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东省文史馆 |
释义 | 山东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历任馆员中,不少是文学、历史、书画、音乐、医学等领域的知名人士,如墨学大师栾调甫、古希腊文专家吴寿彭、音乐家詹澄秋、金灼南,教育家庄维石、严薇青,医学家谷岱峰、臧郁文,语言文字学家蒋维崧,俗文学专家关德栋,著名书画家朱复戡、金芬、支有年等。 文史馆简介简介文史研究馆是建国初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央领导人的倡导和关怀下,为了安排部分有文史专长、有名望的老年知识分子而设置的机构,是人民政府领导下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文史研究事业单位。中央人民政府自1951年7月在政务院领导下成立了文史馆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省辖市也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有关决定相继成立了文史馆。全国现有32个文史馆。 文史馆的宗旨是敬老崇文,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馆员专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主要职责是:团结和安排馆员开展适当的文史研究活动,参加爱国统一战线工作。 文史馆由同级人民政府领导。在馆员的安排和统战政策的贯彻方面,接受同级党委统战部的指导。馆员主要从有文史专长,有较高声望,在统战工作中能发挥作用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爱国人土中选任。 文史馆的设立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的统战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知识分子政策,体现了中国敬老尊贤的优秀传统美德。 馆员概况建馆以来,先后聘任名誉馆长1名,任命馆长5名、副馆长6名。首任馆长熊观民,民国时期曾任西北集团军秘书长,次任馆长杨汉章,第三任馆长李骏昌,第四任馆长萧思贵,第五任馆长于峰;自1998年7月至今,由副馆长毛同恺主持工作。累计聘任馆员270人,现有馆员60人。现有馆员中,有民主党派成员24人(民革5人、民盟8人、民进1人、农工1人、九三11人),无党派人士25人,中共党员12人(其中交叉3人);有文史专长的27人,书画专长的43人;在馆里领取生活费的8人,领取生活补贴的6人。 馆务活动总体情况近年来,馆务活动进一步发展,在文史研究、书画创作、海外联谊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文史馆组织编写了《文史资料》(两辑)、《新编文史笔记丛书》山东卷《山左鸿爪》、《海岱寻踪》、《馆员文选》、《山东省文史研究馆书画选集》、馆员诗词选《海岱诗钞》等,计100余万字。1995年创办的馆刊《齐鲁文史》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目前已出版25期,近230万字。《齐普文史》还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迎接香港回归、建国50周年等重大历史时刻适时推出了纪念专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我国情况1994年,我馆馆员还上书李鹏总理,建议修复济南"五三"纪念碑,不忘国耻,使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事李鹏总理作了批示。1995年,五三惨案纪念碑建成,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我馆还加强了与有关学术团体的联系。1999年组织召开了清末名臣丁宝桢(山东巡抚)学术研讨会,就丁宝桢的生平、业绩、思想进行了充分讨论,为去年山东、四川、贵州三省研讨会准备了条件。2000年我馆还参加了在平原县召开的义和团起义10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和在蓬莱召开的中国现代人物吴佩孚研讨会,扩大了文史馆在学术界的影响。 近年来,我馆的书画创作丰富多彩,社会反响热烈。近几年举办的大型展览有:建馆四十周年书画展、庆祝香港回归书画展、建馆四十五周年书画展、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喜迎澳门回归祖国书画大展、庆祝建党80周年书画展览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