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塞下曲其一 |
释义 | 作品名称:塞下曲其一 创作年代:唐 文学体裁:诗 作者:卢纶,王昌龄 卢纶的《塞下曲其一》原文塞下曲(其一)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注释鹫翎:箭尾羽毛。 金仆姑:神箭名。不需箭术好也能命中目标。 燕尾:旗的两角叉开,若燕尾状。 蝥弧:旗名。 独立:犹言屹立。 扬新令:扬动令旗下达新命令。 译文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箭尾的神箭,校场四周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将军屹立在指挥台上,挥动手上的令旗下达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声威震天。 赏析此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使人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作者卢纶 唐大历十才子之一,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旧唐书·卢简辞传》说卢简辞(卢纶之子)原籍范阳,后来徙家于蒲,未可信。赵遴《因话录》卷三记其侄赵橹著《乡籍》一书,大夸河中人物之盛,以赵家为最著,说卢纶为赵家的女婿,卢纶的妻子为赵橹的姑姑,谈到外家敬氏,说“先世亦出自河中”。据此可知,卢纶祖上也居河中,不会为范阳人。而很可能因为范阳卢家为名族,便妄指范阳为卢纶祖籍。 王昌龄的《塞下曲·其一》原文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解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韵译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评析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作者王昌龄 (约690— 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