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
释义 | 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伊尔·布拉格的格言,意思是上帝不会以个人的地位的卑微而看不起这个人。 原文略赏原文一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 父亲会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的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 父亲告诉他:“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儿子叫伊尔·布拉格,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获得成功后,在回忆童年时,布拉格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卖苦力为生。有时候,我一直认为向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看轻卑微。” 赏评: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他们常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有时甚至为被人歧视而消沉,为不被人赏识而苦恼,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其实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贱的肉体,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爱把最珍贵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原文二18岁那年,我怀揣梦想从一个偏僻的小镇来到光怪陆离的都市。我好奇地注视着眼前新奇的一切,希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立锥之地。然而,奔波了大半个月后仍然一无所获,让我非常失望。 那时,我梦想能够做一名记者。可是,当我走到报社的门前我迟疑了,我才发表寥寥可数的几篇文章,人家能接纳自己吗?到最后,我还是怯生生地从报社门前失望地离开了。 然而,自己一无技术,又没有什么特长,在这个城市我感到是那样的艰难。我到劳务市场去找工作,哪怕是让我涮盘子我也愿意。可是,那儿永远是僧多粥少,谁也不愿意聘请一个身体羸弱的少年。 回到那个临时住处,我绝望了,这个城市不接纳我这样的寻梦者!我想回家,回想起父母期待的眼神,我又是那样的不甘。后来,我终于从报上找到了一份校对员的工作,考官看到我异常诚恳的样子终于答应我留下来。 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别字,一个生词,不放过任何一个差错。特别是报纸第二天要出版,当天晚上的校对我丝毫不敢马虎。我的勤奋和努力终于得到了领导的认同,于是我成了一个合格的校对员。我晚上校对,白天空闲时就看书。只要一有空闲,我就如饥似渴地“充电”,揣摩记者写的稿件。有一个晚上,我读到黑人记者布拉格的故事,一时让我泪流满面:有一位父亲,带着年少的儿子参观梵高的故居。看到梵高的小木床,以及裂了口子的皮鞋,儿子问父亲:“梵高是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呢?”父亲告诉它:“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的穷人。”后来,父亲又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的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回答他:“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伊东回忆童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看轻卑微。”我为布拉格而感动,也让自己有了动力。 也许,我不能改变自己的出生,但是我能改变自己态度;也许我无法超越现实的生活,但是我能改变自己的信念。我明白要接受和肯定自己,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不回避现实,多看多想自己好的一面,就能增强信心,充满活力。 其实,我能在这个城市谋到一份工作已经是很庆幸了,而且还能与书相伴。那以后,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后来,我将稿子发表在了自己的报上。再后来,报社招人,我凭着自己实力进了报社,成了一名记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事实上,很多时候,是出身卑微的人自己看轻了自己,而被环境左右,缺乏主见,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与成功失之交臂。“上帝没有看轻卑微”,只要你自己不看轻自己,成功一样会青睐你的。 相关问题1.用“|”在文中分层,并说明理由 2.第1、2段父亲的答话里有两个重要的修饰语:“连妻子都没娶上的”“鞋匠的”。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3.阅读文章第五段,便能联想到孟子的一段话,这段话是: 1、1--3为第一层,5--6为第二层 作用:对比,通过对两位伟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对比出他们和富人之间的种种不济。意在告诉儿子,他们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富有,但是他们一样靠自己的本事,让后人景仰。 《孟子·告子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