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丧家狗 |
释义 | 丧家狗比喻无所依归的狼狈相.典故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词语释义 词意通俗词意:比喻无所依归的狼狈相. 丧家之犬:比喻失去靠山,到处乱窜,无处投奔的人。也说丧家之狗。 典故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附注:适--往。 郭--外城。 累累--羸惫不堪又失意的样子。 不及--相差之意。 引按:此正是孔子自己所叹息的“时也!”,“命也!”的情境。 典故译文孔子到郑国,路上和弟子们走散了。(于是)孔子独自站在城东门。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口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但从腰部以下相差禹有三寸,疲劳得像失去主人,到处流浪的狗。”子贡将实际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欣欣然地笑了,说:“(人的)样子,未必(是这样)。然而说我类似失去主人,到处流浪的狗,对啊!对啊!” 图书《丧家狗》基本信息·作者:李零 ·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39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203057918 市场价:¥48.6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目录自序 导读一 孔子: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 导读二 孔门弟子及其他 导读三 古人读《论语》,文本、注释及其他 导读四 今人读《论语》,基本参考书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总结一 孔子教导我们说,他不是圣人 总结二 什么是真君子?孔子如是说 总结三 孔子的遗产: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 丧家狗——我读《论语》(附录) 附录一:《论语》原文 附录二:主题摘录 附录三:《论语》人物表 附录四:人名索引 内容简介继2005年度十大好书《花间一壶酒》,2006年度十大好书《兵以诈立》之后,李零又一部振聋发聩之作《丧家狗——我读论语》! 孔子是个什么人,《论语》到底讲什么?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本书为修订版,为2007年10月第2次印刷。本书附赠:丧家狗——我读《论语》(附录)。 李零说:《论语》要拆开来读:纵读之,历览孔子的一生;横读之,深入孔子的内心。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 《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书中人物,夫子也好,十哲也好,都是普通人,喜怒笑骂,毫不遮掩。谁说伟大导师就得高大全,圣门弟子就得身披光芒?他们师生在一块儿,学生顶老师,老师骂学生,都被记下来。 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 古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衣食足了,也未必知荣辱。学《论语》,有两条最难学,一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二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现在,哭着闹着学《论语》的,不忍先学这两条,试试看! 作者简介李零,1948年6月12日,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孔子>十三篇综合研究》《兵以诈立》《简帛古考与学术源流》《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放虎归山》《花间一壶酒》《李零自选集》等。 编辑推荐继2005年度十大好书《花间一壶酒》,2006年度十大好书《兵以诈立》之后,李零又一部振聋发聩之作《丧家狗——我读论语》! 孔子是个什么人,《论语》到底讲什么?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本书为修订版,为2007年10月第2次印刷。本书附赠:丧家狗——我读《论语》(附录)。 李零说:《论语》要拆开来读:纵读之,历览孔子的一生;横读之,深入孔子的内心。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 《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书中人物,夫子也好,十哲也好,都是普通人,喜怒笑骂,毫不遮掩。谁说伟大导师就得高大全,圣门弟子就得身披光芒?他们师生在一块儿,学生顶老师,老师骂学生,都被记下来。 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 古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衣食足了,也未必知荣辱。学《论语》,有两条最难学,一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二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现在,哭着闹着学《论语》的,不忍先学这两条,试试看! 文摘《丧家狗:我读论语》作者自序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我们村,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献专业,也给本科生开了《论语》课。课分三个班,我负责教其中的一个班。2004年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两个学期,一学期讲半部,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这部讲义,就是根据我上课的记录整理而成。借这个机会,我把《论语》系统读了一遍。受教育的,首先是我自己。所谓讲义,其实是读书笔记。 一 我的讲义,正标题是“丧家狗”,副标题是“我读《论语》”。首先,我想把这个题目解释一下。 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 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 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话(《述而》7.34)。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子罕》9.6)。读我的书,你会明白,为什么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很多人都并不明白,这顶帽子的含义是什么。 我宁愿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一个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与虎谋皮,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空怀周公之梦,梦想恢复西周盛世,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他很执着,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个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这才是真相。 当年,公元前 492年,60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来到郑国的东门,有个擅长相面的专家,叫姑布子卿,给他相面。他说,孔子的上半身像尧、舜、禹,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孔子不以为忤,反而说,形象并不重要,不过,要说丧家狗么,“然哉然哉”。 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 孔子失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可是遍干诸侯,还是一无所获,最后老死于鲁国。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宿命。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至于副标题么,非常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