在这种境况的平常人~:一点抓拿没有。

不相上下

成语读音:bù xiāng shàng xià

成语释义: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成语出处:唐·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成语示例:他俩年龄相当,个头也~。

朝野上下

成语读音:cháo yě shàng xià

成语释义:朝野:指朝廷和民间;上下:从中央到地方。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做官的到老百姓。

成语出处:清·魏源《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害。”

成语示例:若其栋梁方颓,樽俎犹昔,~,犹嘤鸣娱乐,颜色无改,斯非意重辞复,难可曲喻。

举国上下

成语读音:jǔ guó shàng xià

成语释义:指全国各方面的人。

上下交困

成语读音:shàng xià jiāo kùn

成语释义: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上下其手

成语读音:shàng xià qí shǒu

成语释义: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叫皇颉作证,并向皇颉暗示,举起手说:“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把手放下说:“此子可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成语示例: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一番。(朱自靖《“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上下同门

成语读音:shàng xià tóng mén

成语释义:上下:指上一辈与下一辈。姑婿与侄婿的互称。

成语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三:“杨仆射於陵在考功时,与李师稷及第。至其子相国嗣复知举,门生集候仆射,而李公在坐,时人谓之杨家上下门生。”自注:“代有姑之婿与侄之婿,谓之上下同门。”

上下同心

成语读音:shàng xià tóng xīn

成语释义:上下一心。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自成虽然新遭大败,但此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加之重要将领均在,上下同心,亲密无向,又善于整饬军纪,救民之急,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重振旗鼓不难。”

上下同欲

成语读音:shàng xià tóng yù

成语释义: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上下一心

成语读音:shàng xià yī xīn

成语释义:上上下下一条心。

成语出处:《淮南子·诠言训》:“上下一心,君臣同志。”

七上八下

成语拼音: qī shàng bā xià

成语释义: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成语出处:宋·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相关词语及解释

不相上下

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没上下

犹言不分尊卑长幼,没有礼貌。

上上下下

对一个集体中从上到下所有人的总称。 2.谓从头到脚。

上下

①职位、辈分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君臣上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

②高处与低处;上面与下面。有时具体指天、地,山、泽: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③犹言增减:从其爵而上下之。

④表示程度的高低,事物的优劣:不相上下。

⑤犹言古今:篇章博举,通于上下。

⑥犹言前后:上下文|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

⑦犹言左右,表示约数:一斤上下|五十岁上下。

上下床

1.汉末许汜遭乱过下邳,见陈登,登轻视汜,自上大床卧,使汜卧下床。后汜以此事告刘备,备曰:"君求田问舍,言无所采,是元龙(陈登之字)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后因以"上下床"喻高低悬殊。

上下和合

1.谓上下融洽。

上下忙

1.清雍正十三年规定征收田赋,分上下二期。上期从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从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合称"上下忙"。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考三》。

上下平

1.《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按平﹑上﹑去﹑入四声编排,上﹑去﹑入各为一卷,平声因字多,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简称"上下平"。参阅清陈澧《切韵考》。

上下其手

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国进攻郑国,穿封戌俘虏了郑国守将皇颉,王子围要争功,请伯州犁裁处。伯州犁叫皇颉作证,有意偏袒王子围,将手向上一指暗示皇颉说:“他是王子围,是楚王尊贵的弟弟。”又用手向下一指说:“此人是穿封戌,他是方城外一个县的长官。你到底是被谁抓获的?”皇颉回答:“我是遇见了王子围,打不过他,因而被他擒获的。”后因以“上下其手”指暗中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上下同门

旧时称姑婿与侄婿为"上下同门"。

上行下效

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

上下同欲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上下文

谓文章中与某一文句相连的前文和后文。

上下一心

上级与下级思想愿望完全一致。

相关诗词

上下七盘二首

作者:裴夷直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斗回山路掩皇州,二载欢娱一望休。从此万重青嶂合,无因更得重回头。商山半月雨漫漫,偶值新晴下七盘。山似换来天似洗,可怜风日到长安。

瑞鹧鸪 原误作点绛唇,兹依律改。但上下片

作者:王哲 朝代:元 体裁:词

昔日人言拾菜郎。根*菜甲总盈筐。春夏秋冬闲不得,温炎凉冷镇长忙。今日予言截彩郎。能为斡运做经商。愿静一心休作用,好将四季细消

酒泉子 月波秋霁(在县西城堞上下嵌金?

作者:吴镇 朝代:元 体裁:词

粉堞危楼,阑下波光摇月色,金鱼池畔草蒙茸。荒圃瞰楼东。亭亭遥峙梁朝桧。屈曲槎*接苍翠。独怜天际欠青山。却喜水回环。

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

作者:查慎行 朝代:清 体裁:七律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

巫山庙上下数十里有乌鸢无数取食于行舟之上

作者:苏轼 朝代:宋

群飞来去噪行人,得食无忧便可驯。江上饥乌无足怪,野鹰何事亦频频。

上下华池

作者:陈岩 朝代:宋

听钟吃饭东西寺,就水烹茶上下池。二百年来陈迹在,摩挲苔藓日西时。

上下驿矶

作者:陈造 朝代:宋

湖阴数里间,山麓矻两矶。矶麓突江出,禹功不及施。千古妨行舟,死生系毫厘。我昔步矶上,雨歇暑气微。惊湍下百尺,怒势轰千鼙。尚忧坤轴动,无怪沙岸欹。蛰龙渠得安,过鸟翅欲垂。头眩胆为掉,坐叹舟...

许提干湖上下筑

作者:戴复古 朝代:宋

才气有如许,功名不可无。乐从闲岁月,养就大规模。雅志难谐俗,幽居喜并湖。君看莲下藕,不与叶同枯。

饶监丞惠诗有未能上下逐东野之句次韵寄呈

作者:方岳 朝代:宋

谁肯低头老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倚松人好传闻久,采蕨山深梦寐劳。飞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脱紫云胞。小奚容入江西社,四海眼空毋甚高。

观文恪王公乐道院巽亭在城上下临潩水

作者:李廌 朝代:宋

氤氲蟠巽隅,峥嵘干斗魁。芜城佳气缅,茂林朱槛开。竹月静荫扃,松风绿摇杯。开轩清流度,隐几遥山来。恪公昔优游,弭节此裴回。言念平生容,翻然九泉哀。张老颂赵寝,雍门悲孟台。歌榭奄凝尘,燕阁郁...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上下二镬

作者:林景熙 朝代:宋

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上下吟

作者:邵雍 朝代:宋

自下观上,无限富贵。自上观下,无限贱贫。自心观物,何物能一。自物观心,何心不均。

泛舟村落阻风不能少进而菱梢芡觜缭舷上下篙

作者:沈与求 朝代:宋

艇子掠岸行,水瘦不濡尾。狂飚振疏蓬,猎猎鸣两耳。十篙八九褪,逆势何乃尔。野芡伺吾间,回梢哆利觜。亦有芰浮角,一一肆轻鄙。初欲事幽寻,解缆出疏苇。乘流觅清浅,濯缨助深喜。事有大不然,移顷未...

过湖口县上下石锺山,即东坡所记者,是夕宿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上锺山,下锺山,两锺甬大何处悬。沧波作杵天作虡,悬在江湖都会间。蜀江西来一万里,章江南来会於此。更著鄱阳与彭蠡,混同四水作一水。万岁千秋撞不止,两锺可是难当抵。上锺打得到骨髓,下锺打穿胸腹...

部分相关词语英语翻译

上下: up and down

不分上下: neck and neck

上下文: a context

上下班交通: commutation

部分同性质的汉语词

左右,前后;

东西,南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